《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分析
2017-12-06杜祯祯
杜祯祯
【摘要】解读分析课文《搭石》,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概况能力和分析语言的能力,体会并学习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并分析设计意图。
【关键词】搭石;设计;分析;意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组21课。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搭石》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先来复习。词语:谁能把词语(出示)读得正确、清楚?【设计意图:正确认读字词是读文基础,“谴”“惰”“绰”“伏”不易读准字音,多音字“涨”“间”也需重点强调,检查为阅读扫清障碍】
理清课文思路。课文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课文除介绍什么是搭石,还介绍了什么?【设计意图:边交流边引导概括“摆搭石”“走搭石”,培养概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质疑,精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作者围绕家乡搭石,依次向我们介绍了搭石是什么,人们是怎么摆搭石,又是如何走搭石的。我不禁有一个疑问:作者的家乡山峦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小溪流水潺潺,作者为什么不写它们,偏偏对搭石情有独钟? 在作者心中搭石一定与众不同,看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自学感悟
细读2—4自然段,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画面。哪里感受到了美,在旁边简要写写自己的体会或感受。【设计意图:本课为散文,围绕搭石,写了看得见的具体的“美”,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本环节,先质疑激发阅读兴趣,再围绕寻找、发现、感受美,画语句,在脑中浮现画面,在空白处写感受,解决疑惑,升华情感】
3.汇报交流
(1)重点句子一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交流美在哪里?(老人细心、善良,为他人着想……)从哪些具体词句中体会到?
把刚才谈到的这些词句去掉行不行?(出示句子对比)
修改后: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总结:第一句生动具体,第二句平平淡淡。这就是作者的细心观察、生动描写。
(2)重点句子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动作美:协调有序,我们也来走走搭石,这排同学起立,前面的……后面的……有没有人在指挥、搶队、插队?是啊,一行人是那样的和谐统一,这就叫“协调有序”。景色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声音美: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语言美:像一首清丽的小诗。
每当 后面的
上工 紧跟上去
下工 踏踏的声音
一行人 像轻快的音乐;
走搭石的时候 轻波漾漾
动作 人影绰绰
是那么协调有序 给人
前面的 画一般的美感
抬起脚来
出示学生排队进出校园画面,尝试填空:每当上学、放学,同学们进出校园的时候,队伍是那样整齐有序!你走在我前,他跟在我后,轻轻的脚步声,像优美的旋律;群蚁行行,红领巾飘扬,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3)重点句子三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才相背而行。体会纯朴人民相互谦让的美德。如果你是导演,把这句话拍成画面,会设计哪几个镜头?
4.想象说话
搭石构成的风景远远不止这些,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搭石,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一个孩子走到溪边——;一个挑着担的老人来到溪边——。【设计意图: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用心体会课文表达方法并尝试应用。】
二、升华,体会情感
搭石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一曲乡亲们互敬互爱、相互帮助的赞歌,所以作者对搭石情有独钟。课文最后说:(齐读)。作者仅仅是在写搭石,赞颂搭石吗?还赞颂谁?赞扬他们什么?作者家乡,景美,人也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自读,合作读等再读课文,感受文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情。【设计意图:第5自然段是全文点睛之笔,结合前文畅谈对这段话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送给大家几句话: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布置作业:到平凡的事物中去寻找美,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这一点正是学生不容易做到的。教学本课后,引导留心观察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使学生在实践、交流中学会寻找美、发现美】
(编辑:马梦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