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意识的培养

2017-12-06陈小玲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摘要】信息意识的培养从新课改开始便不断提起。如今“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信息意识的培养却走入了几个误区。如:流于形式的训练,未成系统的教学以及滥用多元的解读。我们必须重视“互联网+”环境下的这些误区,落实活动课及信息意识的训练课,完善信息意识的知识系统和调节系统,结合“术、法、道”的解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意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意识是指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信息意识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指引。教学中,最能构建人的信息处理结构,便是语文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语文教师亟须重视的话题。

在语文教育的本质讨论上,一直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是实用 教学论,以语文训练为主;一种是素质教学论,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主。前一种重视字词句篇,落实知识,工具性的导向强。后一种重视情意培养和思维训练,人文性的导向强。20世纪80年代重视工具性,信息意识便是等同概括能力。21世纪以来,信息意识的内涵有所扩展,教材加入了新的有关信息搜索、鉴别等内容。就政策和教材上,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理论方向是正确的。然而在语文教育的实际操作中,信息意识的培养走入了三个误区,如:流于形式的训练、未成系统的教学以及滥用多元的解读。

一、流于形式的训练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意识的锻炼并没有落到实处。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往往采用常规的讲授法。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参考书或教师告知结论(外在途径)完成学习,又或是学习主体自己的独立钻研主动理解(内在途径)。如利用E-learning的教学平台来教学,但课时有限,教师往往更重视外在途径。在这种参考书或教师告知结论的外在途径学习,学生往往在获取、使用信息锻炼方式单一,且评估、鉴别信息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素养。教材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活动课,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写一个调研报告”的主题活动任务。在日常的课堂中学生并无积累相应的调研写作能力,故此,学生没有真正地进行社会调研,而是简单地通过互联网搜索,简单地复制粘贴便完成作业。课堂上,教师只对调研报告的格式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学生自然便对内容的掌控不得要领。如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本中,有关于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活动课。按照规定,学生需分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上交一个小论文。但是学生交上来的小论文,往往只空有格式,而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只停留在格式规范上。

对于流于形式的训练,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格式固然重要,但是格式也只是基本的要求,不同学段的教学需有层次的变化。其次,落实教材中的活动课,落实活动课的各项教学要求,力求让学生在课堂要求的活动课中得到信息意识的锻炼。

二、未成系统的教学

教师的信息教学意识至今仍未形成两个系统,一是教学知识系统,二是教学调节系统。以往的语文教育中,信息意识一直定义为语文工具性的一员: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但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意识的内涵早就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环境下,它的适用内涵就远远超出了阅读文章、完成考试的范畴。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先看信息意识的教学知识系统。“互联网+”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这种教育模式兴起不到20年,国内可借鉴的经验少,一切都在探索之中。教师自身信息意识的匮乏情形就更为突出。

针对这种情形,国家,各省市都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改革。如,大力推進各学科的微课录制,典型课的录制,加强新型课堂的共享;改进教师的培训方式,如引进在线学习,在线培养的信息模式;改进教师的沟通方式,运用多种在线沟通工具。教师自身的信息教学知识能够通过这些新型的培训方法得到提升,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直接运用在学生身上,只能作为提升教师的信息意识的一种方法。针对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方法,教师却没有习得过多,这是一个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道路上,无法立即见效,这就必须引进教学调节系统。如某些学校要求学生用iPad进行在线学习,但新型教学平台启用时并不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一是因为突然引入网络教学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学生需要时间适应;二是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这种学习形式加以指导。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识需要教师来“洗脑”,如果教师没有对新型学习方式的意义和步骤阐述清楚,势必会受到家长、学生等人员的一致反对,改革阻力大。这种学习方法所需要的改革时间长,见效慢,教师会在改革过程中遭受非议,这种实践的难题是专家提出理论时不能很好地顾及。

针对教师的信息教学意识的两个系统,我们要看到教师的信息意识教学系统得到重视的现状,也要看到教学调节系统的匮乏。这种匮乏往往是造成课程改革失败的原因。专家组要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信息和信心,与一线教师共同找出更适宜长远发展的信息培养方式,研发出相应的调节系统,形成可复制、简单易行、可操作的信息意识培养体系。

三、滥用多元的解读

20世纪末期解构主义的流行,对事物的解读往往追求反传统、标新立异。而“互联网+”的环境追求多元化,语文课堂丰富的价值给予师生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与自由,互联网更扩大了创造的自由空间。许多老师便在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倾向:从教授知识点到重视课堂上的活动形式,重视解读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基于现实的解读。endprint

我国现今的语文教材多为文选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的价值特点是内涵丰富性,层次性和核心价值的内隐性。教师在滥用多元,全盘肯定的教学中不但没有完成常规的教学,而且还对学生解读的思维造成坏影响。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多元化解读在他们手上,也只是“百度一下,你就知道”。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执着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多元化解读一概否认,到今天的学生自己在多元化解读,不断解构教材。教师却因为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放任自流。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对文学教育的一种不可磨灭的伤害。

孙绍振的《解读语文》给出了解决方法: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基于历史,基于作者背景的解读。这种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能还原作者语境之下的言语意义是中国传统的“知人论世”法。这种言语意义,往往是文章思想的一部分,可以称作文意。语言的意义是社会的,但是它的实际意义是已经入语境后的言语意义。

文意与语义不同,文意是包含了属于个人经验的内涵解读。语文教学是通过作品来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他人的言语作品培养出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经历语义和文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双向共享过程。假使语义不能被放进语境中转化为文意,也就无所依托——找不到言语使用中产生的思想。解读课文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更多语境、正史,并给出教师经过考证后的解读,而不是让他们仅仅搜索自己现有的经验去揣测文章内涵。

故此,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习语文,需要“术、法、道”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搜索的途径,如具体的网址或是直接的文献资料,这是最直接,可以上手做的“术”;在搜索后,学生势必会面对蜂拥而来的互联网信息,势必要在搜索結果中进行真伪辨别,反复比较选出符合的结果,这是“法”与“道”的相互结合。而信息意识培养最理想的状态,是最后呈现的结果是结合了自身想法,又兼顾多方面看法的解读。学生在进行这样的解读时,既能放眼世界,又能心系现实与自身。这才是语文学习“术、法、道”的完美结合,也是“互联网+”的环境下学习语文的妙法。

如今“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信息意识的培养的三个误区必须重视。在训练方面,不同学段的教学需有层次的变化;落实教材中的活动课。在语文教学上,专家组要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信息和信心,与一线教师共同找出更适宜长远发展的信息培养方式,研发出相应的调节系统,形成可复制、简单易行、可操作的信息意识培养体系。最后,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术、法、道”进行多元解读。

参考文献

[1]郑琳.“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中的教师角色研究[J].成人教育,2017(6).

[2]余胜泉,汪晓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7(1).

[3]张韵.“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4]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等.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作者简介:陈小玲,女,1994年生,广东江门人,五邑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

(编辑:马梦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