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坚持首善标准 携手共奔小康
2017-12-06
消除贫困,实现小康,是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使命担当。
北京市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创精神,有力推动受援助地区脱贫攻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累计向各受援地投入财政资金189.63亿元,实施各类援助项目2650项,派出优秀干部人才1442人次,在京培训受援地干部人才454期、16640人,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4亿元,累计助推受援地170万人脱贫。
顶层设计引领脱贫攻坚
贫困人口脱贫是習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打响了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的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先后四次主持召开跨省区的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今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要全面把握深度贫困的主要成因,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并提出了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的明确要求,指明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出指示。9月2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汪洋副总理对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提出了明确要求。
北京作为首都,各方面工作都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帮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同样如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代市长陈吉宁反复强调,这是党中央交给北京的光荣政治任务,是北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分内的事,按照首善标准,立标杆、做示范;要带头以“四个意识”落实对口支援和帮扶协作任务,把新增的资金、项目、举措,都集中到深度贫困地区。
市支援合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研究重大事项;市领导每年深入西藏、新疆、青海等地检查指导和慰问干部。各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每年带队赴结对地区调研,将扶贫协作纳入工作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援助工作。市支援合作办印发《关于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等多个配套文件,统筹协调,多措并举,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各前指和领队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研究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举措,积极推动,主动作为。市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加大投入聚焦民生改善
北京对口支援的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在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所涉及的78个县和沈阳市中,72个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有近200万,特别是新疆和田1市3县、西藏拉萨2区2县、青海玉树1市5县等都属于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重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重、难点多、要求高。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持续加大投入,在“十三五”规划投入212亿元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0多亿元资金,帮助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在工作中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财政援助资金的80%以上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助推受援地170万人脱贫。北京指导援建的西藏拉萨天然气采暖工程,被当地群众誉为“暖心工程”。青海玉树12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高质量圆满完工,新建了结古地区供水、排水市政管网200多公里,惠及15万余人;新建玉树农牧民住房2900余套,改善了1.3万人的住房条件。在新疆和田,新建、改扩建4个城镇水厂,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近30万人喝上放心水;全面完成了15.69万户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任务,新建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39.06万平方米,80余万人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在内蒙古,先后启动20个整村推进项目,改善了16万多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北京额外援助1亿元支持湖北巴东1200余户居民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北京市帮扶的深度贫困地区,既有边疆地区、地震受灾地区,又有移民地区、环京周边贫困地区。针对不同地区脱贫攻坚的特点,结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科学谋划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持项目,真正让贫困人口受益,切实增强项目建设对脱贫攻坚的精准支持,最大程度地惠及贫困群众。
在产业带动上,支持各受援地区推进产业园、工业园、科技园、文化园、农业园等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扶持旅游文化、民族医药、民族手工业、特色农牧业等主导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地增收脱贫。德青源、碧水源、宁算科技等北京60多家企业在拉萨投资300多亿元,通过产业、就业等有效带动农牧民贫困人口脱贫。支持和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入北京燃气、华威电厂等50多家企业落户和田,完成投资36亿元,为当地提供8万个就业岗位;和田17万亩戈壁沙漠变成绿洲,洛浦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得到国务院领导充分肯定。援建玉树囊谦县游客到访接待服务中心,扶持玉树龙头企业发展、农牧业合作社培育,从基层解决农牧民就业增收问题。
深入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和“万企帮万村行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北京的市场优势,引导深度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进京销售,支持北京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精准带动贫困人口就地增收脱贫。每年在京举办对口支援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河北、拉萨、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17个地区35个贫困县的企业参展,参展产品达1000多种,拓展了受援地贫困县农副产品等进京渠道。扶持拉萨净土健康产业、奶牛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在京设立10多家拉萨净土产品展示厅,利用京东电商平台,举办北京拉萨商品大集,带动农牧民精准脱贫。支持湖北巴东畜牧业、养殖业发展,支持水源区名特优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引导北京企业到当地投资兴业,中关村、北控水务、北排集团、首创集团、北京碧水源、北京光彩产业公司等落户当地。“品质赤峰”平台展销400多种特色有机农畜产品,京能集团、二商集团、北京凯达恒业等一批企业落户乌兰察布,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脱贫。引导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佳华泰科技有限公司在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共同投资新疆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5月动工兴建,8月投产生产,截至今年8月,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5亿元,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endprint
发挥优势开展全面帮扶
北京市坚持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当地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北京充分发挥优势,加大教育、医疗、科技、文化、智力等方面的帮扶力度,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依靠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在教育支援方面,北京市支持受援地新建、改扩建近100所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改善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条件;每年选派100多名优秀骨干教师赴受援地支教,培训受援地双语教师、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校长10000多人次,促进了受援地教育水平快速提升。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考上线率达到100%,和田地区墨玉县与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高考录取率达到80%。北京出资2.5亿元援建的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派出“成建制”教师管理团队,短短两年,高考上线率跃居全区前列。“成建制”教育援藏模式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区推广。首都师范大学设置独立的“京疆学院”,培养新疆学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内地院校都应像首师大一样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进而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
在医疗支援方面,北京市开展组团式医疗援助,新建、改扩建20多所地县(市)级医院,改造40多所乡镇卫生院供暖设施,拉萨市人民医院及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跃升为三甲医院。每年精心选派医疗专家,填补了当地大量医疗空白,惠及上百万群众。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实施“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程”,协助完成13.7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工作。同时,通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疑难病远程会诊等措施,不断提升受援地市县两级人民医院的诊疗水平。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达标建设,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贫困家庭儿童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赴京免费救治等医疗品牌活动,使50万基层群众直接受益。
文化支援方面,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受援地文化软实力。拉萨文体中心、牦牛博物馆以及和田文化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当地没有大型文体场所的空白,带动了2000多名当地群众增收。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吸纳600多名当地群众参与演出,成为当地文化旅游新亮点,德吉罗布儿童乐园的建成,使拉萨的儿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游乐生活;大型纪录片《走进和田》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在新疆及援疆省市巡回演出,促进了文化交流,传播了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干部人才聚力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北京市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配强”的选拔标准,派出一批又一批素质好、学历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奔赴受援一线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向各受援地选派了1442人次援建干部和专业人才,深度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从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思路举措、组织项目开发,到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农民脱贫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自然条件艰苦,有的高寒缺氧,氧气瓶、安眠药、救心丸成为援建干部形影不离的伙伴;有的常年沙尘弥漫,恶劣气候时刻威胁着援建干部的健康;有的处于反分裂斗争一线,社会环境复杂……面对重重困难,北京援建干部没有退缩,他们将险恶的环境当作一种磨砺,在工作岗位上牢记首都责任,展现首善风采,发扬首创精神,捧出一颗心,用情用力服务当地群众。有的长期不能尽孝,连父母去世,也没有在老人弥留之际看上一眼。有的孩子刚刚出生,就踏上对口支援的征程。有的夫妻双双两届援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家国情怀;有的先后四次主动援疆,持续不断地把北京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和田,被当地学生亲切地称为“北京妈妈”;有的在艰苦条件下,长期带病坚守岗位,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有的利用自身专长,帮助当地公安建设DNA数据库,助推当地破获疑难刑事案件30余起,被当地群众誉为“昆仑山下绽放的警花”。他们的执着坚守、辛勤奉献,在受援地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带领一批又一批贫困农牧民脱离贫困奔向小康。
北京援建干部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诠释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带着真情真意为当地人民群众全力服务,为受援地带去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带去资金、项目和技术,带去首都人民的温暖与关怀。他们当中先后有1000多人次受到全国、北京市、受援地省区的表彰,北京援疆前指智力支援部、规划发展部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援藏干部胡巧立被评为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援青干部王长远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援疆老师薛献军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的首善支援,多次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受援地党委政府、广大群众也深深感谢北京援建工作,在海拔4600米的青海红土山垭口,藏族同胞用石头拼出巨幅“感恩祖国、感谢北京”大字,由衷地表达藏族群众内心的谢意。
交往交融促进民族团结
北京市始终围绕“加强交往、加深交流、促进交融”这条主线积极与受援地开展促进民族团结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与受援地党政代表团座谈,并带领党政代表团赴受援地考察调研,慰问援建干部,察看对口支援项目。北京市社会各界,每年组织上千批次到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公益、捐赠、慰问、交流、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北京市16个区与受援地区50个县(市、区、旗)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围绕精准扶贫,开展形式多样的援助活动。16个区的主要领导赴受援地区主动对接,签订帮扶协议,积极推动辖区内医院、学校、街乡之间开展结对帮扶。每年围绕“民族一家亲”主题,精心开展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北京夏令营、宗教人士赴京交流学习、56个民族拉萨行、CBA拉萨行、科学家拉萨行和老战士、老干部北京行,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结对子等民族团结活动。组织河南、湖北水源区群众代表赴京参观考察学习,筑牢共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首都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连续7年赴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巴东、南水北调水源地开展近百场文艺汇演、书画笔会等活动,架起了援受双方交流沟通、联系发展的桥梁,增进了受援地人民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携手奔小康的新要求。北京市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聚焦小康、聚力扶贫,以更加昂扬的崭新姿态,更加扎实的工作成效,奋力谱写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华章!
(供稿单位:北京市支援合作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