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教材诗歌编写及创新教学意义

2017-12-06黄烜炀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材

黄烜炀

【摘要】新教材在诗歌篇目设置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比新教材与旧教材诗歌篇目及其相应部分的课后习题,可以发现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从而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以教材编者的意图为教学出发点,以学生的需求为落脚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材;诗歌创新教学;编写意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母语教学,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材编写者与时俱进,在教材的设置上进行了调整,笔者以语文版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为例,谈谈教材的变化。顺应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性顺着自然自由的发展,让人性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教育,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相信孩子具有内在的发展潜能,制定出切合实际可行的方法,不再束缚孩子的思想,不再压制孩子的天性,还孩子本属于他们的童年,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所以新教材的现代诗歌编写充分体现贴近当今学生的生活。艾青在《诗论》中写道:“诗比其他的任何的文学样式更加具有明朗性、简洁性、形象性。”不难理解在新教材的编写中,现代诗歌取代了散文篇目的位置,篇目位置的更改都是按照学生阅读的规律来编排的。现代诗歌作为语文教材内容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编写遵循以上的要求。笔者对比语文版新旧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在对比中寻找一些教学启发。

一、教材改变的意义

旧语文版本第三单元本来是散文教学,现在换作诗歌教学,选择浅显易懂的诗歌更加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和信心。初中的学生思考问题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正好与现代诗歌相契合。现代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独特的审美,培养着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旧教材的第三单元主要是散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些文章在审美方面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方面相对于现代诗歌还是比较弱的。此外,新教材安排浅意的现代诗歌与小学相衔接,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教材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是循序渐进的,现代诗歌的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文学本质是表现人的情感。而在我国的文学中,诗歌比较容易表现人的复杂的情感和情绪。青少年的情感比较丰富,富有表现力,诗歌比散文更容易引导学生开发想象力,提高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更容易讓中学生宣泄他们的情感。

中学生通过现代诗歌的学习,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标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宣泄,要理解诗人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语文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要紧密地结合与联系起来。诗人华兹华斯说:“诗起于沉静中回味得来的情绪。”如《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诗经》的内容和情感是丰富多彩的。

二、现代诗歌创新教学

语文课堂需要注入新的元素,让一潭死水活起来,甚至可以旧瓶换新酒,让学生充满好奇、新鲜,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就不会死气沉沉。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尽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要体现教师调节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关键;三要考虑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者,讲学生容易混淆的、容易遗漏的、可能理解错的;三不讲者,不讲学生已经会的、能自己学会的和可能永远学不会的。此外,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主张语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一切教学方法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中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为此,语文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让学生学有所得、每课一得,这样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所以诗歌有情趣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技巧。

语文版语文新教材现代诗歌部分的篇章更加符合学生心理和年龄上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者,随着教材的改变,我们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寻找新的出发点,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编者的意图和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采用最好且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创新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语言需要终身学习,包括课本学习和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学习、思考和钻研。只有不考试,还是要学,才有可能把语文学好。这是因为,要学好语文,光依靠课堂和考试是不可能的。它须要大量的,甚至是毕生的业余时间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雨辰.诗词与写作[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

[2]于坚主.诗与思[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艾青.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编辑:郭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模因论对开发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