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地区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教育生涯纪略

2017-12-06王伟明

海峡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类学泉州文化

■ 王伟明 吴 越

2017年4月,泉州籍著名人类学家、台湾地区“中研院”资深院士李亦园先生在台北与世长辞,海峡两岸文化界、教育界许多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追思。

李亦园,1931年农历七月二十日(公历9月2日)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读书人的家庭。1948年考入台湾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深造,获硕士学位。1960年回台湾地区,任民族所副研究员。1968年后,升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等职。1984年出任新竹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首任院长,同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十五届院士。1990年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著有《文化与行为》《信仰与文化》《台湾土著民族的社会与文化》《文化的图像》《文化与修养》《宗教与神话》等专书十六种。

李亦园

李亦园不但是学术大家,而且在教育事业上也卓有成就。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父亲李根香长期客居菲律宾教书,母亲林朝素则是泉州闻名的教育家。受父母的耳濡目染,李亦园对教育事业也有很深的情怀,教书育人凡40载,谓之桃李满天下并不为过。

负笈台大一世缘

1948年6月,李亦园从泉州培元高中毕业,17岁的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规划。据他回忆,培元在泉州是最好的高中,但由于战争中的闭塞,导致教育水平落后。同学们都认为,以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考取北大、清华、武汉等一流大学,甚至连第二流的厦门大学都没有把握。于是,他与12个要考大学的同学商量后,不约而同地到台湾地区,参加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

李亦园报考了台湾大学历史系和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因为出身教育世家,他最想进的学校是台湾师范学院。最后,他被台湾大学录取了,进入历史系学习。大二时,他感到历史课程内容与自己的兴趣不符,而他在选修了李济先生的“考古人类学导论“后,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于是向校方申请转入考古人类学系,得到校长傅斯年的特别批准。他为此非常感念傅先生。进入考古学系的李亦园,在一批大陆迁台教师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业与时俱进。这些业师是李济(湖北人)、芮逸夫(江苏人)、凌纯声(江苏人)、董作宾(河南人)、卫惠林(山西人)等,他们深厚的学养和功力,使李亦园得到莫大教益。1953年,李亦园自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后,留校当了助教。1958年秋,李亦园获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奖学金,前往哈佛深造,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遂返回台湾,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任职。

李亦园的一生都与台大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时常说,饮水要思源,为了感念诸位恩师对他的栽培,每逢李济、凌纯声等业师的祭日,他都会亲自到坟前祭扫。

1999年,已经退休的李亦园,受台大之邀讲授了几堂通识教育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台大于是通过委员会的审查与投票,决定聘请李亦园为校讲座教授,开设“文化与宗教”一门课。遗憾的是,李亦园因患心脏病未能应聘,但是,他对获得这份荣誉感到非常安慰与感念。

教书生涯四十年

李亦园的教书生涯自1961年起,始于代替业师凌纯声在台大讲授“文化人类学”,2000年在新竹清华大学教授“海外华人研究”为最后一课。据他统计,一共开了17门课,共授了51次,授课学校包括台大、清华和东海大学,前后凡40年。

教育世家

在李亦园讲授的专业课程中,既有关于人类学、宗教学通论,也有关于中国的多学科研究,例如“中国民族志”“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少数民族”等。而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他讲授了“人类学”“社会文化与宗教”等。这些课足以显示他的博古通今,也确实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好评,许多外系的学生也前来旁听。2000年8月,几个早期的学生,为祝贺李亦园70岁生日,办了场小型聚会。毕业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的陈隆昊(唐山书店老板)说,当他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台大就读,每次听李亦园先生的课,两个钟头之间绝无冷场,就觉得如饱餐一顿丰足的精神食粮。

李亦园在四十年的教书生涯中,一直对所开设的每门课尽力投入,充分准备。他认为,授课与研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不仅与个人的研究兴趣密切相关,而且也促使自己更深入地思考,将所思所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教学相长。除了课程教授上非常用心之外,李亦园与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在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共同做研究、共同生活中,他与学生们共尝苦乐,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他温柔敦厚、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使学生们如饮佳醪、如沐春风。所以,很多受他教育的学生后来都成为他一辈子的朋友。例如,高雄师范大学黄有志教授,不但经常去探望他,而且每逢“三节”还一定寄去礼物。而李亦园每有新书出版,也一定寄赠弟子们。经他精心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台湾地区学术界的领军人才,例如庄英章、徐正光、许木柱、黄应贵、陈其南等。暮年回首心路历程,李亦园感慨万端地说,四十年的教书生涯,其中多少情谊、欢乐与恩仇,真如一出教学影片,一幕幕又重新展映于眼前!

创建清华人社学院

1984年5月,李亦园受聘为新竹清华大学教授,并出任该校人文社会学院首任院长,前后共6年。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之创立,李亦园做了奠基性工作。其时正逢台湾地区社会开始转型,个人主义抬头,旧有制度与观念面临新世代的挑战。李亦园经沈君山推荐,受聘清华大学教授。沈君山其时是清大物理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虽然是物理学家,却很有人文方面的素养,他与李亦园同为《中国论坛》编委会成员,相晤甚契,就邀请李亦园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到清华大学讲授通识教育课程。李亦园也深觉以理工为主的清大,需要好的通识教育来加强人文训练,恢复在大陆的老清华的学术传统,由是在校长毛高文的支持下,接任清大人文社会学院的筹划。在任内,他主持了几项创建:

一是设立系所与研究中心。先后设立了经济系和历史研究所(1985年)、语言研究所(1986年)、社会人类学研究所(1987年)文学研究所(1989年)等所,并推动设立“艺术中心”。每一个研究所之获准设立,事先都要经过很多努力,既要到教育主管部门高教司说明设所的理想、师资阵容等,还要一一拜访主管人,争取他们的支持。由于李亦园每次都准备充分,加之具有院士身份,多少受到尊崇和礼遇,所以在短短的六年之间得以成立七八个单位。

二是延揽师资。邀请了一批知名学者到清华任教,刺激学术环境的发展。先后来新竹讲学的有李方桂、杨联升、李约瑟、李田意、余英时、许倬云、全汉升、张光直等名家,担任客座教授的有劳思光、赵冈、王伊园等。另外,在“中研院”的台湾学术界主流人才李壬癸、邢义田、黄进兴等,都被引进清华。

三是开设通识教育。人文社会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校开设课题,李亦园与彭文贤共同设计了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使理科学生具有人文修养,文科学生也有自然科学的根底和现代科技知识。李亦园亲自开课,讲授“社会、文化与宗教”。由于李亦园对通识课程的规划相当用心,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不少补助经费,支持该院举办研讨会和教学实验研究,并委托清华办理多项通识教育研究计划。1994年4月,台湾通识教育学会成立,李亦园被推选为第一任理事长(1994-1996)。在一篇题为《知识分子、通识教育与人类前途》的演讲中,李亦园先生指出:通识教育课程虽涵盖了许多方面,但最缺乏的是对我们自己、对整个人类的理解关怀。用宽广的立场去看全人类,不是只看台湾,只看中国大陆,只看远东,而是放眼全世界。不仅仅是有形的世界,而是整个人类的存在与文化。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全人。全人就应该了解自己,知道科学,也了解整个人类。作为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大学通识教育普及和推广的主要旗手,李亦园杰出的个人贡献,无疑对今日大陆也愈受重视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四是院内整合与院外交流。人社学院成立后,李亦园一直努力整合学院。首先,创办了《人文社会学院周刊》,作为院内各系所讯息交流的园地。其次是举办院内共同演讲,每两周或每个月由各系轮流主办,向全校师生开放。其三是举办数次大型研讨会,如1987年“文化、文学与美学研讨会”,开了台湾现代研究风气之先。此外,人社学院也重视与校内理工学院的交流与合作,院内的历史研究所即以科技史为特点,1985年由理学院、工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科技文化与现代社会”研讨会,促进了多元学科的相互融合。

五是规划兴建新院址。人社院原来的空间狭小,随着学院逐渐扩大,更显得不敷使用。1987年,经校方同意开始兴建新院。施工期间,李亦园将巡视工地当成健身运动,几乎每天都要爬上山了解工程进度。在新大楼的空间设计上,他也颇费苦心,构思良久,期望设计出具有精神意涵的象征物。有趣的是,该工程动迁了数千坟墓,工程进程期间,工人们心中不安,一直嚷嚷有鬼。为了消除工人们的心理阴影,大楼即将竣工时,李亦园准备了香与素果祭奠,并烧了一篇亲手写的祭文。行礼之前,他很严肃地告诉工地的工头:“我是学宗教的,也教宗教,对于宗教我有基本立场,举行拜拜的仪式是希望安慰他们。”耐人寻味的是,祭拜之后,就再未听到工人们提起什么谣传了。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李亦园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十五届院士,提名人芮逸夫先生对李亦园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了五个方面,作出如下陈述:

1.台湾土著民族社会文化之研究:多年来对土著民族进行深入研究,出版典型民族志多种,树立研究土著民族的新典范。

2.华侨社会之研究:深入马来西亚及婆罗洲进行华侨社会之长期调查,分析华侨在侨居地适应过程的著作备受赞誉,开创华侨社会实证研究之范式。

3.中国宗教与仪式行为之研究:从民族宗教,新兴教派之实地研究,进而对中国传统宗教仪式之象征体系,社会变迁模式及宗教人类学之应用有突破性之特殊成就。

4.中国民族、社会与文化之研究:以人类学观点探讨中国社会文化之本质与发展,其理论体系对台湾社会科学之研究具有极大之影响。

5.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之探讨:对国内人类学在理论上与方法上之开展具有极关键性之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在2001年采访李亦园先生时,曾提及其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看李的著作,从中受益匪浅;90年代中期又有机会多次聆听其演讲和学术报告,受益更深。得知李亦园先生去世后,徐杰舜表示:“李先生在人类学研究上的成就,为中国人类学争取了国际声誉;李先生的一生,是中国人类学的骄傲。”

热心推动两岸交流

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两岸民间来往的大门终告开启。1989年5月,李亦园获准返乡探望老母亲,之后北上京城,到访中国社科院,受到时任副院长李慎之的热情接待。李亦园以台湾清华大学人社院院长身份访问北京清华园,彼此建立了交流渠道。

从台湾清华大学回到“中研院”后,李亦园继续积极参与和推动两岸高校的学术交流。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他参与的双向交流越发频密。有几件足可一书。

1992年,李亦园偕夫人将岳父母的骨灰归葬贵州,并受贵州民族学院之邀做了一场学术讲演。回台后写成《摆龙村的盛宴》一文。

1993年,李亦园到中国大陆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参加第二届“潘光旦纪念讲座”,作了“民族志学与社会人类学——从台湾人类学研究说到我国人类学发展的若干趋势”,引发北大学生的浓烈兴趣,可容纳五六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1994年,李亦园应邀参加山西大学举办的文化研讨会,考察乔家大院后写成《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一文,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看后很高兴,推荐给《读书》杂志发表,并写了《晋商的理财文化》一文,介绍李亦园的研究心得。大陆学界一般认为,这篇文章等于公开向大陆介绍了李亦园,因而影响了大陆学界对他的看法。李亦园说,我日后与大陆学界有更频繁的接触,费先生的推介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李亦园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对家乡泉州厚爱有加。1996年,他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邀请前来讲学,并接受泉州华侨大学赠予的名誉教授证书。1999年10月他与10多位台湾学者到泉州参加“海峡两岸泉州学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泉州学的新视野》主题演讲,此文成为构建泉州学的奠基之作。2001年,泉州踏上了“申遗”之路,李亦园先生作为泉州人的一员,尤感自豪,他多次将自己对泉州价值的真知灼见撰写成文,在国际论坛上发表、宣传,为泉州“申遗”呐喊助威。2002年,他参加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泉州市政协联办的第二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撰写了学术论文《从“海滨邹鲁”到“海滨中原”——闽南文化的再出发》,其文章立意是探讨当代闽南文化如何将其‘海洋性格’的文化特质加以发挥,如何转化与升华这些具有世界价值潜力的文化特质,为世人所认识与接纳,并在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一股提振中华文化的中心力量。文章末尾,李亦园先生特别提到:

当前的世界是各大洲密切交往的海洋世界,具有长久海洋经验与性格的闽南地区假如能体认情势、以大格局的思维努力企划,向全国知识文化推展的重镇目标迈进,不忘数百年前我们曾是世界最大交流港埠的荣景,我们也许可以使闽南金三角成为一个新的“海滨中原”。

这些站在东西方文明交融互促的大视野大格局之上的深刻洞见,时隔十几年,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浩瀚东风下,对发掘具有全球普世价值的“泉州价值”“泉州答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解读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义时,他指出,曾在历史中长期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接触中心的泉州,其居民拥有海阔天空的海洋心胸与性格,心怀四海,乐于接触远方事物,喜爱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而以平等互惠的心态结交朋友,是一个可让世界学习的价值典范。而且,泉州人在长久接触海外不同文化族群的经验中,学习到能欣赏吸收别人文化之美的特性,表现出中华民族兼容并纳、“美人之美”的文化特质,是全世界和乐相处、宽容并存的好典范。

2017年初,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代表性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已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泉州“申遗”工作处于重要节点上,李亦园对于泉州文化遗产提出的一些睿见,对于提升泉州价值和软实力大有裨益。

倡议构建闽南大学系统

也是在2002年,李亦园先生在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上提交的《从“海滨邹鲁”到“海滨中原”——闽南文化的再出发》及其大会发言中,站在经济与文化、历史与未来的宏大视野,提出建立闽南大学系统的构想:

经济的发展跟文化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经济更重要,只有靠知识的创新,才能把经济发展上来,才能使经济普遍成为人民福利的基础。要用大格局大视野说泉州闽南,要联络闽南区域内(包括潮州)所有重要的大学,共同协商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大学系统。这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一定要合并成为一个大学,但要成为一个大学系统,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此才能一方面培养区域内具有天份与有创意的本地人才,不至于使他们分散到其他地区去就学;另一方面也可以倒过来吸收别的区域的优秀人才为这里所用,而汇集成大规模的人才库。

与此同时,李亦园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固然是提升知识文化的不二法门,但是社会大众,包括一般人民以及公私机构人员视野与心态的提升也是重要的因素。泉州不妨创办一种类似传统书院的研习营,轮流邀请国内外相关大师级学者来讲习,一讲经济管理,二讲文化视角,让理论与实务相互激荡,使大学师生与社会大众一并相互交流,也许能开风气之先,构成一个思想的中心,思想的潮流,让泉州形成一个知识的重镇。

近年来,随着全球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格局转变,经济、科技发展的转型升级倒逼文化和教育等竞争软实力提升,亦可侧面佐证李亦园先生作为杰出文化人类学学者的高瞻远瞩。对上述富有远见的创想,李亦园先生谦虚地表示:“我是从大学来的,所以给大家一个理想型的建议,使大家心里有一个种子。”

教育伦理彰“士魂”

1948年6月,李亦园从泉州培元高中毕业,赴台考取台湾大学。9月,入读台大历史系。历史系二年级时,李亦园选修了李济之先生的《考古人类学导论》,开始接触人类学,激发学习兴趣,进而申请转入考古人类学系(当时考古人类学系刚创系两年,未有大三年级,需降级),此时发生了一件今天仍可引为美谈的事情:

当时李亦园转系,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奖学金问题——依校规,降级生不能再拿奖学金,但奖学金是孤身一人在台的李亦园生活的唯一保障。为此他找到傅斯年校长,最终获特批保有奖学金。傅斯年告诉他:“我给你奖学金,但是你要记得这是特例,你要规规矩矩,要有恒心地学习。”李亦园为此感念多年,认为傅先生的一席话,对他一生影响至深,使他能耐住寂寞与辛苦,终身投注于人类学领域。而台湾大学也正是在傅斯年校长任内,广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实图书、奖励研究,奠定了台湾学术根基及自由传统。

当年台湾大学正是大师云集的时代,由于老师多、学生少,李亦园常到老师家问学,在平常的谈话中,耳濡目染老师做学问的作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的创始人和第一个主任,是学术声望很高的李济之先生(与傅斯年同为“中研院”第一届院士),同时系里还有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及高去寻等四位当时已成就斐然的学者。李亦园共修读了李济的四门课,在学术训练、治学态度等方面,受其影响至深。尤值令人称道的是,李亦园和他的同学们很好地接棒传承了前辈学人可贵的“教育伦理”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士魂”精神——李济在殷墟考古时,因古器物出土极多且俱是稀世珍品,为提倡对古物的职业伦理,他以身作则,在家中绝不搜集收藏古董,并以此教导他的工作伙伴及学生。这个优良传统此后也被李亦园终生谨奉。

许多年以后,李亦园仍深情怀念台大毕业考后,他请求李济先生临别赠言,李济问的那一个问题:“假如一个网球掉在一大片深草堆里,而你又不知球进入的方向,你要怎样找球?”年轻的李亦园一时愣住,李济没有为难他,随即代他回答:“只有从草地的一边开始,按部就班地来往搜索,绝不跳跃,才是最有把握而不走冤枉路的办法。做学问也如找网球一样,只有这样不取巧,不信运气地去做一些也许被认为是笨工夫的工作,才会有真正成功的时候。”

而在哈佛大学两年的紧张学习,李亦园自觉对后来的学术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哈佛许多第一流的教授让他受益匪浅。人类学系的主持人克罗孔教授是一位全才的人类学家,对民族、考古、语言乃至体质人类学均有涉猎,讲课很吸引学生。李亦园回忆:“他说研究一个小村落或小城,一定要看到整个区域的问题。从一个大局要看到全人类的问题,这才是人类学家。他说人类学是把全人类当成研究的对象,研究这个社会是为了跟其他的社会作比较,才有意义。”

从哈佛取得硕士学位后,李亦园回到台湾,在学术和行政上皆表现卓越。

1968年,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世杰找李亦园恳谈,想让他任中研院代理总干事。李亦园以自己当时才38岁,不好接下如此重任来婉拒。王世杰说:“我38岁就当上武汉大学校长了!”李亦园为此抛弃种种顾虑,出任中研院代理总干事。两年多后,1970年接任“中研院”民族所所长至1977年。

1984年,李亦园先生当选“中研院”第十五届院士,其提名简介由乃师芮逸夫亲自撰写,并获得史无前例的十四位提名人提名,包括芮逸夫、高去寻、石璋如三位业师和许倬云、余英时、张光直等台大、哈佛时期的同学好友等。

在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中,李亦园先生受邀在世界各地、各所大学和不同机构发表了许多重要演讲。对这些流播甚广、深入人心的学术讲座或演讲,李亦园先生曾归纳三个秘诀,颇可启发今日学者及广大教育人士: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站在听者的立场解释事情,因为你懂的别人不一定懂,如能衡量听者的程度与立场而作演讲,则容易为听众所接受,上课教学也是如此。第二是尽量利用听众喜欢或易懂的例子与材料。李先生自曝平常就有收集好例子的习惯,以便于在演讲时援引,让讲稿内容更为生动活泼。第三个秘诀是经常要重复解释之前提到的东西,一有机会就回头解释,才能使听众有连贯的印象。

一片冰心情系桑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亦园对故乡泉州终生怀恋。他1931年出生在温陵城内,及至成年即离乡背井,负笈游学于台湾、美国,后来寓居台湾。不管行踪有多远,他内心始终牵挂着故园泉州。在故园泉州面前,他依旧是那个刺桐花盛开的树下恋家的孩子。1986年,两岸尚处于隔绝状态,李亦园历经辗转波折,终于与分别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母亲在香港相见,其时他跪行了40余步,与母亲抱头痛哭的情景,令所有人为之动容。

暮年的李亦园由于身患心脏病、糖尿病,行动不便,只能寓居台北家中。但他对家乡的缱绻之情与日俱增。在一次将做心脏搭桥手术、双目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他勉力提笔下了一首《自悼诗》:

“泉州钟气灵,温陵孕育成。

培元多栽培,宏恩永心铭。

台大哈佛情,中研幸留名。

如今将归去,骊歌送我行!”

诗的前四句,字字流露出其对故土泉州养育、栽培的感恩之情。读来让人不免唏嘘,也更感怀这位学术大师对于泉州的拳拳之心……

2017年4月,亦园先生在台北与世长辞。离世前,他一直惦念要叶落归根,相伴父母长眠。

值得欣慰的是,大师的遗愿正在变成现实。2017年5月下旬,李亦园的挚友、泉台民间交流协会会长傅圆圆专程赴台湾,参加李亦园先生的追悼活动,向李亦园亲属转达家乡的亲切问候,并希望他们能将李亦园学术研究的遗稿和著作回馈故乡,供后人研究、品味,更好地彰显其学术与文化价值。李亦园亲属欣然认同。其后,傅圆圆向泉州市委正式提出有关建议:一为择处设立李亦园学术成就陈列室;二为帮助实现李亦园归葬泉州其父母墓园的遗愿。该建议得到了市委的肯定与支持。市涉台部门就此做了协调工作,泉台民间交流协会也积极配合推进。目前,“李亦园先生学术成就陈列室”已意向落户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林建春馆长认为,此举能为泉州的文化建设增添亮色,也为泉州后人留下一笔文化珍藏。他表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将全力做好有关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李亦园先生学术成就陈列室”目前已经步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不久将闪亮面世。可以想见:它将是人们了解研究李亦园学术成就的重要平台,也将是泉州一份独特的财富和荣耀。

(本文得到李亦园公子李子宁先生和台湾学者黄克武先生的帮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人类学泉州文化
泉州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年味里的“虎文化”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