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内向,又不是迷失方向
2017-12-06◎末那
◎末 那
你是内向,又不是迷失方向
◎末 那
收到一位粉丝留言:刚换了工作,跟我同期来的人很快就和同事打成一片了,我到现在还没和他们说上几句话。我这么内向,该怎么办?
我回答她,顺其自然就好。一个人爱不爱说话不是只与内向有关,还关乎当下所处的环境,面对的人群和当时的心境。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熟识的朋友在一起,一人一个话题根本停不下来。但如果周围换成一帮陌生人,就会陷入尴尬的沉默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总有那么一种人,他们平日里不怎么言语,可一旦切入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你就会发现他们个顶个的都是话痨。
内向的人总觉得自己性子慢热,无法融入新环境。在陌生场合,自来熟很快让你和我变成了“我们”。可总有那么些人,错误地使用自来熟这种技能,让人心生反感。觉得你的包漂亮,哪怕第一次见面,也非得拿起来不看不罢休;你说你喝酒过敏,他说没事,就喝一杯;你说你累了不想逛街,她说没事,我们逛会儿就回来。
相反,内向的人看似在公众场合不合群,却善于观察,懂得分寸。看到你嘴边沾了食物默默递给你纸巾,别人失误的时候不会跟着瞎起哄。
在交友方面,内向性格的人,他们温柔细腻,更富同理心,所以他们更擅长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也更容易让人信任。要知道,与人交往,真心可比任何花哨的套路都来得重要。对于自来熟的人来说,朋友有太多种了,见过一面就算,但是大多都是泛泛之交。内向的人也许朋友不多,但绝对亲密,友情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很多人认为,内向的人没有人脉,在职场吃不开,但我觉得内向在职场中也是一种成熟的体现。话多容易失言,等于给自己挖坑。满腹牢骚的下属一定不受领导喜欢。抱怨只会让自己更悲惨,而不会改变任何现状。沉默的人在职场里不见得瞬时爆发力强,却能用“化骨绵掌”出奇制胜。
听朋友讲过他们公司的一个故事,部门里有个姑娘看上去普普通通,却是同期入职新人中提升最快的。
事情源于公司举办的一次派对,活动结束台上一片狼藉。同事们都在开香槟庆祝,只有她默默地把各种物品归类,整理杂物。
这个场景恰巧被Boss看到,事后询问各个部门,这个姑娘在公司虽然话不多,但是特别受欢迎,和她接触的人都喜欢她办事的态度和效率,于是Boss立刻就给了她上升的机会。
面对这个越来越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我们都需要多一点儿认真和沉稳。如果说性格外向的人像太阳能电池,能随时充电,那内向的人就好比充电电池,独处就是他们充电的最好方式。喜好安静,所以能专注于自己想读的书;更加敏感,所以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不惧怕孤独,所以更善于与自己的内心交流可以不受别的因素影响,有足够的专注力投入一件事情中,出色地完成工作。
那些激情四射的演讲家,可能一点儿也不外向。你能想象得到,刚开完锤子新品发布会的罗永浩,曾亲口承认自己是一个内向并且有些社交恐惧的人吗?
之前也有男性朋友向我抱怨,看到别的男生主动和女生搭讪,自己不知怎么开口,想想就心塞。可是谁说在女性眼里,内向的男性就没有魅力了?典型的就是卷福和抖森,他们都是不苟言笑的禁欲风,魅力却席卷了全球。内向的男人不管年龄大小,都自带岁月沉淀下的成熟。
所以为什么还要为内向纠结?世界需要热情,也需要冷静和专注。需要那些走路带风的人,也需要把秋天写成十四行诗的人。怕什么,你只是内向,又不是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