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渊明的归隐及其思想成因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归隐隐士陶渊明

(南昌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说起陶渊明,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1],南宋周紫芝有诗:“少陵有句皆忧国,陶令无诗不说归。”杜甫是入世的,陶渊明是出世的。《晋书》、《宋书》、《南史》,都将渊明列于《隐逸传》。总之,在我们的印象中,陶渊明就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自由,淡薄名利的高洁隐士的形象。

陶渊明三仕三隐,后来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耕田园。但他辞官后常常感到“贫富常交战”,可见他的内心是充满挣扎和矛盾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陶渊明选择归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归隐的思想支撑又是什么?

1 天下无道,官场黑暗

由于从小受到曾祖父陶侃和外祖父孟嘉的影响,陶渊明有着强烈的儒家情怀。一般来说,儒家是入世的,学习的目的是走向仕途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的理想。因此儒家认为“不仕无义”(《论语·微子》),“士之失位也, 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孟子·滕文公下》)。然而入仕并不仅是为了领取俸禄,其目的是为了推行和弘扬儒家的“道”,孔子所谓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孟子也主张“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出仕的目的是为了辅佐君王行道,实现仁政的理想。

然而,假如行道的理想不能实现时,士人可以为了坚守道义,保全人格而归隐山林。因此孔子认为为官的原则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他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认为人要执着学业,坚守道义,且为之奋斗终生,这是做人的根本。乱邦和危邦充满刀光剑影,犯上作乱,君礼臣忠的礼制局面已经被打破,因此这类国家是无法行道的。既然如此,不如“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道德理想。

陶渊明身处东晋末期和南朝宋的初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不断,而南方政权更迭频繁,权臣手握重兵,不断叛乱。陶渊明认为这是一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社会。同时,官场事务繁杂,尔虞我诈,对陶渊明来说,这无疑是牢笼。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要么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要么隐居起来独善其身。“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显然,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陶渊明选择了后者。

陶渊明的归隐有着强烈的儒家思想的意味。受孟嘉的影响,陶渊明早年接受了儒家的教育,他曾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熟读儒家经典的他树立了“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情壮志,渴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然而在这种无道的社会中,他宁可选择归隐以保全人格的独立。

2 固穷守节,安贫乐道

陶渊明对先师、圣人和六经念念不忘,如“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正因如此,他才始终坚守着儒家的道德情操。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他的诗歌中经常提到固穷节,如“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宁固穷以寄意,不委曲而累己”、“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可见诗人宁愿穷困以终,也不愿放弃高洁的操守。

儒家的思想支撑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陶渊明写了一组诗《咏贫士》七首,吟咏了颜回、黔娄、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如他提到战国时期的隐士黔娄,齐威王屡次请他出去做官,都被他拒绝了。虽然他家徒四壁,然而仍励志苦节,安贫乐道,持守一世。“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表达了陶渊明对他的一种赞赏,同时也希望自己像他一样固穷守节,不因高官厚禄而迷失本性。“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古代贫士的精神已经成为他坚守高洁精神的一种力量。

儒家先贤的古训、古代贫士的精神诠释了儒家的“道”,支撑着他的固穷和安贫。陶渊明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虽说他的生活也有冻馁和饥饿,“贫富常交战”,然而“道胜无戚颜”,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最终是“道”战胜了功名富贵的显达,“这正是陶渊明终生的志意和理念的持守”[2]。

3 质性自然,抱朴守真

陶渊明在其《归去来兮辞》序中提到自己归隐的原因,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也就是说自己崇尚自然,天性不受束缚,正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官场是牢笼,只有远离官场,回归田园,才能重获自由,保持自然的本性。

“隐士的人格追求是鄙弃功名,甘于淡泊,生活悠闲自在,顺其自然,寻求与大自然的合一。他们珍视自我,追求人格独立, 最忌因外物扭曲人格违背本性。”[3]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想是道家玄学。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这是一种自由的不受拘束的状态。庄子从主体精神的角度提出“贵真”的思想。“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陶渊明的归隐与其天性真率有关,也蕴含着深刻的玄学意味。

在陶渊明的诗中,出现了很多田园意象,如“丘山”、“旧林”、“园田”、“草屋”、“村庄”等等,这些意象构建了一幅宁静平和的田园图景,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乐趣。而松、菊、酒、东蓠、南山、飞鸟等意象则展现了陶渊明内心一片真淳自然的世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象征意义,蕴含着“自然”与“真”的玄学思想意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时的大自然是宁静的和谐的,陶渊明在这种物我泯一的境界中,悟出了贯通宇宙和人生的一种真谛。他的任真自然、超然淡泊、追求玄远的心境与玄学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叶嘉莹先生说:“陶渊明终生的持守,他的理想和志意的理念是‘任真’和‘固穷’。‘任真’是他本性的追求,‘固穷’是他生活上的持守。”[4]陶渊明生活在一个三教合一的思想环境中,他的思想也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建功立业、兼济天下是陶渊明的本心,而他的归隐有着复杂的原因,是基于对无道社会,黑暗现实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儒家道家思想徘徊和选择的过程。作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诗人,他人淡如菊的品质也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1] 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9

[2] [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 董朝刚·解读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古代隐士文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猜你喜欢

归隐隐士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草堂归隐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寻访竹林隐士
天宫院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隐士的文艺范儿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