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牛鬼蛇神》看马原小说二十年前后之变化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冈底斯马原圈套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从《牛鬼蛇神》看马原小说二十年前后之变化

陈昕党秋尘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马原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开拓者,他和其他先锋作家一起将先锋文学推上时代的高峰,彻底扭转了当代的叙事观念。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马原发表了新的文章《牛鬼蛇神》。本文从马原的新文章《牛鬼蛇神》入手,来分析马原的写作变化及其原因,探究其时代意义。

马原;先锋文学;《牛鬼蛇神》;写作变化

1 马原《牛鬼蛇神》同以往先锋小说的不同点

1.1 马原《牛鬼蛇神》之形式转变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末,先锋小说因为“形式的疲惫”似乎呈现出式微的姿态,这也促使了先锋文学之后的转型。

在结构方面,先锋小说家可谓是一群离经叛道者,他们并不关心文学的意义之所在,而是沉溺于不动声色的叙述当中。但是,马原的新作《牛鬼蛇神》在形式上做出的改变是很显著的。《牛鬼蛇神》一共三卷16章,64节,形式上倒排章节。《牛鬼蛇神》开始逐渐建构故事逻辑的线索,章节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其逻辑在读者的掌控范围之内。

结构上最独特的变化即引用作家自己以前的作品。《牛鬼蛇神》卷1第三章,引用了马原代表作《冈底斯的诱惑》,《冈底斯的诱惑》一共16章,其中1、2、3、4、5、6、7、9八章的内容全部引用到小说里。引用部分几乎没改动,改动的也是段落分行,以及细微改写。这样的引用对于不熟悉马原作品的人是无关紧要的,但这究竟是否是马原新布下的圈套依然值得深究。

马原从隐退到复出,中间的改变尤其是形式的有意的改变,虽然称不上大刀阔斧,依旧是值得注意的。

1.2 马原《牛鬼蛇神》之内容转变

马原 《牛鬼蛇神》在内容上,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有了很明显地改变。《牛鬼蛇神》算得上是一部典型的“马原式小说”:吊诡、神秘、饶舌……另外,也不难看出马原将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某些语句中,也有一些诙谐幽默的色彩,让小说整体更加温情,更有人情味儿。

(1)《牛鬼蛇神》可以看做是马原的自叙和回忆录,这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不难感觉到。主人公大元是一个充满马原自叙色彩的人物,以及作者在文章当中借大元之口的感概:“我是真的知道自己将要去向何处吗?”这无疑是作者自己内心的诉说。

(2)仍旧是片段故事,但是片段和片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另一种神秘。小说在开头就就是以“大元”的视角来写,“李德胜”也直接进入,没有丝毫的出场描写,这和《冈底斯的诱惑》开头非常相像;另外,依旧是跳跃式的片段式的故事叙述,就单节单章看来,人物丝毫没有铺垫就出场,但是把它们放到整本书中看,每一个故事都有紧密的联系。文章认为,这是《牛鬼蛇神》相较于80年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改变。

(3)《牛鬼蛇神》文章内容也有中华文化的融入。不管是对明清古董的描写,还是李德胜“中医”的经历,以及对“鬼神”的看法,都是具有着中华民族特色的。

(4)小说中融入了哲理。小说对哲理的阐述分为了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将问题罗列出来;二是将这里融入人物的思考和对话当中,表现之一就是大元和李德胜的对话。

2 《牛鬼蛇神》:比较分析马原二十年后小说“不变”

2.1 叙事方式的“不变”

(1)追求形式

马原看来,在他的小说里,文学的社会功能已完全不再是小说创作的目的。“形式”不再只是居于小说的附庸地位。他将形式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他注重的是讲述故事的方法。

相比二十年前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作品,马原的《牛鬼蛇神》中“圈套”少了,元小说的痕迹淡化了,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注重小说形式,因此很多人都评论:“马原还是马原”。

(2)情节跳跃

先锋时期的马原,在作品中充满“叙事圈套”,往往公开声明自己在虚构小说。在《牛鬼蛇神》中虽然整个故事比较完整,但是情节跳跃很大。除此之外,每卷之前都有一篇理论文章,这些议论割裂了故事本身的连贯性。

2.2 精神追求的“不变”

(1)强烈的主体意识

在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中,马原是最早有意识地确立叙事者权威的先驱者,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开篇第一句话便以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卓尔不群的姿态拉开小说的序幕。在《牛鬼蛇神》中虽然看不到“马原”所代表的叙事主体的出现,但是作家的主体意识还是十分强烈。

(2)真实的生命追求

在马原先锋时期的作品中,表现为荒诞的逻辑,也就是评论家们说的“马原的圈套”。在《牛鬼蛇神》中虽然不再表现为“圈套”,但是这种真实却是和先锋时期完美地衔接,这正是作家一直以来真实的生命追求。在这部小说里,马原把他自己原来曾有过的种种思考,他甚至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写过的小说大段拷贝过来,镶嵌成这部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一个作家可以有不同的风格追求,这体现的是作家的“技能”层面。而做到不变的精神追求,用创作去践行自己的追求没这事作家人格魅力的体现。毫无疑问,马原正是这样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作家。

[1] 黄传波.再谈马原的故事编织[J]. 写作. 2010(15)

[2] 孙福轩.马原的精神长旅[J]. 当代文坛. 2002(04)

[3] 宋伟.朋友,马原[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16(07)

[4] 刘炎迅.马原“死灰复燃”[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10)

党秋尘(1996.08-),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学生,本科,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冈底斯马原圈套
西藏冈底斯西段松多复式岩体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篮球
鲁尔玛斑岩型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浅析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铍矿化体的发现与意义
套圈就是圈套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