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归沧海碧云深
2017-12-06黄文山
□黄文山
龙归沧海碧云深
□黄文山
上金贝位于闽东宁德市的北郊山上,原是一座寂寂无闻的畲家村寨。当地村民修建登山道时,在宋代古寺金鄁寺左下方的山包上发现了一座奇特的墓葬。
这座掩映在茂密树林间的陵墓形制确实奇特。它不同于寻常的古墓,显示出一种缩小了的明初皇陵的气派。比如,它沿袭了明孝陵的宝山明楼制的特点,只是“宝山”被舍利塔所替代,成了一座“亦僧亦俗”的奇特墓葬。舍利塔背面的20字碑文已被铲去,上面写了什么,又为什么被粗暴地铲去,无人知晓。舍利塔的正面倒是留下令人费解的20字碑铭,上书:“御赐金襕福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果真是一位僧人的墓吗?却为什么要修成明初皇陵的模样?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很快,省市有关专家赶来,一位考古专家审视良久后发出这样的疑问:“上金贝的这座古墓,会不会就是失踪了600多年的明代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陵寝?”
这只是一个假想,但这个大胆的假想,激发起社会各界浓烈的兴趣,吸引了国内200多位专家学者,前来一探究竟;同时,也在当地民众心中点燃了一支火把。毕竟,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曾是大明朝的第一疑案。此前,关于建文帝的行踪,从未与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寨联系在一起。忽然,让史学界苦苦猜测和寻找了600多年的建文帝踪迹就要浮出水面。这可能吗?600年前南京城里发生的惊心动魄而又扑朔迷离的一幕,能因此被彻底揭开吗?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帝一改洪武帝的严刑酷法,诏告天下:“行宽政,赦有罪,蠲田赋。”建文的宽政,一时带来国内安定繁荣,世间鼓乐升平。但同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他听从帝师黄子澄的建言,决心迅速削除愈来愈炽盛的宗藩势力。
朱元璋立国后相继将26个儿子分封各地为王,本意是在国家遭遇外族入侵时,让诸王作为藩篱屏障,拱卫京师。藩王平时没有军权,战时却拥有节制封疆大吏的统帅权。诸王在各自封地建立王府,准许拥有一支数目不等的亲兵。但随着诸王权力越来越大,亲兵的兵力也越来越雄厚,比如宁王所部竟有带甲八万,战车六千。秦王、晋王、燕王因为常常跟随朝廷出征,不仅麾下拥有数万精兵,朱元璋还特许他们掌控边关军务,小事立断,大事才要报告朝廷。而今,朱元璋病逝,诸王以朱允炆的叔父自居,根本就不把这位年轻文弱的皇帝放在眼里。
黄子澄以汉景帝平七国之乱为例,告诫建文帝:“宗藩不除,国无宁日。”朱允炆不由想起祖父朱元璋的一桩往事。一天朱元璋将太子朱标和皇太孙叫到金銮殿上,朱元璋让太子捡起一根长满刺的荆棘。太子不敢。朱元璋伸手捡起,将荆棘上的刺一根根捋掉,说:“你太仁慈了,我只好为你们去刺。”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去世,朱允炆顺位继承,成了储君。为了让这个更加文弱的小儿继位顺畅,朱元璋加大了“去刺”动作,将功高盖主的大将蓝玉以及一大批“蓝党”剿灭。为制约桀骜不驯的四皇子朱棣,朱元璋还下令将朱棣的三个儿子送到南京学习,并由专人看管,实际上,就是做人质。而现在,祖父去世了,该轮到自己来“拔刺”了。年轻皇帝以为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统一王权的好主意,于是头脑发热,轻率地下达了削藩的诏令。由心腹之臣齐泰统率全国军队,展开剪除诸王的行动。不多时,周王肃、湘王柏、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楩等几位飞扬跋扈的王叔相继获罪,被废为庶人。削藩的一时顺利让朱允炆踌躇满志,将目标对准镇抚北平的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可不是寻常人物,他从青年时代起,便跟随其父朱元璋一起进行反元和巩固明王朝统一的斗争,驰骋疆场多年,出生入死,战功累累,不仅深谙军事韬略,而且极富政治手段。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手下的百户长倪谅密告燕王暗造兵器、蓄养壮士,图谋不轨。齐泰、黄子澄急派锦衣卫潜入北平,抓捕燕王帐下大将于谅和周铎,以乱刀砍死。建文帝下诏,严词指责燕王。朱棣十分恐慌,以装疯卖傻躲过一劫。对朱棣的诈术,建文帝居然深信不疑,为了抚慰生病的叔叔,他不顾群臣反对,下旨礼送燕王留在南京做人质的三个儿子回转北平。于是朱棣与高僧道衍、指挥张玉、朱能等人密谋,援引《祖训》,以“清君侧”为由,指斥齐泰、黄子澄等为奸臣,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在燕王府发动了震惊天下的“靖难之役”。朱棣驱使燕赵虎狼之师,剑指南京。南北两军在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历经多番鏖战,最终,北军击溃南军,仅仅三年,剽悍善战的朱棣大军便兵临南京城下。
得知金川门失守后,朱允炆长叹一声,命身边侍臣各自出走。听到皇帝的指令,大臣们好像得到大赦令,立刻四散逃走,此后皇宫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顾不上了。
燕王亲率精锐,团团围住紫禁城。但他并没有下令即刻进攻。他是在等待。等待朱允炆要么自我了断,要么束手就擒。毕竟,朱允炆是自己的亲侄儿。围城的间隙,他甚至还抽身到孝陵祭拜了朱元璋。
第三天,皇宫中忽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烈焰冲天。城楼上也已经不见守卫的士兵。围城的燕军,发一声喊,击破城门,潮水般蜂拥而入。朱棣进入内城,只见昔日繁华的宫苑已烧成一片废墟,只剩下一座残败的奉天殿。士兵们搜捕到躲藏在皇宫各个角落里的几百个太监和宫女,大家异口同声说皇帝皇后已投火自焚。可是在瓦砾中只找到被烧焦的皇后尸体,却怎么也寻不见建文帝的遗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下令严刑拷打,三天中,竟打死了500多名宫女与太监,但依然没有一点线索。
于是朱棣广发布告,宣称朱允炆已经自焚。建文年号废除,仍沿用洪武年号,他顺应天下,继皇帝位。
朱棣虽然顺利登基,也已诏告全国,宣布朱允炆的死讯。但他一直心存疑惑。他怀疑朱允炆已经出逃。至于如何从铁桶般的围城中逃脱,又逃往何方,却没有谁能告诉他明确的答案。建文帝失踪之谜,遂成为明代第一疑案。
但朱棣并没有因此放弃搜索朱允炆。《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蹈海去,欲踪迹之。”于是他派出太监郑和率船队南下,不仅有寻找的任务,还有震慑天下之意。同时又密令户部官员胡濙借访张三丰之名,一路遍寻。这竟成了胡濙毕生的唯一工作:寻找并监视朱允炆。
明代著名学者钱谦益曾这样写道:“明知孺子之不焚也,明知亡人之在外也,明知其朝于黔而夕于楚也。胡之访张邋遢,舍人而求诸仙,迂其辞而宽之也;郑和之下西洋,舍近而求其远,广其途以安之也。”他认为,朱棣最终是知道了朱允炆的行踪,只是因为成为出家人的朱允炆已经不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所以没有痛下杀手。但历史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是是非非,构成了一副万花筒,看得人眼花缭乱。
上金贝的这处古墓葬,同样是一副万花筒。以明皇陵的建造规制,与上金贝的这处古墓做比对,可以发现有许多共同点。比如上金贝古墓沿袭了明孝陵与明东陵的五级墓埕的布局,且陵前有金水河和金水桥,虽被洪水冲毁,仍依稀可见遗迹。陵墓采取了与北京十三陵中明长陵的相同坐向,即坐癸向丁,水出巽口。用于连接墓埕的三级台阶唤作“步步高”,是明初刘基为朱元璋定下的金銮殿前丹墀规制,凡人墓葬应不敢随便用。而且陵寝的构件,部分体现了明帝陵的规格。如舍利塔由五块石头组成,须弥座和莲花座分别由九块石头组成;舍利塔前的平台石墙由五层块石叠成,后面的石墙则由九层块石叠成;台阶也是五级和九级,这些都暗合墓主具有“九五之尊”。部分体现了“王”的规格。如只设拜亭未建享殿,地宫的布局虽有墓道与墓室,但尺寸很小。目前的拜亭遭毁,顶盖的残件散落于地,只留一根石柱和三处孔臼。但拜亭两旁的“龙形护手”仍然完整,且纹饰清晰,左手为波浪状,寓意“潜龙在渊”,或暗示墓主的今生境况;右手为祥云状,隐含“飞龙在天”之意,亦象征墓主来生腾达。舍利塔须弥座棱形图案与莲花座云龙纹图案采用了与明祖陵、明皇陵和明孝陵一样的造型及纹饰。且这种造型和纹饰在南京明故宫中也随处可见。这为古墓的断代提供了依据。拜亭两旁的龙形护手,龙口前有火焰珠,龙嘴微闭,是典型的明初皇朝龙造型,体现了朱元璋“闭嘴做皇帝”的治政理念。这就证明了古墓是明初的建筑物。
从墓主的宗教信仰看,墓顶的火轮珠,是藏传佛教的典型标志,同时也是拜火教——明教的典型标志。明太祖是拜火教徒,崇尚以火立国。而舍利塔下的莲花座也是明教的标志信物,在明朝普通人是不能用的。这些似乎指明,墓主是朱家王朝的子孙。
但遗憾的是,上金贝古墓曾被盗贼光顾多次,墓内随葬物品遭洗劫一空,实证无存。这是不是建文帝墓,首先需要找到朱允炆出亡宁德的依据。这时,金贝山下的郑岐村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在跟随朱允炆逃亡的22位亲信大臣中,有一位翰林待诏名叫郑洽。郑洽出生于浙江浦江郑义门。经过考证,可以确认郑岐就是郑义门八世祖郑洽。而郑洽墓位于宁德蕉城区金涵乡濂坑村,正背靠上金贝古墓,两墓处在同一中轴线上。接着,建文朝的其他几位亲信朝臣在宁德及周边地区的行迹也被逐一发现。朱棣的特使郑和与胡濙当年的寻访路线也进入人们的视野。郑和船队在福州停泊时,他本人先后到过闽侯雪峰寺和宁德支提寺,留下许多史料证据,而胡濙当年入闽,游览武夷山时写有两首诗作,同时在雪峰寺留下碑文。显然,福建尤其是福州市和宁德市曾是永乐朝廷重点访查的地区。
深藏于大山中的支提寺,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支提山曾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佛教名山,这里是天冠菩萨的道场,历代为朝廷所重视,《华严经》里且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语。寺庙里不仅发现了记载着郑和名字的木刻板,还有一件五爪金龙紫衣袈裟。在查阅的大量明代史料中,都提到建文帝出亡时,曾从宫中携出一件明太祖所赐的御用袈裟。是不是这一件呢?因为这件袈裟上大量用金,并用了缂丝技术,加之本色暗花的色彩,都符合明初皇家云锦织造物的特征。如果推断成立,这件袈裟的主人,当有皇室成员和出家僧人双重身份。
那么,建文帝真的长眠于宁德的金贝山谷吗?现在就下结论当然为时尚早。但因了这座奇特的古墓,上金贝已经闻名遐迩。毕竟,那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演绎了封建王朝的残忍和权谋,也留给后人一个无尽想象的空间。“龙归沧海碧云深”,据传是朱允炆流亡贵州道上所作的诗句。而疑似建文帝墓的沧海禅师之塔正位于上金贝的碧云崖下,难道只是巧合?
责任编辑 董晓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