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7-12-05桑玉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0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情绪

桑玉华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学更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该文从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疲劳、消除心理疾患4个方面分析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几点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 情绪 人际关系 疲劳 心理疾患 环境 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7(b)-0139-02

体育教学是一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课程,由于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所以体育教学的开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体育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更应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但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培养,也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1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1 体育教学可调节情绪

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学生心理发生异常,乃至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学习可以调控学生的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如同愤怒时摔东西一样,要给不良情绪找到宣泄口,运动正好可以替代,用运动的方式来减压,减轻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在当前学生学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就需要学生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来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改善,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1.2 体育教学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学内容和形式都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完成,同时教师教学创设的小组、团队都可以让学生体会个体、小组、团队,以及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带来的情绪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和活泼向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1.3 体育教学有助于消除疲劳

另外,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学生需要付出身心的努力,可以宣泄学生心中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抑,从而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的疲劳和抑郁,如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挫折引起的焦虑,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良好宣泄,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学生心理的障碍,保持学生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同时体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信。

1.4 体育教学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不同程度的学生会产生一些悲观、失望的情绪,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会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生理指标得到改善,就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继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就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达到增强自信、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预防并消除心理障碍。

2 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2.1 优化课堂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的心理要健康、情绪要稳定,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用自己健康的心理为学生树立榜样。相反,如果教师自己的教学情绪失控师生关系就会紧张。同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又与生理健康的发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在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尝试一些体育教学内容和锻炼时,能够正确地分析失败的原因,能从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优势,创设成功体验,使学生树立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健康的心理,什么是不健康的心理,以便自我评估,客观地评价自己。

2.2 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要精选一些体育教学内容,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开发,以期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让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耐力跑的呼吸方法及跑的节奏,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时进行,要求跑速一致,有节奏地跑动,进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在跑的过程中相互关心、相互鼓励,能与同伴团结协作完成练习,跑完之后针对不能跟上全班节奏学生的自我心理感受、落后的原因、在困难中坚持的心理状态,从体能因素、信心不足、缺乏兴趣、有畏惧感等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挑战、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从而增强学生勇敢、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素质,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2.3 创设成功体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自信心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应以激励表扬为主,经常用“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我能行”等来激励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获得成功、进步与发展。如在对病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除采取合理的练習手段和方法外,必须对其自信心进行培养,激励他们向自身挑战,向疾病挑战,勇敢地面对一切,取得最大的勝利。再如对一些动作不协调、技能较差的学生,就要激励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用“人人都能成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语言来激励学生,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勇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一旦发现学生有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不失时机地加以激励和引导,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曾经有一位在一次车祸中右臂骨折的学生,在第一次上体育课时胆怯、自卑,对自己上体育课没信心,笔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不断激励和关心爱护,让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立定跳远等,通过3年的学习,这位同学在足球技术方面超过了大多数正常同学,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自卑心理,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了坚定的信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时时注意的问题,一味挖苦、讽刺和蛮骂,只能使希望的羽翼夭折,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2.4 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顽强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中不但要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加强体育道德修养,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体育的灵魂,是体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训练比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如帮助学生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等都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充分利用比赛的教育功能,要求学生全力以赴地参加每一个比赛,珍惜每一次训练机会,认真分析成败的原因,重新完成。引导学生在竞赛活动中突破难点,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困难、怕失败、怕与人交往等不良现象,针对此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得到磨练,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使他们具有乐观、积极进取,敢于面对失败,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风貌,培养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3 结语

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鉴于体育教学存在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让学生在意志品质、情绪、自我概念、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等不同的心理健康层面都有一定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 陈玉霞.体育心理学新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3] 杨迎天.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1(4).

[4] 秦万俊.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1):105-109.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情绪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情绪认同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