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职学校特点探究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7-12-05彭伟球
彭伟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在我國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希望对提升中职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特点 体育教学 改革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每个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之一,中职院校同样也不例外。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为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同样是必修课程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的中职体育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成长特点
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年龄一般都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1]。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各方面的能力还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心理和生理都处于较为关键的成长发育阶段,所以体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精神和毅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心理特点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以后就走进中等职业院校,刚刚从管理严格的初中阶段解放出来,没有了之前学校和老师的约束,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校再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很容易使中职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影响学生的发育和成长。
(三)文化基础水平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后都可以顺利进入高中就读,而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中职院校[2]。因此,绝大多数的中职院校学生成绩都不理想,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并且这些学生一般也都不喜欢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中职院校的教学带来较大的难题。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设施落后,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往往比较重视,并且把职业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也一直是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重心。但是,由于体育课程不是教学的重点,上到教育管理部门,下到学校和老师,对于体育教学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所以导致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和投入明显不足,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没有完善的体育硬件配套设备。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单调,甚至其中部分中等职业院校都没有一定面积的操场供学生活动,从而导致中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明显偏低。
(二)教育观念落后
在传统的中职院校教育活动中,职业教育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所有中职院校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展开,对于体育教学完全忽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并且不断强调,在每个教育阶段都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和培养[3]。但是,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似乎并未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产生多大的影响,绝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依然按照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仍然未对体育学科引起足够重视,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本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体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并没有引起学校以及老师的重视,多数学校甚至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程,即使开设,绝大多数也都是应付了事,学生一般在体育课上都是自由活动,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极其不完善,也很少有老师愿意在体育课程的设计方面下功夫,从而导致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十分滞后。学生没有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老师也没有相应的体育教学意识,所以导致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中职院校体育设施投入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拨的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引起足够重视[4]。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要想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首先应该转变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具体来说,中职院校的领导和老师应该对体育教学进行重新认识,明确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另外,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首先,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给学生提供一个宽阔舒适的体育活动场所,其次,完善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购置先进的体育设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后期要注重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从而使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素质,完善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由于中职院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学校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而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对于教学质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对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时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培训,从而使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5]。另外,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引进专业的体育教师,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也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应该积极的引进体育教师,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注重完善体育学科的教学体系。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一般都停留在表面,没有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和科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强化师资力量的同时,应该完善体育教学体系,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将体育教学提到中职院校的教学日程之中。
(三)丰富体育教学方式,加强体育实践
在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由于学校相应的体育活动设施不够完善,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还有现阶段手机的广泛使用,所以多数学生都选择留在教室,体育教学也没有起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作用[6]。针对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丰富体育教学的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老师应该在体育课之前,对课堂形式进行事先设计,比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大规模的运动会,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下,强化中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及其体育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引起足够重视,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完善体育教学设施,利用丰富的体育教育形式,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明.活用项目驱动,创新体育教学——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5(7):268.
[2] 王菊喜.当前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优化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4(10):67-67.
[3] 杨利军.浅谈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及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80-81.
[4] 王正奎.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趋势[J].科教导刊.2014(13):131,210.
[5] 杨波.从中职学校特点谈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J].才智.2015(13):20-20.
[6] 王力军.关于中职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分析[J].速读(中旬).2016(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