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为何一见奥数题就呕吐?
2017-12-05刘律廷
刘律廷
12岁女孩春柳(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上初中以前一直生活在小县城。在当数学老师的父亲指导下,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加课外奥数辅导,曾获得市级数学奥赛亚军。整个小学阶段,春柳是数学尖子生,因为奥赛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被市里一所私立初中录取。母亲为了她求学方便,到市里租房陪读,父亲则继续在县城工作,一家人周末才能团聚。
春柳上初中后,总体成绩在班上并不拔尖,英语发音还时常遭同学嘲笑,平时的数学考试题与她擅长的奥数大相径庭,她甚至怀疑起自己的数学到底学得好不好。
市里的同学与县城的同学观念迥异。春柳发现,在县城的学校,优等生都是没日没夜地苦学;而现在,尖子生都是一副“边玩边学”的姿态,像她一样争分夺秒学习的人反而被怀疑智商不行。同学中间还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女生数学成绩特别好,说明她缺乏魅力,是个乏味、无聊、只会死读书的“理工女”。男生们喜欢的女生应该参加文学社、有丁香般淡淡的哀愁、会一两种乐器……春柳悲哀地发现,自己原来的优势都成了劣势,曾引以为荣的理科成绩反而给她带来了“性别歧视”!
同学们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也深刻影响着她。进入青春期后,她悄悄减肥,开始厌食,经常呕吐。父母一开始以为她不适应新环境,在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一切正常后,父母开始焦虑。而随着厌食症状加剧,春柳出现了失眠问题,数学、物理成绩直线下滑,上奥数训练课时总是头晕。在最近一次参加奥数比赛时,试卷发到手里,她一看到试题就呕吐不止,监考老师不得不将她送出考场……
应对策略——叛逆期孩子反感“一本正经”
春柳是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来到心理诊所的。她的衣着灰不溜秋,短发,乍一看像个男孩。父母一离开,她就说:“我讨厌医生,讨厌你们讲大道理。我爸什么道理都跟我讲过了,没用!”
看她明显有抵触情绪,我立即想到了一本名为《儿童叙事治疗——严重问题的游戏取向》的书。该书作者是三位西方儿童心理临床治疗师,他们向广大家长提出一个挑战:大人如果总以“严肃的方式”处理问题,付出的代价就是限制自身的资源——包括横向思考、保持好奇心、愉悦的心情、投入儿童世界的能力、相信问题能够解决的信念等。缺少了这些,我们的头脑会变得迟钝,对儿童失去吸引力,甚至被问题打败。
春柳是一个非常理性、聪明、高智商、乐意分享却有点叛逆的孩子。这类青春期学霸,最烦被“一本正经”地教训。我决定采取一种游戏的方式与她交流。因为游戏能提供一种“通用的语言”,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
我以“叙事游戏”的方式与她聊起了小狗,因为事先我知道她家养了一只小狗。我问她:“你很喜欢你家的小狗吧?以前可以每天看到它,现在一周只能见一次,会不会不适应?”她点头承认,并告诉我她的狗名叫“大地”。
于是我问她:“你觉得大地什么时候最棒?”她说:“它站起来作揖的时候。”
我说:“它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当你回到家,它摇着尾巴扑上来跟你玩的时候,你是不是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她有了笑容:“是啊,它挺逗的……”
隨后我与她分享了自己养狗的经历,她似乎找到了知音,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一番铺垫之后,我很自然地转入了正题,问她:“你觉不觉得是呕吐夺走了你的快乐?”她脱口而出:“还有到市里来上学,我不喜欢这儿……还有奥数,我讨厌比赛……”
她的回答已经表明了她厌食、呕吐的根本原因,但我希望引导她乐观起来,便说:“春柳啊,我不认识以前的你,以前你在县城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她说:“很快乐,也很阳光,虽然有点胖,但每天精神抖擞!我不计较别人怎么看我!我那时候真的很快乐!”我追问:“那时候你最好的朋友怎么看你呢?”她一脸笑容,快乐地说:“她说我是个开心果。”我再问:“那老师怎么看你呢?”她答:“老师说我非常会搞笑,不像个女孩子!”
与她进行这番对话的目的,是要她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自己,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对照,让她以自己的描述(说出来)加以强化,尤其是正面评价,在经过强化以后帮她提升自我评价并增强自信。
叙事游戏——像在谈别人的事情一样
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有意回避呕吐、厌学等词汇,以旁观者的身份与她探讨问题。我说:“我认识一个正减肥的女孩,已经很瘦了,可还是强迫自己不吃饭,弄得一看到食物就不由自主地反胃。你想不想给她一些建议?”她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说:“我会告诉她,这是一场战争,要勇敢,别退缩!我觉得‘厌食症就像一个怪兽,我就一直在跟怪兽较量,有时候会被打败,有时候会打败它。”我借机重复她的话,引导她明白,即使被厌食症打败了,她仍然具有打败厌食症的坚强意志。我又问她:“假如那个女孩退缩了,觉得自己没希望了,战胜不了厌食症,你会如何鼓励她呢?”
春柳说:“我要告诉她,虽然很艰难,但是你要为生命战斗,否则你会饿死!你可以养一只小狗,狗狗永远不会抛弃主人,会是主人永远的同盟。每次我不想吃饭的时候,就会想到我的狗正期待着我回家……”
我俩的这番沟通,其实是一种外化的语言实践——将她与她身上的问题分开,而不是把问题当成她的一部分,我们似乎是在谈论“别人”——从而减轻她的压力。
在谈论“数学问题”时,我使用了同样的方法。看得出春柳的父母都被她数学成绩下滑的“乌云”笼罩着,以至于不断对她表达负面情绪。当春柳妈妈不断重申她为了女儿付出了事业、精力、金钱,而女儿成绩退步让她很没面子、很没自信,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做个好母亲时,我提醒并建议她:“你所有的注意力是不是都在女儿的学习成绩上,忘记了孩子其他美好的地方?能不能想一想以前那个成绩优异、自信、快乐的春柳,先把她这个人和她现在的学习成绩分开,让她感觉不到压力和羞耻?”
我告诉春柳妈妈:“您的女儿其实一直在对抗厌食、厌学,她像在打仗一样与呕吐感做斗争,只是经常力不从心,原因是每次她快要胜利的时候,您就会泼冷水,说:‘我辛辛苦苦为你做饭、洗衣、陪读,放弃了一切,你却如何如何。这种话你觉得是在帮她还是在帮她的敌人?”春柳妈妈明显有些吃惊。因为她始终认为女儿和女儿的问题是一体的,女儿看到奥数题就呕吐,是因为懒惰、想逃避。她从来没有看到女儿的努力,与女儿的沟通总是给女儿带来压力,以至于母女关系剑拔弩张。
我指导春柳妈妈学习“叙事游戏法”——将女儿的厌学、厌食等问题想象为一只看不见的、乖戾又狡猾的“怪兽”。“怪兽”总是将父母囚禁在视野狭窄的黑暗洞穴中,让父母只看见问题,忘记孩子本身的可爱。“怪兽”让父母歇斯底里、口不择言,压制孩子的潜能。
春柳妈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我的指导下试着客观地看待女儿的努力。果然,她的改变很快化解了母女之间的坚冰。尽管她偶尔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当她努力把与女儿的交流从“家长教训孩子”的模式转变为“平等有趣”的朋友式的交流以后,春柳曾经有过的负罪感、羞耻感渐渐消除,与她的关系大为改善。
重燃激情——加入“拥护数学俱乐部”
随着亲子关系的改善,更关键的是父母新的教育理念让春柳放松了不少,她的厌食状况也渐渐有所好转,不再那么挑食,体重有所回升。在随后的近半年里,她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提升,但停止了下滑,这让她觉得“父母没那么讨厌了,日子好过多了”。
春柳的任课老师无不認为,无论智商还是学习基础,春柳都具备成为学霸的条件,只要她重燃对理科学习的热情,摆脱莫名其妙的呕吐感,她就能继续在奥数领域驰骋。所以,后期我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这两个方面。
我经常询问春柳的梦想——尽管青春期女孩的梦想会变来变去,但春柳对未来的憧憬仍是做律师、大学教授、牙科医生等高大上的职业。
我借用了美国小学教育中的一个案例——美国的一些学校,一些学生特别是男生,会怀疑女生的数学能力。心理老师就组织了一个“拥护数学(ANTI-ANTI-MATH)俱乐部”,让女生明白:很多人认为女生学不好数学,这是个大谎言。很多加入俱乐部的女生渐渐发现,很多男生之所以怀疑女生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只是因为他们希望女生很笨,永远崇拜他们。
给春柳讲完这个案例我问她:“你一看到奥数题就想吐,是不是因为一种心理暗示——我数学不好,我是个可爱的有女人味的女孩——可是这种暗示绝对不会让你变得更可爱或更有女人味,而是会扼杀你的天赋,让你变得自卑。”春柳想了想,没有否认。
我鼓励她也写一份申请书,加入“拥护数学俱乐部”。等她写好申请书,我带她诵读了俱乐部宣言,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是俱乐部的一员。这就意味着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提高数学成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那些总以为女生笨的男生们:“我是女生,但可以做得比你们更棒!”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尽管面对奥数试题还会有呕吐感,但春柳已经能够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忽视那种感觉,并将注意力转移,有了能够战胜呕吐的自信。
我又给她打了一个“警报器”的比喻,告诉她:“感到恶心想吐时,你可以放慢呼吸,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错误警报,是你的想象力在吓唬你。”她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放慢呼吸”的放松法,采用这种方法,她能够让自己在奥数比赛中放松身心。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战胜了呕吐感。
我最近一次见到春柳,是她初二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她蓄起了长发,穿得很漂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在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成绩全年级第一。她自豪地对我说:“学数学,女生当然不输给男生,我就是证明!”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