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乒乓球运动员丁宁在第53届苏州世乒赛中的技术分析

2017-12-05潘越

东方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丁宁乒赛使用率

潘越

摘要:在运动器材不断变化和运动员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乒乓球运动员的打法类型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越来愈多采用男性化的打法。通过对各种打法的特点, 归纳分析战术运用特点,可以起到相同打法之间战术训练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作用。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参加第53届苏州世乒赛女子单打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丁宁的比赛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了她在此次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发现丁宁在发球方面和相持阶段技术有明显优势,但丁宁在相持中力量稍有欠缺,且正反手杀伤力小,应加强相持中的变化以及正反手力量和爆发力的练习。

关键词:53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指标评估法等方法,对第53届苏州世乒赛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中丁宁分别对阵伊万灿、木子和刘诗雯三个人的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以及相持阶段的技战术使用特征进行剖析,并总结出丁宁在技战术特征的运用上的优缺点,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以及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凭证。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丁宁的技战术分析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阅读了大量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和技术资料,并对所查阅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归纳综合分析。

2.录像观察统计法

通过第53届苏州世乒赛丁宁对伊万灿、木子和刘诗雯的三场比赛的实战录相观测,对其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

3.三段统计法

三段评估指标法,即发抢段(第一和第三板),接抢段(第二和第四板),相持段(第四板以后);对三场比赛中运动员的利用率和得分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了解苏州第五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丁宁單项战术的利弊。

二、结果与分析

丁宁对阵刘诗雯、伊万灿、木子三场比赛得分率和使用率的对比分析如表

(一)丁宁对阵刘诗雯、伊万灿、木子三场比赛得分率和使用率总体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丁宁在三场比赛中相持段的得分率都是最高,除与伊万灿的比赛外,其余两场比赛相持段的使用率也较高,说明丁宁在相持段的技术熟练且占据一定的优势。在处理与伊万灿的比赛时,丁宁多采用先发制人的战术,在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都较高。但在与两名中国选手比赛时,丁宁大多采用相持的打法进行比赛,这可能与平时训练早已熟悉对方的战术风格和个人球路特点有关。

(二)丁宁对阵刘诗雯、伊万灿、木子三场比赛三段得分率的比较

从表看出,丁宁在于伊万灿进行比赛时,其中接抢段和相持段都达到良好,发抢段也达到及格程度,说明丁宁在于削球打法的选手进行比赛时多以相持连接反攻为主。丁宁在于两名中国选手进行比赛时三段统计结果相近,发抢段和相持段能够达到良好,接抢段能达到及格,说明丁宁得分主要是靠前三板的抢攻和相持这两项技术,但丁宁在接抢段处于被动,好在丁宁移动积极,护台面积大,对球的摩擦充分,回球准确性高,中远台和中近台的衔接比较全面,才使她从整体水平上占据主动。

(三)丁宁对阵刘诗雯、伊万灿、木子三场比赛三段使用率的比较

从表来看,丁宁与伊万灿的比赛中发抢段使用率最高,说明在于削球选手比赛时丁宁有较强的抢攻意识,并且能够发挥自身前三板的优势。与刘诗雯和木子的比赛中相持段使用率最高,说明比赛中回合较多、比赛激烈。但在与刘诗雯的比赛中接抢段的使用率明显低于与木子比赛时接抢段的使用率,这是因为刘诗雯在发球抢攻方面的技术要强于丁宁,丁宁在接发球时多采用搓球,经常为刘诗雯创造上手抢攻的机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丁宁应提高在与对手相持过程中的能力,特别是在相持过程中要加强改变线路的能力,在反手撕斜线后加强对正手的保护,增加使用直线的比例。

2.相持段技术突出,得分率和使用率都较高,但在相持阶段的力量稍有欠缺。在相持阶段中有些球落点不注意,没有发挥自身左手的优势。

3.由于三场比赛中有两场都是与中国选手比赛,比赛双方都熟悉各自的战术风格,所以无法在一板球中分出胜负,所以与两名中国选手比赛时相持球较多。

4.丁宁正反手杀伤力不大,在与快攻打法的刘诗雯比赛时无明显的优势,而丁宁在相持技术上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在相持段使用率较高。

(二)建议

1.丁宁应提高在与对手相持过程中的中的变化能力,特别是加强相持过程中主动变线的能力,提高反手撕斜线后对正手的保护,增加对直线的运用比例,加快反手衔接正手的速度,力争把被动相持转变为主动相持。

2.丁宁应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增强主动上手抢攻的意识,特别是面对发球变化多的对手时应加强正手拉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提高技术运用合理性。

3.丁宁应加强正手爆发力的练习和四肢力量的练习。

参考文献:

[1]张红玲.当今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2]郑海波,杨忠华,郭琴.第51 届世乒赛丁宁技战术特点分析与研究[J].体育世界,2011,8:79-81.

[3]陈春雨.现代乒坛女子技术男性化发展趋势分析——对女子技术男性化选手丁宁的技战术分析与研究[J].剑南文学,2012,11:266-267.

[4]张文静.世界优秀兵兵球女子横拍运动员反手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丁宁乒赛使用率
今年世乒赛取消,二战后首次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丁宁你凭什么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