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模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2017-12-05李海红
李海红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构能力是指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建构合适的模型,并将结果带到原题中进行检验,最后得出问题答案的能力。小学生的数学建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小学生数学建构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能力薄弱。小学生没有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觉得应付考试只要懂得基本的数学计算即可,绝大部分学生很少阅读或从不阅读课外书籍。学生遇到文字较多的题目感到苦恼,读不懂也易出错。
2.逻辑推理不灵活。学生以做题为目标,忽视了做后的分析。部分学生思维局限于某一方面,忽视了前后的联系,不会从其他方面进行思考,思路较为狭窄,解决问题的过程千篇一律。
3.抽象概括能力缺乏。部分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无法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学生的概括能力不足,不会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就比较吃力。
4.计算能力不强。学生在计算时读题不仔细,粗心大意,导致计算出错。部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很少去探究道理何在,只是一味追求算法,只顾及结果是否正确。他们觉得计算是枯燥乏味的,在计算时没有兴趣,只是应付了事。
5.自主解决能力不足。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多采用问同学、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求帮助,而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自己去解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学生的思维定式严重,思维局限于教材上,没有把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做题,没有形成建模的过程。
二、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1.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建模能力。(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动用模型的思想审视教材、指导教学,要对关键字词进行挖掘,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关键字词,并在分析、指正、梳理的基础上对数学概念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的隐晦词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词汇理解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2)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如在《倍数和因数》教学中,教者出示3、5、12、25、36,提出问题:“你能从中选出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有好几个数是36的因数,教者适时指出:“谁说说在这五个数中有哪些数是36的因数呢?”学生1指出,3和12,这时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补充道,还有36。教者追问道:“只有这3个数是36的因数吗?”……(3)创设课堂情境。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者创设情境:“小明参加了一个寻宝活动,宝物距小明右脚2米处,每个同学手中拿着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一个点,这个点代表小明右脚,想一想,此时宝物在哪儿?请在纸上标出来。”大家在标出的过程中,逐渐画出了一个点子图,就是圆。教者创设的寻宝情境,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一个点表示小明右脚的位置,就确定了圆心,宝物的大概范围就确定了。这一系列过程就是将生活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学生融入自己的经验,经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建立了圆的表象。(4)引导学生领悟算理。精准的计算须建立在透彻的理解上,学生只有明白算理,记住法则,才能在计算中应付自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谈论合作,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如教者提出问题:“乒乓球每只0.8元,铅笔每支0.4元,橡皮筋每根0.6元,买4只乒乓球需多少钱?买6支铅笔需多少钱?买8根橡皮筋需多少钱?”学生算完后,教者追问,“请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乘法算式。”从而引出小数乘整数的课题。“为什么这三道题都用乘法算?”教者用正方形涂色演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白这样算的算理。(5)提升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去分析。学生要经历体验、观察、分析、操作的过程,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能从问题中建构模型,并用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成良好习惯,打好建模基础。(1)拓展课外知识。教师要加强数学课外阅读,拓展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加强对题意的理解,提高其综合分析的能力。(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感受其蕴含的数学原理,将数学知识運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数学建构变得更有意义。
总之,数学建构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