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2017-12-05陈星池
陈星池
[摘要] 糖尿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终身性疾病,不仅需要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也需要通过健康管理引导患者长期坚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该文主要从糖尿病健康管理内容及模式两方面进行综述,指出饮食与运动的个体化定制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重点,并应进一步加强医院与社区的一体化合作,以提高管理质量,强化管理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b)-0195-02
糖尿病是机体胰岛素分泌或(和)生物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表现的代谢紊乱综合症,数据统计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多达100余种,累及心、脑、肾、等多个重要器官及部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病因[1]。因此,预防并发症称为糖尿病临床治疗及干预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同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稳定控制血糖水平对延缓糖尿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既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也需要患者加强自身行为的约束与管理。目前,通过系统的健康管理持续予以糖尿病患者相关教育和支持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防控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语文现对此进行综述。
1 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法
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主要有以医院为中心和以社区為中心2种模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管理的优化,逐渐出现了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健康管理质量方面体现出优越性。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指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协同合作予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该模式下,综合医院负责糖尿病诊断、治疗及综合指导,同时予以社区卫生机构专业培训,而社区卫生机构则负责糖尿病患者的建档、随访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其应用不仅具备高专业性和针对性,也能回归家庭,实现糖尿病的长期教育管理[2]。
目前,医院及社区卫生机构可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方法有多种,包括组织专题知识讲座、播放专题录像、发放宣教材料、开展示范教育等。其中,以社区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方法更为灵活多变,必要者可上门随访或一对一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实现科学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对此,实际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考虑患者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尽量采用患者理解和接受的方法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手机应用软件发展迅速,为糖尿病健康管理推广新模式提供了契机。梁赤波[3]等人利用手机软件予以糖尿病社区饮食干预,在提高患者饮食规范性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有效减轻了社区卫生工作压力,值得推广使用。
2 糖尿病健康管理内容
目前,临床尚无糖尿病根治办法,治疗以综合方法为主,其健康管理内容也涉及多学科,具体如下。
2.1 糖尿病基础教育
黄薇[4]通过调研发现,超过80%的患者对糖尿病了解不足或存在常识性错误,约有45%~60%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约束能力差,是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的教育十分必要,是保证健康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基础教育内容的学习对象不仅应包括患者本人及家属,也应该包括相关医护人员及糖尿病高危人群,以提高糖尿病诊治规范性,降低发病率。教育内容需做到详尽具体,应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表现、治疗现状、方法、疗效、并发症及危害等,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性认识,纠正患者错误观点及不良行为,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
2.2 饮食管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重要干预措施,也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关键和重点。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5版)建议,糖尿病患者脂肪摄入量占膳食构成比在25%~30%,其中碳水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建议摄入量占脂肪构成比应低于60%和7%,,同时患者应坚持低蛋白、低盐、高膳食纤维饮食,以减轻胰岛素负担、降低餐后血糖、控制体重。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干预应始终贯穿科学的饮食治疗,而所谓饮食管理并不是不能吃、不能喝,而应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理想的控制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需坚持适度及营养均衡原则,注重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同时坚持少吃勤吃,避免暴饮暴食。曾庆奇等人[5]在报道中指出,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可以使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无需服药即可控制病情,而药物治疗者联合科学饮食可进一步提高血糖、血脂及血压的控制效果,有助于延缓和减少并发症。另有研究证实,中医食疗也是控制血糖的理想方法, 蔡华娟等人[6]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中医食疗,对患者血糖控制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2.3 运动管理
运动能够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有助于改善糖尿病异常糖代谢状态及胰岛素低糖,是降低血糖水平的健康方法之一。另外,运动也能加速脂肪分解,改善脂代谢,帮助体重控制,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减少胰岛素依赖及相关不良反应。研究指出[7],运动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但应坚持适度原则,过量的运动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健康甚至适得其反,故糖尿病患者具体运动的量及强度应根据患者年龄、耐受等因素综合而定,即坚持个性化运动管理,同时要求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包括快走、慢跑、跳舞、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其中以步行最为适用,中老年患者均可参与,强度以周身发热出汗、运动中可自然交谈为宜。注意运动前热身,防止损伤,同时餐后1 h内和胰岛素作用高峰期应避免运动,防止低血糖。
2.4 血糖监测
动态监测血糖是患者评估病情的主要方式,能够为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的完善与优化提供指导,对此,指导患者在家正确进行血糖监测成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医院也应准确掌握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并以此作为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的依据。此外,有研究指出,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受外在因素影响大,敏感性欠佳,建议患者每8~12周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较好的反应患者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endprint
2.5 用药管理
多数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提高患者用药规范性既能有效保证血糖控制效果,又能降低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问题。有研究指出[8],约60%~80%的糖尿病低血糖与患者不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有关,而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人群,也常存在不遵医嘱或不按照说明书用药的现象,如频繁更换药物、随意联合用药、增减药量等,因此,为保证糖尿病用药安全,加强用药管理势在必行,其基本原则为依据血糖监测结果,个性化选择用药方案。
2.6 心理指导
有研究指出,几乎所有患者在糖尿病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少数患者会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或抗拒治疗,故予以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指导。有研究指出,家庭化予以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生活尽量于社会和家庭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精神状态[9],对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管理是包括基础教育、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用药管理、心理指导等多项内容的综合管理工作,实际应用需保证管理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同时,积极构建并完善医院-社区一体化模式,以优化糖尿病健康管理,进一步提高糖尿病管理治疗及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雪,穆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模式及优化方法[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9):855-858.
[2] 李红梅.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317-2318,2535.
[3] 梁赤波,郑坚荣,黄得胜,等.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干预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 31(10):6-10.
[4] 黄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7(3):198-199.
[5] 曾庆奇,蒋莹,袁雁飞,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健康管理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8):715-719.
[6] 蔡华娟,邵华,沈翠珍,等.中医食疗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6,15(1):65-67.
[7] 宋建红,尹悦,张莉,等.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健康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6):451-453.
[8] 王丽芹,徐乃伟,郭闯,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策略架构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3):17-21.
[9] 吕明月,刘玉红.知己健康管理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63-764
(收稿日期:2017-0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