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观察
2017-12-05何艳华
何艳华
[摘要] 目的 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择该医疗机构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130例进行该次研究,均等的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该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81.54%,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总有效率为95.38%。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方式有利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良好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肠道;糖尿病;肿瘤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b)-0143-02
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有60%以上的患者为恶性肿瘤,且胃癌以及大肠癌的患者明显较多[1]。胃肠道是人们生命延续的重要内脏器官,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情的复杂性以及并发症的多样性使得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被降低很多,其治疗难度也很大,因此给临床的化疗与护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基于此,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30例患者,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医疗机构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 42~78岁,平均(56.2±3.7)岁。通过相关的检查诊断,确认为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其中胃癌患者54 例,直肠癌44例,结肠癌32例。且所有患者均符合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护理方法。患病的人心理是比较脆弱的,更何况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将受到更大的打击,使得患者在面对治疗时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护士人员帮助患者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让患者了解化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影响,指导患者了解和学习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包括如何自行测量血糖、血压,低血糖与高血糖的不良反应等[2]。提高患者对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对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的了解,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恐惧情绪。此外,疏导患者家人的顾虑,使其能够进一步开导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上的控制十分必要和重要,是治疗的一个基础,这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也一样。在实施饮食护理时,护士人員从介绍饮食控制与营养饮食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帮助患者及其家人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均衡的饮食方法,帮助患者制定正确的饮食时间以及食用量,使得患者的营养得到及时控制的同时,不会给治疗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胃肠道肿瘤患者常常表现出吸收少、消耗多的情况,从而常常表现出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的情况,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3]。护理的实施中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营养食物的供应,增强患者的耐受力,选用高纤维、高蛋白食材作为饮食材料,同时配以适当的碳水化合物与低脂食物。③血糖监测和控制。化疗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症状,使得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加重。此外,化疗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得患者的糖代谢失调,血糖明显升高,这便需要护理上及时进行血糖的控制和调整,使得患者的血糖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部分患者出现的轻度血糖升高,可通过饮食上的调整和控制,或者口服降糖药的方式进行控制血糖,尽量选用黄脲类、格列奈类药物,减轻对胃肠道的影响[4]。提高患者与其家属对血糖监测的认识,对化疗前、中后以及三餐的前中后、睡前末梢的血糖进行检测,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用量,使得血糖能够被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状态。当患者有饥饿感增强、多汗、烦躁、心悸、虚脱等情况时需要对血糖进行及时监测,当被确认为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及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高渗糖或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④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现感染的情况加重。而化疗时所使用的一些药物会使得白细胞的生存受到影响,加重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所以,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呼吸道与泌尿道的感染。那么,在护理中,护士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对患者的保暖,增加饮水量,保持病房的通风,并及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复查患者的血与尿常规值。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治疗的方法。化疗期间应注意:首先,需要预防化疗药物渗出。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十分脆弱,如果化疗药物外渗会导致患者皮肤溃疡,且很难治愈[5]。护理中,应选择血管弹性较好、管径较粗的血管进行化疗药物的注射,先将生理盐水注入,在确定没有发生输注外渗时再注入化疗药物。其次,对深静脉置管加以护理,对其进行消毒穿刺处理,2~3次/周,当渗出过多时需要及时更换敷料,保证穿刺点的干燥性[6]。另外,每天均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并培养导管内潴留液细菌。导管的留置时间不宜太久,应在化疗结束后及时拔管。⑤运动指导。运动有利于患者的末梢组织,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得肌肉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葡萄糖,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显得十分重要,护理上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与体质等差异进行运动指导,由于化疗带来的体质与骨质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患者运动过程出现微量的汗水为佳,并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回汗后出现感冒情况。运动的全程必须有人员陪伴,并配带一些药物和食物,当患者出现紧急的不良反应时可及时用药或食用食物。endprint
1.3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用[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观察
该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65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81.54%,观察组65例患者中,经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措施进行干预之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总有效率为95.38%,总体控制效果较好。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
2.2 护理满意度评价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6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我国医疗上也逐渐增强了对于该类疾病的患者的治疗。当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式之一,且在临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较大,使得患者出现急性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从而对患者造成死亡影响[7]。另外,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也会造成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加深。那么,加强对患者的化疗护理变得十分重要,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时的生存质量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患者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处于高血糖的情况,其对于身体各组织的营养供给、修复能力以及免疫能力均被降低,使得相关的并发症更加容易发生[8]。在该研究中,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护理方式,使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控制有效率为95.38%,整体效果良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2%,整体评价较高。所以,全面细致的护理方式有利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良好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容,王卫理,胡雯晴,等.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胃肠肿瘤围手术期感染率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8):84-85.
[2] 梁德尾,吴荔,李雷雪.胃肠道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7(4):159-160.
[3] 常青.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7):880-881,887.
[4] 李道芳,江沂,江玉山.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35):6829-6830.
[5] 陈彩霞.心理与饮食护理干预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营养状况的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1):66-68.
[6] 林萍.胃肠道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6(3):182-184.
[7] 王戰立,李永茂,王成虎,等.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2551-2553.
[8] 李薇.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化疗期间的护理[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4):273-275.
(收稿日期:2017-06-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