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安全VS幸福感
2017-12-05张倍利
张倍利
每逢长假,人们期待着来一次身心的放飞。其中必定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坐飞机出行,因为飞机不仅能带人们走得更远,也更为便捷。虽然已有充足的数据支持飞机是迄今为止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仍有不少人害怕坐飞机,理由之一便是飞机绝非百分百安全,而一旦失事则生还的可能性非常低。
那么,又如何来打消人们的顾虑?答案就是极尽苛刻地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飞行安全。其中与乘客相关的,就是安全检查和各种“严禁”。笔者最近一次坐飞机的经历,就颇让人感慨。出于安全考虑,各大机场的安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程度。而在飞行中,要求显然更高。排除地面上被认为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样的行为发生在飞行中处罚会更严厉),许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比如使用手机,也被列入“禁止”范围。
手机被禁的原因,据资料记载,是在1991年,美国无线电监管机构联邦通讯委员会认为飞机上使用手机的影响范围比地面手机的影响范围大,机上使用手机的信号会被地面基站接收,进而对地面网络造成干扰,因此明确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1993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出台了飞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附和”了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定及理由,原因是认为这样做能预防手机信号对飞机潜在的干扰。
既然禁止使用手机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那么乘客们是否就会“噤若寒蝉”地遵守相关规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总是有人会提出质疑并敢于挑战法律的底线。有据可查的针对违规使用手机最严厉的处罚,发生在一架从马德里飞往曼彻斯特的班机上。英国探油工人怀特豪斯,因拒绝在机上关掉手机,对国际班机乘客的生命造成威胁,被英国法院判处一年监禁。而與此同时,不仅存在乘客使用手机屡禁不止的情形,航空公司内部亦爆出不少机组人员违规使用手机的情况。值得庆幸的是,至今为止,并未发生过因为有人违规使用了手机而影响飞机行驶的状况。
既然如此,能否逐渐解禁手机的使用呢?笔者认为,总体上“疏”比“堵”来得好。一方面,多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手机为代表的能够主动发射无线电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已降低到微不足道的程度;另一方面,时过境迁,如今手机等电子设备即使在飞行中,也存在使用的“刚需”。事实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早在2013年就允许旅客在航班上,使用处于“飞行模式”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随后,这一解禁令被欧盟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参考借鉴,目前全球大多数航空公司允许在飞行过程中使用手机。更有甚者,据英国广播公司于2008年3月21日的报道,阿联酋航空成为全球第一家让旅客在飞行途中使用手机通话的航空公司。
这也令笔者对中国民航在飞行中解禁使用手机产生期待。现今社会,交通方式不断升级,交通运输服务也丰富多样。民众需要的旅途,早已摆脱单一的“点对点”运输。当飞机上不允许使用手机的禁令被解除,乘客便能在飞机上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甚至飞机也将成为一个全新的社交载体。
保证飞行安全,是不可动摇的前提。但应在此前提下,加快相关论证工作以推动飞行中的手机解禁。笔者建议让乘客们的幸福感来得再快一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