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孩子有什么不同
2017-12-05薇芙·罗斯曼
薇芙·罗斯曼
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特别高,這是一种很有趣的“中国特色”
我所在的公司位于墨尔本,从事一种特殊的演出工作:我们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一起用简单可降解的材料来搭建某个主题的艺术装置。
最近,我们来到上海嘉定,请当地的父母和孩子们用纸箱和想象力一起搭建“我们的城市”。
此前,我们还去过苏州。在苏州大剧院,我们用环保材料做出了很多“树”,形成一片“森林”,然后邀请孩子们使用纸和胶带,做出动物、植物,用创造力把这片“森林”填满,结果非常令人震撼。
在公司40年的演出史上,我们到过美国、英国、丹麦、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全球很多地方。我的感觉是:中国孩子绝不缺乏创造力,而且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愿意尝试,这是在西方很多国家看不到的。
有人问我:中国孩子跟西方孩子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发现是,全世界的孩子其实都一样,孩子就是孩子——可能有所不同的,是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方式。
中国独生子女比较多,孩子来参加活动时,会有很多大人跟着来,不但有父母还有祖父母,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特别高。这是一种很有趣的“中国特色”。
我们还在一些中国学校里做过活动。之前我们听说,中国的学校学业压力很大,孩子特别听话。但其实他们一玩起来都是很“疯”的,跟澳大利亚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不同,就是上海和香港的孩子在“城市”里会搭建很多高楼大厦——他们脑中的城市,最后都会有点像他们的家。
通过用纸箱搭建“城市”和“森林”,我们其实也希望向中国的孩子传递几点讯息:
首先,是引导他们(和全世界的孩子)从小关注环境保护和各种“城市病”。
只使用最简单的材料,比如纸、纸箱,是想告诉孩子们:你并不需要特别贵重的物质就可以很快乐。
还有一个希望传达给中国孩子的讯息是:每个人,不管年纪大小,天生都有创新的DNA,而且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被激发出来。这样的鼓励,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业和人生,都非常有帮助。
另外,现在全世界的孩子都特别忙:忙着上学,忙着上兴趣班。中国的孩子压力尤其大。
在澳大利亚,人们常常有怀旧情绪——怀念那种真正无忧无虑、可以到处乱跑、不用担心安全和作业的童年。
我们也希望告诉中国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人生中有时需要有一段时间——哪怕只是几个小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做回简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