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的声音
2017-12-05王可怡
王可怡
“嘭——”一声巨响划破宁静。我放下手中紧握的笔,起身走向阳台,推开窗户向外看去。
视野里,一位老人弓身坐着,使劲地摇动着把杆,面前一个有些老旧发黑的爆米花炉不停地旋转着……
有多久没看到过这曾经熟悉的场景了?我在心里问自己。抬眸,阳光躲在树叶的缝隙间,细密而琐碎地闪耀着。午后的暖风夹杂着青草的芳香,滑过脸颊,曾经的温暖再次回到了记忆的窗口……
“嘭——”一声巨响,我飞快地丢下笔,搬来凳子,踮着脚向窗外张望,然后兴奋地翻出压在铅笔盒底珍藏已久的几个硬币,飞奔下楼,带起一阵甜蜜的暖风。
“爷爷,我要一袋爆米花!”还没走近,我便在远处雀跃着,挥手大喊。老人缓缓转过身,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不一会儿,不少孩子便聚了过来,争先恐后地嚷着要买爆米花。
“好,好,好,爷爷马上给你们做,热乎的才好吃!”老人搓着手,眼角深深的皱纹里盈满了笑意。他利索地转身拎起大麻袋,把米倒进炉里,炉下猩红的火苗蹿动着,舔舐着炉子。
老人来回地摇动着把手,爆米花炉发出“吱咯吱咯”的声响,一股浓郁的米香融化在空气中,令人垂涎。
“嘭——”一声巨响之后,老人掀开盖子,倒出金黄的爆米花,小心翼翼地装好。
我把几个硬币放到老人手中。那双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黝黑的手掌上刻满了细纹,似乎正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老人憨厚地笑着,递给我一袋刚出炉的爆米花。我将爆米花抱在怀里,雀跃着往回走,清脆的笑声洒了一路……
周围渐渐安静,回忆褪去后,我已下楼站在老人身旁。
老人早已不是我童年记忆里那精神矍铄的模样,落日的余晖映着他布满风霜的脸颊,使他显得格外苍老。此刻的他正落寞地望着行人稀少的街道,如今爆米花早已不是小孩子们的最爱,童年里熟悉的声音已不常响起。
我凑近老人,颇有些伤感地说:“ 爷爷,给我来一袋爆米花吧。”
老人转头望着我,布满血丝、略带疲惫的眼睛里透出一丝惊喜:“小姑娘,要不要来两袋?”
望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颊、黝黑的双手,以及他身旁那些摆放得整整齐齐却未曾卖出的爆米花,我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好吧,您给我来两袋吧。”我嘴里应着,脸上努力地挤出一丝笑容,似乎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老人带去些许安慰。
我接过满满的两袋爆米花,转身离开,却觉得步伐异常沉重。记忆里,那震耳欲聋的爆破声、老人摇动把手的吱咯声、孩子们天真的笑声,至今仍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耳畔,只是时光如梭,很多的曾经都如买爆米花的记忆一样,再也回不来了。
又或许它们一直都在吧,变的从不是它们,而是我们。
点评
老人依舊是那个老人,只是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孩子们却早已长大,爆米花不再是他们的最爱。文章以“童年里的声音”为题,从唤起童年回忆的一声巨响起笔,先回忆了“我”在童年时和众多小孩一起买爆米花的欢乐情景,再走出回忆,以如今爆米花受到冷落的情景作为对比,感叹时光易逝,“很多的曾经都如买爆米花的记忆一样,再也回不来了”。文中对卖爆米花老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细腻而真实,使得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颇见作者的写作功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