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的互文性叙事

2017-12-05李新昌

南方文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文性影视图像

“互文性”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女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明确提出。在《词语、对话和小说》中她首次阐述了互文性:“巴赫金为文学理论首次作出的一个深度阐释: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从而,互文性的概念取代了主体间性的概念,诗性语言至少能够被双重解读。”①互文性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组合”与“转化”,组合体现的是文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转化体现文本间的相互借鉴和改动。认为没有任何文本是孤立的,文本之间存在相互指涉和重新改造,互文不仅体现一种主体创作意识观念也是一种读者观察方式。

近年来,互文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在不同的语境中获得了不同的解释和运用,其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靈活的概念,开放的互文性有助于分析和了解各种文本的意义及各类文本之间的关系。

一、图像互文性的理论阐释

互文理论中的“文”通常指语言系统的文本,对图像的互文性缺少理论研究,文本的互文理论则是重要的参考。罗兰·巴特曾认为:“文本分析在写作物(文字的)的领域要比在其他‘物(视觉的和听觉的)的领域发达许多,这确实如此,也是意料中事。这种先声夺人的情况之所以产生,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先前就已经存在着一种意指科学(尽管还不是意指活动的科学),即语言学,另一部分原因来自(与其他‘语言相关的)有声语言的结构:在那里,符号是鲜明的,并有直接的意指作用(是‘词),而语言则是能够解释其他意指系统及其自身的唯一的符号系统。”②文学语言符号其意指功能十分突出,作品的形式结构复杂,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也相对更为深远,这些特殊性使文学领域的诸多研究要发达与其他领域,其相关理论就成为文艺领域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图像能否作为一个文本来研究其互文性,在广义的互文性这一点上,罗兰·巴特在将“文本”从封闭引向开放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本理论》中巴特将文本定义为“一个超越语言的工具,它通过使用一种通讯性的言辞来重新分配语言的次序,目的在于直接地传递信息,这些言辞是与那些先于其而存在和与其并存的言辞相互联系的”③。巴特认为一切意指实践——绘画实践、音乐实践、电影实践,等等均可以产生文本。他以当代绘画为例证,认为当代绘画在许多情况下已经不再是绘画,而是“客体”的制作。“文本应不再被视为一种确定的客体。尝试对作品与文本进行材料上的区分可能是徒劳的。”④他提出作品是感性的,可以感知的,有着现实的物质属性,而文本不同于作品,它是一种意识性的,一种方法论的领域。他借拉康主张对“真实”与“真相”进行的界定,认为前者是显示出来的,后者是演示出来的,用此观点来说明作品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从广义上看文本不仅是语言作品,所有具有符号意义的实体如音乐、建筑、图像等都可以被当作文本,文本成为一切可以进行解读其意义的指称物。为避免在各个领域类不加选择的使用互文,削弱互文性的价值,有学者认为“互文性严格限于以下几种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关系:文学文本、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文本,广播、电影、电视节目、广告、互联网等媒体的文本”⑤。

图像作为视觉艺术的呈现方式,无论是绘画、电影或海报艺术都存在各门类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指涉关系,彼此牵连形成的一个网络,每一文本可以在这个网络中找到自己所处的时间、空间的节点。图像的互文性研究图像自身意义内涵和它与其他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包含以图像为形式语言艺术间的互文性,如绘画与雕塑,另一方面也涉及图像与其他艺术语言之间的互文性,如图像与音乐等。

以图像为主要形式语言之间的互文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图像的互文性强调图像之间的关联属性。任何作品中的图像都不可能是单独的个体,它存在于自己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之中。“任何文本都是一个互文本;其他文本在不同的层面、以或多或少可辨认的形式呈现于其中;先前的文本和周围的文化;任何文本都是过去的引文的新织物。”⑥先前图像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是客观存在的,新形式总是在突破与继承中产生,关联性无法规避,即使作者独创的作品也总与图像历史中的形象有着关联性。

其次,对图像创作来说,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海报等,其图像许多来自模仿、转换等。蓝本与摹本之间转化的技巧多种多样,对他们的考察也是图像互文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如常见的戏拟、暗合、滋生等等。

再次,就图像的接受而言,图像意义的诠释和接受过程常常表现为对前图像的记忆重现。在互文阐释中,他图像文本总会参与到图像文本的理解之中,这种参与对理解图像意义有可能是积极的促进,也可能是消极的抵制新意义的产生。

二、影视与影视海报的互文性例证分析

影视海报通常用于宣传影视作品,它将一部影视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化观念等浓缩在一个平面媒介上,人们通过影视海报这种快捷的平面媒介获取影视作品的相关信息,图像是影视与影视海报共同的艺术语言。

在创作影视海报时,除了传递必要的商业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影视内容,恰当反映影视作品的叙事主旨、美学特点、人文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意义。影视作品兼具文学作品的历时性叙事方式以及图像的空间叙事方式,其海报设计在视觉上即要体现海报设计的图像特点,也要兼顾影视形象和时空关系。海报图像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中已有的视觉形象,也可以借助海报艺术自身特点进行图形创意创作,产生与影视作品相关的另一个图形来体现影视内容。优秀的影视海报不仅能够帮助影视叙事,对构建影视文化意义和社会视觉文化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影视海报对影视的推广作用是意义重大的,历来受到导演和制作方的重视,导演往往会寻找知名设计师或公司来完成影视海报,其中产生了不少精品。例如1987年电影《红高粱》,故事改编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之一《红高粱》为骨干,并结合了另一小说《高粱酒》而成,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等主演。电影是对小说的一次转译,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抽象的语像有了具象的形象替代者,主人公九儿从一个语像变成了巩俐,余占鳌成了姜文,高粱地也有了具体的色彩和形式。这些为电影的海报设计提供了具体的形象素材,海报不再需要面对一个抽象的语像,可以说海报是对电影的一次转译,对小说的再转译。

《红高粱》海报由中国知名设计师陈绍华所作,海报上方两边用了男女主人公的头像形象,中心位置绘制的男主人公形象在背后一轮红日的衬托下而显得粗狂、雄伟、高大,这与电影结尾画面集中于幸存下来的父子二人的轮廓像相对应,展现了男性的英雄形象。下方为影片的场景地和红色高粱飘动的剪影,整幅作品色彩浓烈、鲜明、构图饱满,大量的红色运用和影片的主色调相一致,也和片名《红高粱》中的红相对应。

《红高粱》海报与影片都给人热烈、激情的感受,观众通过海报不仅能了解到演员、导演及必要的一些商业信息,更重要的是海报强烈的视觉效果刺激了观众的感官,还没有观看影片就已经对影片有了比较形象的认识,海报既吸引观众也加深了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海报中的主人公、红高粱、红日、月亮门城堡等这些形象都和电影中的形象一一对应,表达的是同样一个主题,是以形象“相似性”为主的转译。

《黄金时代》是许鞍华导演的一部关于女作家萧红短暂一生的传记电影,讲述了萧红身在乱世,虽才华横溢但命运波折的人生故事。设计师黄海设计了六款《黄金时代》的海报。在国内“天地篇”海报中,女主人公独自伫立在一片墨迹中,不屑地回眸一瞥。乱墨飞舞的背景暗含了小人物所置身的时代洪流,表现了当时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同时舞文弄墨也是作家对抗时代和表现自己思想的方式,一动一静凸显了主人公坚定、内敛、不卑不亢的人物个性,水墨的应用也使作品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内涵,适合在国内市场推广宣传。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其不仅介绍了各种特色美食,更从文化角度探讨人与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关系。其推广海报由于纪录片的热播也得到广泛传播。

第一季的推广海报中的图像看似一片腊肉,又似一幅中国山水画,暗喻着美食与地理、美食与文化的关系,一双筷子夹走的既是美食也是文化,作品在瞬间就将纪录片的诉求清晰、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季海报用了竹简、文字、稻田三个主要视觉元素,竹简转换成为水田,文字成了稻苗,竹简既代表精神文化也代表农耕生产,将美食、农耕、文化三者统一起来,使美食中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观念有了生动的图解。

两季海报设计构思精巧,十分准确地把握了纪录片的特色,将影视作品转化为静态影像,其并不完全依据影视作品提供具体的影像元素,超越了图像“相似性”的转换方式,体现了海报艺术自身的特点。海报作品可以通过图像的创意性联想,将不同事物间存在的关联性挖掘出来加以艺术表现,使作品在使用图像时摆脱对影视形象或某种具体形象的依赖,用完全独立的艺术形象来创作作品。这种方法强化了海报自身的艺术特点,同时又和影片的精神气质相契合,是对影视的一次跨媒介转译。

虽然海报和电影都是图像性叙事,然而一个是平面空间叙事,一个是空间和历时性叙事;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由媒介差异在转换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变形”。海报就需要寻找影视作品中“最富孕育的顷刻”或最能体现影片特点的形象来创作,其形象创作既可采用“相似”的变形,也可超越“相似”范围的变形。

结语

在艺术领域不存在孤立的文本,任何一个独立的文本总与本类型或者其他类型的文本发生着联系,这种联系可能表现在形式层面的语法关系、结构关系、形象关系,也表现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审美趣味、时代风貌等精神层面的联系。每一个文本都关联着若干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着转译的作用,通过各种转译有可能加深也有可能削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或使人们对文本的理解产生新的认识。

由媒介的差异以及各媒介特性不同,追求“相似”的转化,尽量地忠实于原作,忠实于人们的心理期待和感受,这种“相似”是有限的,能动地超越“相似”这一范围并非不忠实于原作,而是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对原作做出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不局限在对语像、图像的转移,而是要把握和理解原作的艺术特点、内涵、影响,以此为基础,在一个异质媒介创作出一个全新又与原作具有关联性的作品的艺术样式。分析不同艺术类型的两部相关作品的互文关系,目的并不为了辨别二者之间的相似度或差异,而是为了通过比照凸显各自作品独特的艺术特点,加深对各自作品含义的理解,并从不同艺术角度丰富对事物的认知。

【注释】

①[法]克里斯蒂娃:《词语·对话和小说》,祝克懿等译,载《当代修辞学》2012 年第4期(总172期)。

②③罗兰·巴特:《本文理论》,李宪生译,载《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④[美]布莱恩·沃利斯:《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宋晓霞等译,19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⑤李玉平:《互文性新论》,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⑥張卫东:《罗兰·巴尔特的文本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博士论文。

(李新昌,西北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互文性影视图像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A、B两点漂流记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影视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