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效果对比

2017-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4期
关键词:踝骨粉碎性踝关节

吴 彬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海南 定安 571200)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效果对比

吴 彬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海南 定安 571200)

目的:比较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创伤外科收治的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50例患者。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闭合复位组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切开复位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进行手术后,闭合复位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双踝骨粉碎性骨折;踝关节未复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骨是小腿胫骨和腓骨的最下端与脚部相结合的骨骼。踝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研究发现,踝骨骨折的程度与所受外力的大小、方向均有关。踝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情较严重,临床上通常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复位的效果若较差,易导致其出现创伤性踝关节炎,严重的会影响其患肢的行走功能[1]。目前,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多被用于治疗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为了进一步比较用这两种复位方法治疗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50例患者。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在切开复位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为16~42岁,平均年龄为(25.66±3.68)岁。在闭合复位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其年龄为15~45岁,平均年龄为(26.28±4.5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切开复位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踝关节的外侧做一个手术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使骨折处充分地暴露出来。清除骨折处的血块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用钢板或空心螺钉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后,修复其周围的组织。最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对闭合复位组患者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结合克氏针和手法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恢复骨折处的解剖结构后,在骨折处的远端做一个切口,放入螺钉进行固定。用克氏针对患侧的内踝进行固定。在X线透视机下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确认固定效果令人满意后,检查患肢整体关节的灵活度[2]。

1.3 观察指标

在进行手术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创口感染、踝关节肿胀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手术后,闭合复位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踝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此病患者的骨折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的症状,使其无法正常行走。踝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根据致病原因,临床上将踝骨骨折分为内翻内收型踝骨骨折、外翻外旋型踝骨骨折、垂直压缩型踝骨骨折三种类型[4]。粉碎性骨折属于完全性骨折。此类骨折患者骨折部位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是骨折中较为严重的类型。

对于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的患者,临床上应及时对其进行复位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复位方法包括闭合复位法和切开复位法。与切开复位法相比,闭合复位法具有创口小、操作简便的特点,属于微创手术。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患者在接受闭合复位治疗后其身体恢复的速度较快,其创口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小[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手术后,闭合复位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双踝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踝关节未复位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1] 冯青,许效坤,曹希武,等.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6):520-523.

[2] 张宝岭,王能兴,王硕,等.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48-2349.

[3] 徐昕,董耘,田大为,等.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粉碎性双踝骨骨折术后关节未复位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9):827-829.

[4] 冯青,许效坤,曹希武,等.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68-170,174.

[5] 刘斌,魏尧森,张立岩,等.经皮双侧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6):650-651.

R687

B

2095-7629-(2017)14-0118-02

猜你喜欢

踝骨粉碎性踝关节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基于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的踝骨损伤生物力学分析*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