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善传说新探*
2017-12-05汪保忠
汪保忠
妙善传说新探*
汪保忠
中原妙善传说是国内各地妙善故事的母本。自11世纪《香山大悲菩萨传》以碑刻传世以来,从魏晋即已开始的观音由男相转为女相的中国化终于完成。唐宋时中原地区洛阳、汝州佛教的兴盛,也带来这种文化转变的契机。观音妙善传说给予了中国民众巨大的阐释空间,魏晋六朝的文化土壤、文化接受的期待视野、现实社会的巨大干预都是观音信仰中国化不可忽视的因素。妙善传说自诞生之时起,以不同的文本形式在不同地区传播,不时出现文化过滤后的种种选择和变异,具有比较文学流传学的典型特征。从地域文献、民间传说的角度来重新探讨妙善传说,无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妙善传说 观音 蒋之奇 香山大悲菩萨传
观音信仰的产生,时间上可以向上追溯到佛历纪元之后的四五百年和公元纪元之前的时代。*圣印:《普门户户有观音——观音救苦法门》,台北:圆明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观音菩萨,梵文为Avalokitasvara,音译为“阿婆芦吉低舍婆罗”,原意是“查看世界声音之主”。*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83页。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对于具体何时传入中国,学术界意见并不一致。一种意见是“伊存授经”:即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汉朝博士弟子晶卢传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另一种意见是“白马驮经”:即公元58-75年,汉明帝梦遇金人,这被博学者解释为金光菩萨,于是明帝遣使西行求经,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抵达洛阳。出于翻译佛经的需要,汉明帝始建白马寺。自此,面对中国强势的儒、道文化,包括观音信仰在内的外来佛教文化逐渐发生演变。今天在普通民众中,作为菩萨的观音女性形象在中国民间可谓妇孺皆知,知名度与地位远在西天诸佛之上。说起观音,普通民众立刻想象出慈眉善目的菩萨形象:一手携着净瓶,一手拿着杨柳枝条,足踏莲花台,法相端庄,不染尘埃。千百年来,这一形象似乎已经固化在人们的头脑里。在世俗之人看来,观音菩萨优雅、善良、慈悲为怀,对凡尘俗世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关爱,殊不知观音最初从印度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土时却是威猛、丑陋的男性形象。佛教经典中,观音诞生于远古,富有神话的奇异色彩。《华严经》说,南方印度海滨普陀珞珈山上,“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观自在,即是观世音。玄奘译经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改为观音。但是,从勇猛丈夫到慈眉善目的女菩萨,这一巨大转变最终是如何完成的呢?这就不得不从平顶山地区汝州妙善传说说起。
一、妙善传说与汝州香山的关联
印度观音信仰诞生于古印度,有丰富的神话内涵,但中国的观音身世传说却有很强的世俗色彩与人间情怀。印度佛教的观音形象呈男性,在古代印度,社会传统向来轻视女性,女性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古时甚至认为女性证悟、修身只有在转为男子之身后才有机会实现。佛教法典认为,女子会诱使男子堕落,因为在人世间,女子不但可以使愚者,甚至也可以使贤者离经叛道,以情乱性,为情所困。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佛徒都是男性,远离尘世俗务,舍弃情爱,割断和亲人甚至与社会的一切联系,过着禁欲主义的苦行僧生活,女子是没有资格成为佛教徒的,并将妇女与禽兽、魔鬼相提并论,认为三者都是佛徒潜心学道的大敌和破坏者。原始佛教草创之初,观音信仰中菩萨初始形象为马头观音。公元前后,大乘佛教体系完备,日益精密,马头观音开始演化为男子形象。同时,佛陀对男相观音的身世作了新的解释,传说是阿弥陀佛的长子,与其二弟大势至菩萨辅助其父,演说妙法,接引众生,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父子三人常游婆娑世界,普度芸芸众生,是为西方三圣。魏晋南北朝以前,观音仍旧是男子伟岸身躯,但是渐渐发生变化。唐宋之际,出现新的观音身世传说以及各种幻化故事。这也就是今天笔者论述的观音妙善传说的最早发端,同时也是汝州香山寺被称为观音祖庭之所在。
汝州毗邻洛阳,而洛阳则是汉地佛教的源头活水。东汉至唐几百年间,洛阳汇集了远从西域而来的高僧,他们在此译经,广泛影响着洛阳附近,如汝州地区的民众信仰。曹魏时代,亦延续了洛阳译经的传统,此时西域僧人来华对于古代印度观音传入中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洛阳地区的译经和造像活动代表了中国观音信仰的主要成就。这也在早期观音形象的出土文物中有所反映。洛阳博物馆目前仍然珍藏着北魏观音三尊像。延至初唐,一代女皇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执政时在洛阳长居20余年,洛阳成为武则天时期的政治中心,佛经翻译、传播由长安移至洛阳而呈一时之盛。武周时期大规模的石窟开凿,使龙门石窟里面的万千佛像在此时重放异彩,得以发扬光大。文献记载,龙门石窟现存的京畿民众造像,密集于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龙门石刻题记汇录》中25帧造像题记即有16帧密集于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刘景龙、李玉昆:《龙门石刻题记汇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由于25帧图像散布全书,故不一一标注页码。
汝州在初唐时期属于京畿之地,是洛阳向南的交通要塞,位于京畿附近的中原陆路要冲,观音文化发源于地,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文化发展的选择。妙善传说的发端地在香山寺庙,又称父城香山、汝南香山、汝州香山,全称“香山大普门禅寺”,初建于公元181年,距今已经有1800余年历史。“香山”是汉译佛经对古印度观音信仰发祥地布怛珞珈山的意译。《华严经》称:“布怛珞珈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目前国内多地都有“香山”寺这一称谓。汝州香山寺内藏有公元1100年时,北宋蒋之奇撰文、蔡京书丹的《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刻,照片如图1、图2所示: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观音菩萨本生故事存世文本。也是当世观音妙善身世传说的源头,是观音俗身证道传说原生地的最权威文献。对此,英国学者杜德桥(Glen Dudbridge)推断说,因为蒋之奇,“妙善传说便首次在人间流传开来”*Glen Dudbridge:The Legend of Miao-Shan,李文彬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7页。
公元667年,曾经参与玄奘译经的高僧道宣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行道,他给弟子义常讲述了这个妙善观音故事。公元699年义常在师父圆寂后追忆成文,命名《香山大悲菩萨传》。公元1099年又经过翰林学士、汝州知州蒋之奇重新整理。《传》首交代了故事源头:“道宣律师在长安终南山灵感寺行道。律师宿植德本,净修梵行,感致天神给侍左右。师一日问天神曰:‘我闻观音大士于此土有缘,不审灵踪显发何地最胜?’天神曰‘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香山,因缘最为胜妙。’师曰:‘香山今在何所?’天神曰:‘嵩岳之南二百余里,有三山并列,其中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这里嵩岳之南二百余里,即汝州境内,地点非常明确。《大悲菩萨传》原文较长,大意是:观音曾经幻化为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由于虔诚礼佛,拒绝婚嫁,为父母所憎,但是妙善后来不念旧恶,为父治病,自断其手,自挖其目,献大爱于父王。碑文结尾处,仍有蒋之奇的交代:“元符二年仲冬晦日,余出守汝州,而香山实在境内。住持沙门怀昼遣侍僧,命予至山,安于正寝,备蔬膳,礼貌严谨,乘闲从容而言。此月之吉,有比丘入山,风貌甚古,三衣蓝缕。问之,云居于长安终南山,闻香山有大悲菩萨,故来瞻礼。乃延馆之。是夕,僧绕塔行道达旦已,乃造方丈,谓昼曰:‘贫道昔在南山灵感寺古屋经堆中,得一卷书,题曰《香山大悲菩萨传》,乃唐南山道宣律师问天神所传灵应神妙之语,叙菩萨应化之迹。藏之积年。晚闻京西汝州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故跋涉而来,冀获瞻礼,果有灵踪在焉。’遂出传示昼。昼自念住持于此久矣,欲求其《传》而未之得,今是僧实携以来,岂非缘契,遂录传之。……予读之,本末甚详,但其语或俚俗……遂为纶次,刊灭俚辞,采菩萨实语著于篇。”*(唐)道宣口授、弟子义常记录,(宋)蒋之奇刊俚润色:《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刻今存香山观音寺庙。与蒋之奇(1031-1104)几乎同时代的朱弁(1085-1148)也有记载:“蒋颖叔(之奇字)守汝日,用香山僧怀昼之请,取唐律师弟子义常所书天神言大悲之事,润色为传。载过去国庄王,不知是何国王,有三女。最幼者名妙善,施手眼,救父疾”。*朱弁:《曲洧旧闻》卷六,清乾隆甲午年刊本,第5页。妙善受迫害时,为避父祸,曾经使栖身的白雀寺遭到焚毁,自己于是又潜至香山,在山顶草衣木食,葺宇修行。妙善以手、眼为父疗疾后,庄王来致谢“仙人”时,“乃现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身相端严,光明晃耀,巍巍堂堂,如星中月”。这即是传说至今观音俗身证道的故事蓝本。
到公元1104年,杭州上天竺寺也以同一文字刻碑,名《香山大悲成道传》,这是由蒋之奇转任杭州,命人刊刻的。后汝州碑刻历经岁月的风霜,有所颓败。公元1308年又重新刊刻立碑于香山。公元2008年宝丰书画院出版书法碑文时,经过中国文物出版社协助,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原始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刻全文,碑文完整地叙述了妙善传说的故事轮廓。但妙善传说名称的由来以及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得以之于英国学者杜德桥的研究。美中不足的是杜德桥颠倒了中原香山寺的《香山大悲菩萨传》与杭州《香山大悲成道传》的源流关系。他推测可能是蒋之奇携带文稿到杭州赴任,修改后又带回平顶山地区的。由于平顶山汝州香山寺有历史碑刻和碑文为有力证据,后来杜德桥在给平顶山市宝丰书画院的回信中坦然承认了这个学术误判,认为平顶山《香山大悲菩萨传》是早于杭州的原始版本。*王宝郑:《观音祖庭大香山》(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81页。当代学者多认同此说,如中国社科院韩秉方研究员在《观世音信仰与妙善的传说——兼及我国最早一部宝卷〈香山宝卷〉的诞生》一文中说,公元1104年,蒋之奇在杭州任职时把碑文传到杭州天竺寺,由寺僧道育将碑刻以《香山大悲菩萨传》重新刊刻于寺内,自此妙善传说开始在吴越之地广泛流传*韩秉方:《观世音信仰与妙善的传说——兼及我国最早一部宝卷〈香山宝卷〉的诞生》,《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2期。。
二、妙善传说与观音女性化的完成
妙善传说形成后,渐渐使女性观音形象流传开来。《香山大悲菩萨传》勒石成碑,这使观音信仰中女性形象更加深入世俗社会。传入中原的佛教经过汉魏六朝、隋唐五六百年的汉化,吸纳了汉族中原地区的女性崇拜、母爱慈祥和儒家文化“百善孝为先”的文化伦理观念,使古印度的威猛男士一变为温顺、贤淑的女性菩萨。这其中,魏晋以后观音信仰在中土的广泛流行渐渐适应中国文化是其主要原因,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期,儒学思想此时也不如两汉时期那种卓然独立,失去定于一尊的地位。曹操之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曹魏定都许昌,而平顶山市是20世纪50年代才从许昌市独立出来的,原来统属许昌地区。当时中原一片荒凉,观音信仰正好满足了社会各阶层这种心理诉求,比起远在西方极乐世界、遥不可及的佛,观音菩萨能够走下神坛,主张随类化度,“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样,观音民间信仰便应运而生,加之佛经号称口诵观音名号,即能应验,脱却苦难,这无疑又增加了普通民众的势利心态。《坛经》曰“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静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唐)惠能:《六祖坛经》,《疑问品》第三,《大正藏》第48册,李明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16年版,第352页。观音的大慈大悲,随着佛教的弘扬,日益赢得普通民众的信赖。
在密宗佛教经典中,观音具万千形象:千手、千眼、多首、多臂、威猛、凶恶、丑陋、庄严等。佛典曰:“清净法相,宝相庄严。”千手千眼观音、准胝观音、如意轮观音、十一面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为密宗著名的“六观音”。但是中国观音信仰却一步一步远离神圣,走向世俗。在这一点上,颇类似如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神祇具有凡人的体貌与情感,有七情六欲,并不比凡人高明到哪里。本来佛教讲究四大皆空,无我无嗔。但是观音往往幻化为妙龄女子、渔妇、女居士、书生、画师,甚至传说还幻化成风尘女子,去拯救世人或去证验世人的虔诚之心。这样就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十三观音”,即杨柳观音、白衣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等三十三种幻相。富有中国特色的“三十三观音”的出现,彻底实现了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世俗化。
《法华经·观音菩萨普品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卷七,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品门》,《大正藏》第9册,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神人灵息相通,便是观音的灵感信仰。观音菩萨对于芸芸众生献与爱,给予人间欢乐,即“与乐”。怜悯世人,慈悲情怀,救苦救难,即“拔苦”。观音无所不在,是普通百姓心中充满希望的彼岸明灯。由于观音菩萨的慈悲心肠,各处随手施援,各地有不同的观音形象。正因此,观音影响远在西方诸佛之上,甚至传说中,观音远较释迦牟尼诞生更早,引导释迦牟尼一心向佛的正是观音。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香山寺周围普通民众对传说中的妙善的爱心尤为重视,拯救他人,予众生以人间大爱,正是妙善女性形象的内在精神意蕴。在平顶山香山寺,从进入农历二月开始,人们就开始到寺庙进香,礼拜观音,一直持续一月有余,此时香客云集,人流如织。尤其是二月十九日(传说中的观音菩萨诞生之日)当天,寺院之内更是人声鼎沸,达到高潮。香山寺有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应化事迹、传说、故事等,其中包括南擂鼓台出生,父城长大,白雀寺出家,香山证道,灵显于南海,香山寺塔埋灵骨,白雀寺建衣冠冢等等。如民间艺人说唱三弦书《三皇姑出家》片段(2016年10月笔者收集):
眼看着庄王命难保,香山寺惊动妙善小娥皇
三皇姑正在莲台坐,耳热眼跳不安康
掐指寻纹只一算,才知道父王患病卧龙床
显手段:下凡去把父王救,表一表俺父女一片情长
……
三皇姑闻听面带笑,尊声父王听端详
尊声父王别害怕,保管您的病疾都好光
三皇姑言罢忙站起,再看她的手段强
照定东南喷仙气,仙斧金簪手中藏
只听咔嚓一声响,一只手剁掉搁一旁
用金簪剜下一只眼,让宫人拿去煎药汤
不大一会药煎好,把药递给妙庄王
庄王把药汤服下去,病情痊愈下龙床
……
这完全是舍己救人的大爱情怀,是后世观音形象的特征之一。另一方面,汉文化与印度古代文化迥然有别,在汉民族文化中,上古之时,女性地位特出,政治、经济及其社会地位远在男子之上。氏族部落的女酋长、女首领深受成员的拥戴,是民族英雄史诗歌颂的对象。董晓萍教授说,用西方学者倡导的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来重新阐释妙善传说,是具有现代意义的事*董晓萍:《传说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现在的问题——评杜德桥的〈妙善传说〉》,《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但是妙善传说更多浸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情怀,膜拜观音有原始女神崇拜的印迹,中国早期神话中人首蛇身的女娲、“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的西王母,就是先民崇拜的民族始祖与人间帝王(周穆王、汉武帝)向往的女神。对女性神祇的原始信仰与崇拜深深地铭刻在民族早期的生命之流中,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民族的心理特性。
观音菩萨自身内在属性也为其女性化提供了根据。观音的名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说明她是以慈悲为怀,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于不分善恶是非,只要诵念她的名号,就可寻声而至。观音为了拯救众人,而未成佛,施恩不为任何理由,只是给予,却不求任何回报。慈爱柔顺,善良敦厚,极富同情心,易于亲近。当人们向观音菩萨祈求救助时,很容易把观音菩萨幻化为女性,从这一点来说,观音的女性化更符合其大慈大悲的特征。
南印度海滨的补怛珞珈山,据佛典记载相传是观音住锡道场。但是中国人想象观音有万千化身,可以灵光普照,救众生苦难,有无边的慈悲与神通,不希望神祇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观音信仰中国化以后,各地还兴建起很多的观音香山寺庙。据文献记载,有陕西铜川、湖南宁乡、江苏镇江、甘肃平凉、山东东阿、安徽潜山、广东德庆、内蒙古赤峰等60处之多。*潘民中:《中华香山寺述论》,见王宝郑:《观音祖庭大香山》(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8页。都以香山为名,但以河南汝州香山寺为观音祖庭,这是有历史文献和碑刻为支撑的。善男信女求神拜佛,往往想到的是观音的女性慈悲情怀。当年已经历过去无量劫的观音倒驾慈航,投身人世,当可作如是观。
图3 香山寺观音大士塔
图4 台湾星云大师题写的“观音祖庭”匾额
妙善传说核心的价值是孝道,而孝道在中国文化中有悠久的传统。汉代儒学大兴,注重君臣礼仪,大昌三纲五常。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伦理定势思维更是渗透于封建社会民众的意识深处。观音信仰的流行及观音形象女性化与这种儒家孝道思想有着重要关系。《法华经·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人们除了希望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逢凶化吉,消灾解难之外,作为人伦之常的最大愿望就是早生贵子,传宗接代。而生儿育女本是妇女之事,求子首当妇女出面。观音作为送子之神,即是生育之神,这从情理与生理而言,都非女性不可。后世民间出现的送子观音等中国化的观音,更是孝道思想与观音信仰融合的典型产物。
如清代《鬼神传》记载一对人间夫妇,心底和善,平日修桥补路,布济寒士,但是人到中年仍膝下无子,于是就求诸观音,观音大发慈悲,赐予此夫妇生子,得以享天伦之乐。*不题撰人:《鬼神传》,见《雷峰塔传奇·狐狸缘·何典》,北京: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民间传说中观音送子是观音信仰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这也是今天观音寺庙香火鼎盛的原因之一。六朝之后,送子观音信仰广泛传播,已经成为观音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人们求观音签、观音课即是其主要目的之所在。南北朝时期的文献《宣验记》《冥祥记》,其中就保存了许多民间祈求观音送予子嗣的应验故事。我们分析妙善公主的传说,也纯然是一个孝道故事。妙善在受到父王无情责罚时口无怨怼,为父治病自愿献出自己的双手双目,完全是一个标准的孝女形象。*罗伟国:《话说观音》,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三、妙善传说的文化过滤与底层民众的社会选择
在妙善传说传播过程中,故事内容渐渐向佛本故事和儒家教化转变、靠拢。道宣律师、知州蒋之奇、丞相蔡京、住持怀昼、《香山宝卷》作者管道升等,都有这种倾向。传承的方式包括口头传说、文本润色、碑刻书丹、著述记载、文学重塑、方志存史、戏曲演唱等,正是无数前人的艺术贡献,才使妙善传说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在虔诚的社会信仰中,孕育成今天的模样。
中原妙善传说是以洛阳为文化中心的佛教向四周传播的反映。汉魏以来,洛阳多为帝都,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而妙善传说故事的发生地点香山寺庙就毗邻洛阳。洛阳著名的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当时佛教初入东土,是佛学兴盛的标志性事件,其后佛学迅速传播,可以说妙善观音传说是佛教东传和汉化的必然结果,中原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开始佛教汉化并最终完成这一文化过滤、变形适应的过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已经开始女性化,而男相观音在妙善传说中彻底完成了女相观音的转变汉化过程。这正是天竺佛教适应中华文化的过程,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过程。妙善传说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思想和以德报怨的精神,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典范。
观音信仰至唐初已经基本定型,终止了古印度观音信仰向中土的传播输入。妙善传说的最早传播者道宣律师即为唐初贞观年间著名僧人。有唐一代,风气大开,具有雍容徐缓的文化气度,兼容并包、融通异端。由于李唐王朝对道教、佛教的大力提倡,我们今天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还能够看到许多形态丰满、雍容华贵的菩萨尊像。一些研究者认为,其中有一些菩萨正是按照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道宣律师与武则天是同一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观音性别之重大变化与武则天执政及大力宣扬自己不无关系,武则天是雄才大略、风华绝代的人间帝王,开历代未有之变局,为了树立政治权威,取信于天下民众,假托自己为佛陀转世,日月当空,号为武曌。据历史记载,她甚至还短暂出家,托身于尼姑庵,这自然加深了与佛门的因缘,推动了观音信仰的传播。
气象万千的唐代文化最终完成了观音由男相到女相的转变。观音最初的金刚怒目、突兀、丑陋形象渐行渐远,后来呈现给世人的是面如春风、拈花微笑、包涵着人间大爱的女菩萨。唐宋以后,小说、话本中对观音女性特征的描绘更是俯拾皆是。《西游记》中观音大士慈眉善目,和蔼可亲、雍容优雅。《三言二拍》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俗小说一则,观音慈悲为怀,也是美丽、洞晓人间俗世繁华与情爱痛苦的女神。近二十年来,随着各种版本的《西游记》《白娘子传奇》《青蛇》《白蛇传》等影视作品的热播,普通民众更是从心里接受了观音形象以及观音信仰。
妙善传说后来传到欧洲引起海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甚至可以说是海外学者的研究促进了内地观音信仰研究的进展。1978年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的著作《妙善传说》出版,在学术界第一次分析了妙善传说的传播路径和文本演进,细致入微地解析了中国世俗社会中,妙善传说的起源、文本传播、故事演变以及所有这些变化的社会原因、民众心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妙善传说流传不广,几近失传,不为中外学者所知。杜德桥的著作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应该说,妙善传说应对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的地位、利益在不同时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妙善故事的流传与中国文化传统里其它重要传说、民间故事、通俗小说、佛家经卷等有着清晰而紧密的相互关联。妙善传说首次以书面文本形式出现,经过不同的文本、文学文化形态的演变,到后期大范围地渗入传奇小说、戏剧表演、民间舞蹈等社会世俗生活中,不同阶层的参与者都给出了符合自己利益和视野期待的阐释。正如邢莉教授所说,妙善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发生地点具有虚拟性,在似与不似之间满足着叙事群体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邢莉:《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的传播——兼谈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的本土化及女性化特色》,《民俗研究》2015年第2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妙善传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公元1099年,蒋之奇身为供职于地方的翰林学士,被后来碑刻记载为“通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弋阳郡开国公”。赴佛寺朝拜,获得管辖地域寺僧的礼遇,授之秘籍,请求赐笔为文本增光添彩,是非常自然也非常符合中国社会人情的事情。于是他就神清气爽,挥然写就《大悲菩萨传》。此后,妙善传说开始进入民间社会,长期而广泛地在东西方流传了近千年,而传承的文本按时间先后大致又可分为佛经、小说、宝卷、舞台角本等*Glen Dudbridge:The Legend of Miao-Shan,李文彬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版,第19-60页。。这一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者杜德桥的《妙善传说》里面有详尽的介绍,国内学者董晓萍、陈泳超、唐雯对杜德桥的著作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有学术分析。*董晓萍的《传说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现在的问题——评杜德桥的〈妙善传说〉》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陈泳超的《“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杜德桥〈妙善传说〉述评》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唐雯的《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之中国古代民间宗教研究》为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前人之述备矣,兹不赘述。由此我们看出,妙善传说中民间口头传统与书面叙事文本并存,一起跨越时空传播,这就是妙善传说的演进轨迹,具有比较文学流传学的鲜明特征。
千百年来妙善传说不同故事版本的流传演变使妙善传说经由多种传播媒介在中国各阶层传播和流传,发生影响。而故事讲述者亦形形色色,其中有埋首书斋的饱学之士,也有目不识丁的村夫野老。在这文野各自走向极端的两类人中间,还有通俗小说作者、戏剧剧本脚本作者、民谣刊行印刷者、宣唱佛教经典的法师或尼姑、民间戏班演员、傀儡戏或皮影戏的表演艺人、说唱艺人、说书艺人等等。他们凭各自的好恶加以取舍,社会大众加上自己的理解,演绎着自己的妙善公主故事。民间的妙善传说有自身的民众世俗色彩和利益选择,妙善观音已经不是印度的观音菩萨,而是中国土地上自己培育起来的神祇。时代是变化的,今天人们心目中的妙善未必是千百年前的妙善。神祇在民间社会生活中不刻意间展现着自然与原始本真的形态,只是为了适应中土文化的接受心理,民众选择了对观音信仰的归化与顺化,在文化心理以及期待视野上接受了观音菩萨的文化演变。
四、结论:妙善传说与“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及文化研究的现代转型
正是妙善传说的巨大影响,带来了中原观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地域文献记载,香山寺最初由汉末贵霜王朝僧人支法度所建,呈现的是印度建筑风格,历经汉魏六朝,至今已经成为典型的廊院式,宋代已经变为纵轴式,元、明、清之后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风格。由于妙善传说作为观音俗身证道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权威实物,因此,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同时,妙善传说也带动了与观音信俗相关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妙善出生之地父城、出家之地白雀寺、俗身证道之地香山寺以及香山寺周边的塔林和经幛,这些文化遗产因为妙善传说而闻名四方。出于对妙善公主的无限景仰,香山周边村落已经在历代寺庙建筑的基础上,已经形成400余座观音庵堂的规模。还形成了诸多民间观音信仰,如观音传说、观音民俗、民间庙会等等,体现在文化发展上有诗文酬唱、书法碑刻、戏剧表演、宝卷、地方史志等等,形成了全方位的现代观音文化格局。而高僧墓塔则见证着香山地区佛学兴盛发展的历史,香山寺具有壮观的塔林,清末即有梵塔(葬西域僧人)49座,灵塔(葬中国僧人)240余座*姬书敏:《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28页。。塔林是坟冢,放置舍利,文中图3观音大士塔即藏有大悲观音舍利子。庙会主要是娱乐赛神,每年二月十九日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佛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民众都会聚聚一起祭祀观音,表演民俗歌舞,传承妙善各种相关的传说故事,颇具有仪式感。“曩自宋元符以来,住持相因仍葺,轮奂浸侈,唱经歌……以大士遗身在塔,灵应殊胜,岁率以春二月,诸万之人不远千里而来,敬礼者无虑万数”*见1185年《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刻,姬书敏:《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721页。庙会上往往还有社火、演唱戏曲如《香山记》《目连救母》等,曲艺表演如河南坠子、评书、三弦书等等,这都是用现代的民间艺术方式,表演千百年来传承的妙善传说及其相关故事。此外,还演绎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新传说,如传说妙善为抗拒婚姻而入白雀寺出家,妙善在厨房做苦役,天帝派六丁六甲代劳,让龙王为寺院开凿饮水之井,让走兽为寺院僧众送柴,让飞禽送菜,这样妙善出家逍遥自在,不觉苦楚。另外,还有一步两眼井的传说、三步五孔桥的传说、茶锅地的传说、擂鼓台的传说,这些传说是当地人们的想象,想象观音无所不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妙善传说还影响着观音民俗,如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鬼节),想象着妙善(即观音)能够解救阴间的苦难,拯救饥饿之鬼。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由于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香山寺“观音大士塔”、《香山大悲菩萨传》碑刻(蔡京碑)、宋代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古父城(白雀寺)均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观音大士塔建于1068年,妙善传说最重要的权威文本蔡京碑即珍藏于此。与此相关的碑刻还有金代《重建汝州香山寺观音禅院记》(《唐国公主碑》)、明代状元刘若宰《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状元碑》)。1986年,平顶山市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2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平顶山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2011年12月,平顶山市申报的非遗项目“妙善观音传说”被河南省公布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5月,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文所述的蔡京碑碑高2.22米,宽1.46米,以楷书写就,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文物价值。而妙善观音传说自唐初以来,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民间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的发展演变史。
通过妙善传说不仅可以看到中原地区久远的历史文化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而且可以探究民俗生活与地缘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脉络。由于妙善传说的观音信仰文化源头意义,2017年5月中央电视台8集文化纪录片《观音之路·汉传观音历代造像艺术》正式开拍。2017年6月12日寻访、拍摄汉化观音祖庭平顶山汝州香山寺,并且该片已经列入2018年央视频道备播计划。因此,研究和探讨妙善传说的渊源与发展,对揭示民俗文化发展规律、社会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蒋明智
K890
A
1674-0890(2017)06-115-09
汪保忠(1969-),男,河南信阳人,文学博士,平顶山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河南 平顶山,467000)
* 本论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三十年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项目编号:14BZW155)、平顶山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神话隐喻与谶纬之学》(项目编号:PXY-BSQD2016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