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7-12-05郑从镔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技师专业课课程体系

郑从镔

(清远市技师学院 511517)

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郑从镔

(清远市技师学院 511517)

本文阐述了汽车维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专业化的方向,构建创新、独特的汽车维修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模块设计、教材编排和体系架构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改革。

汽车维修行业;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多达几十万家,汽车从业人员更是多达好几百万人,这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是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但就目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来看,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文化结构不协调,这就造成了技术上的偏失与落后。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维修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就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模式的落后

目前的技师学院在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基本都是遵循“三段式”的教育模式:第一模块是政治思想与文化课模块,第二模块是专业基础课,第三模块是专业课。然而这3个模块却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2 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的需求不相适应

据调查显示,技师学院的汽车维修专业大多起步于机械类专业,这就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偏向于机械、制造、工程、力学等方面,而与实际的岗位需求不挂钩。这种课程设置不仅浪费了老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

2.3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相对落后

就目前技师学院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大多是10多年前出版的老教材,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方式、理论方法早都与实际的操作相脱节,即使是作了适当的删改,也仍然满足不了现代化日益增长的汽车维修需求。老教材不能从实际的岗位需求中找到生存点,其逻辑和理念都亟待更新和换代。

3 如何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打破之前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建技能型、进阶式、模块化教育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以实际的岗位需求为导向点,应当在对实际的岗位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树立新的汽车维修价值观念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观念,将原有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通过明确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和人力的分工,由易到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且采用阶段式的学习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调整汽车维修专业课时比例分配,注重对专业实训课时体系的构建

由于传统的技师学院对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育都偏向于机械类课程,所以导致了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需求间的不相适应,学生在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方面,明显偏低甚至毕业后无法上岗。对此,学校应当优化课时结构,适当地调整实训课在专业课中的比重,适当加大实训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以保证学生能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和掌握充足的实训技能,从而构建新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理论可以更好地作用于实训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2]。

3.3 教材、网络教学资源的编写要与时俱进,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特征进行编排

技师学院在校本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的编写和排版时,都应当注重对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的老教材在知识理论上出现了很多漏洞和重复性内容,或者是理论不够科学、逻辑不够严谨、结构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吸收。所以,学校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应当适时更新网络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分模块、分基础知识、分实训技能和操作的编排,在教材中还要体现汽车维修专业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对此,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我国打造技能型、专业性、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1]康小斌,张喆.汽车维修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2013(7).

[2]陈天训,刘正怀.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工业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J].机械职业教育,2009(1).

U

:A

郑从镔,男,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从事汽车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技师专业课课程体系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