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然长路漫漫,也要坚持到底

2017-12-05陈袅袅

哲思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名校室友姑娘

◎陈袅袅

起点并不决定终点

昨晚,一个高考失利的学妹跟我大倒苦水,念了二流大学的她觉得自己前途昏暗一片迷茫。我想说的是,她的困惑,我都懂,甚至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感同身受。

我所在的大学,从某一方面来说,也是我的一个软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并不那么愿意把它提起。

就算已经过了两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我对高考答案的那天晚上,我的文综是怎样给我一巴掌。哭过后,我看到了自己刚过一本线的成绩。我知道,我根本没有任何资本选择。不是211,不是985,我只好拖着行李抱着最后一丝要读中文系的倔强来到了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南方。

踏入校门的那一刻,我知道,这所大学不是我心里的选择,可它确实是我现有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因此,我在劝自己,接受它。

不服输,有勇气

我想,每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都有那么一点不服输的好胜心吧。害怕自己比不过别人,害怕多年以后,自己给不了家人想要的生活……因此,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就比别人从学历上矮一大截的时候,必然是有些不甘和懊恼的。

刚上大一的时候,我就清楚地知道,我所在的学校与名校的差距。比如我们学校的同学可能为过了六级而沾沾自喜,可是名校的同学,早都大一全员裸考过六级了。

学校资源少,活动少,很多程式化的东西浮于表面,学风也不够浓郁,你很难接触到优秀的人。大学期间的自我提升,老实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展开。

我记得后台曾经有一位大一的小姑娘给我留言,她在一所三本大学念书,从大一起就立志考研逆袭。可是她们宿舍的姑娘每天都追剧逛街煲电话粥,想要奋发念书的她反而成了异类。每当她去图书馆,就会被她们嘲笑说装什么啊。她感到很无奈也很委屈,她只是想积极上进一点,却成了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我很快回复那个小姑娘,别管她们怎么看,做自己就好。

不过也不难想见,如果那个姑娘在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也许这样的状况就不会发生,也许还会交到几个关系不错的一起去图书馆的朋友。可是在那里,她却成了被排挤的对象。

前不久期末成绩出来,那个姑娘又来给我留言,她兴奋地说自己考了她们班第一。我发自内心地替她高兴,我也相信,她能如她所说,在大学期间完成一场漂亮的逆袭。

看啊,二流的学校确实会有不少限制,可是它却不会阻止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前进的步伐。因为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想做什么,只管去好了!

实力决定高度

我们都知道,无论你走到哪里,如果没有一个还不错的文凭做保障,可能连门槛都跨不进去。很多企业也都是非211、985学生不招的。但我们也都知道,当今更是一个能力时代。学历可以决定你在什么样的高度,但能力能够决定你能走多远。

如果你因为对自己的本科学校不满意而感到忧虑,那么,你已经比同龄人多了上进心和危机感,接下来再加上坚定的执行力,你也可以脱颖而出。说白了,旁人的看法、外界的干扰、学校的设施条件,全部都是外物,真正能决定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你觉得自己眼界不够开阔,那就趁大学多出去走走看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加五光十色;如果你觉得自己读书不多,那就趁大学多在图书馆坐坐,你会发现阅读是一件非常有趣并且有益的事;如果你觉得自己内向胆小,那就趁大学广交朋友,认识不同性格的人,你会发现与人相处交流会是一个多么宝贵的相互促进的机会……

享受孤独的馈赠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并不能适应大学里这种一个人生活的模式的。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姑娘,跨越千里来到南方读书,作为一个十分恋家的人,这样体验的意义不可谓不大。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如既往地和室友开启了捆绑模式,吃饭、打水、逛街……什么都会约好一起去,仿佛连体婴一样。

可是后来慢慢地我就发现这样的状态让我并不舒服。因为大学是一种自由松散的状态,每个人的课程安排、业余活动等都不一样。比如我今天中午想去阅读中心,可是室友中午想洗澡,于是冲突就来了,我们便要想办法迁就对方。最后,把彼此的时间安排都弄得一团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时间要安排,如果我们还没有学会一个人往前走,往后又怎么能在这个繁杂的社会做到真正独立呢?所以我想说的是,在大学,我们该学会的第一课就是孤独。

我并不想把孤独夸大成多么浮夸的字眼,我只是想说,我们都应该学会适应这种一个人的状态,并且抓住独处的时光,认真努力,做那些你一直想做却来不及做的事。

大学四年,是孤独的也是富足的,如果你向往更非凡的学府,想要跳脱出身边的圈子,那么你就一定要忍受身体上的孤独,但相反,你会获得精神上的富足。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还说不定,但是四年后的人生会告诉你,你现在的选择有多么珍贵。

你要知道,就算是再一般的大学,也都有积极上进的学生,也都有学识渊博的老师,也都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就算是把这些都抛开不谈,你也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符合你专业兴趣的名校课程,也可以通过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打开自己的眼界格局。

自我提升这件事,什么时候做都不会太晚。怕就怕,你从一开始,就以二流的心态自居,以坐井观天的姿态以为,自己还没有差这个世界太远。

别忘了做自己

我不是想讲述一个多么励志的热血故事。

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身处二流大学,那么你要做的不是自甘堕落,而是应该想着如何去努力,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光亮,去弥补高考失败带给你的阴影。

你不必把大学想的那么深不可测,似乎怎么都找不准它的脉搏。其实,你不用想那么多,你不用知道不要什么,你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够了。然后,去紧紧地抓住它。

所谓的二流大学不见得真的就是二流大学,二流大学的学生不见得真的就是二流学生。我们作为95后的年轻人,应该去学着打破这些标签,不被这些问题所捆绑。

作为一个念大三的老学姐,回顾我的大学两年,很多事都没有做得很好,比如读的书太少,成绩也不够好。不过我也很庆幸,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一直在坚持写作,有了一些读者,去了不少一直想去的城市,做了几次志愿者,见识了不少有趣新鲜的东西,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实现了经济独立。

虽然我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也没有成为了不起的某某,但是我把我最想做的事一直抓得很紧,我觉得这样真的已经很知足了。

经历了这些,我越来越明白,无论年轻人,拥有怎样的优势劣势、怎样的盲点和遗憾,只要记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那么纵然长路漫漫,我依然相信,我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残酷的比赛,那么大学四年才是更应该分秒必争的加时赛。这条路还没有走到最后,谁会赢还说不定呢,你说是不是?

共勉。

猜你喜欢

名校室友姑娘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全国名校等比数列拔高卷(B卷)
猪一样的室友
秋姑娘的信
酝酿一下
泥姑娘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你是不是故意的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