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选择奋斗的权利
2017-12-05衷曲无闻
◎衷曲无闻
深夜,一个学生找我聊天。他说:“我现在感觉很迷茫,没有目标,有时候觉得,有些事情做根本就没有用,但还是得做,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我开导他:“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咬紧牙关再撑一会儿。”
他说:“我平时学到晚上十二点多,中午放学比别人晚走20分钟,第二天为了提神喝咖啡,即使喝了会肚子疼也要喝,错题一直认真整理,上课也很用心。但我考试总是失败,我失败9次了,听起来不多,但也不少,信心在一点点消失,我还能行吗?”
我说:“量有了,还需要给质一点时间,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心态很重要。”
他又问:“万一方向就是错的呢?就像您,这么拼命地坚持了这么久,还是一篇10万+都没有,不心慌吗?”
“其实我根本没有在考虑10万+这件事,反而更在意是否比昨天写得好,看看阅读量和转发量,突破了就很高兴。”我的回答看起来云淡风轻,但当学生问我是否心慌的时候,还是像被电击了一下。
每个不肯轻易放弃的人,大概都有着一样的傻劲儿。我每晚处理完留言和消息要到凌晨两三点,中午放学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吃东西,而是晚上发什么。有时为了提神喝红牛,这种透支健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我写的文章很久都没有大号转载了,每篇写两三千字,听起来不多,却也得花三四个小时去打磨。
当然,和那个学生最大的区别是,我没有信心消失这种想法,因为写作于我,已经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了。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等次越高的钻石打磨过程耗时越久,磨砺让它拥有无法遮掩的动人闪亮。付出可能没有回报,但当收入与付出成正比且出奇得可观时,那种快乐无可比拟。
也许奋斗了一辈子的普通人依然摆脱不了平凡,也许咸鱼翻身了不过是一条翻了面的咸鱼,但至少他们有做梦的自尊,而不是丢下一句努力无用,就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记得念小学时的一次春节,留守了近一年的我,终于有机会和父母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席间闲谈,母亲说村子里来了个算命先生,特别准。我睁大好奇的眼睛问:“什么是算命,你们有给我算过命吗?”
父亲说:“算过啊,你的命比我好多了,肩挑背扛的脏活累活在我这里终止,你肯定过得比我风光。”
虽然年纪尚小,但我还是听出了父亲的话里有刺,他是想刺痛我,他用辛劳给我打造一个不一样的起点,就是希望我凭努力拼搏一个不一样的终点。关于儿时的记忆并不多,但那一次交谈在我心中埋下不认命的种子。我是穷人的后代,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过上富足有尊严的生活,让父母不再受累。
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年纪尚轻一穷二白的日子里,我们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周围的人已进入梦乡,而你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生活的困境逼迫你进入一个死胡同,怎么转也转不出地狱般的困窘;深爱的人结婚了,新娘却不是你;终于结束了爱情长跑,却发现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件事,真的只是个童话故事。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毕竟是少数,平凡如你我的大多数人,都得思考“我要怎么养活自己,我要怎样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这个问题。在你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努力奋斗成了唯一的答案和途径。
勤奋,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被高估的美德。但是对于一个毫无天赋的人来说,可以依仗的就只有勤奋。即便你拼尽全力还是追不上兔子,但你会是乌龟里跑得快的那一个。
在我上大学期间,相比和一群人吃喝玩乐,吹牛攀比,睡觉打游戏,我没有丝毫的犹豫,选择了不合群。我一度很享受那种孤立无援、独来独往、屡遭排斥的生活。在那段岁月里,我沉浸在读那些晦涩的著作中,不会去为不合群找理由,不用尴尬于要和别人搭讪,也不会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身边有一本书,就能打发时间,吸收能量。读书让我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进一寸有一寸的惊喜,我享受着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的那些幽默那些梗。
别人有大宝刀,我只有一颗脑袋,一把宝刀只需要一块好的磨刀石,而一个好脑袋则需要很多知识。没有一张能依靠来吃饭的脸,起码还有个能变现的大脑。
在那些很少有人踏足的地方饥渴地汲取能量,或许已经变成了特立独行不接地气的怪人,可是那些不同于喝酒K歌的快乐,有些人也许一生都无法懂得和体会。
那些无法安睡的日子,那些为了梦想而日复一日拼搏的日子,都是孤独的。但是,孤独恰恰是成为优秀的必经之路。就算无法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也得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
因为努力学习,让我变得不再狭隘,让那颗充斥着暴力、偏见、愚昧无知的心灵得到救赎,让我能够在狭小的天地里窥得更大的世界。
因为努力学习,我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待在了自己想待的地方,有了钱和底气,在每一个想要对我指手画脚的人面前都挺直了腰杆。
我的专栏作者木十二劝我开一个写作培训课程,因为好多作者现在已经开始做教育方面的尝试,教导别人写作。
我说:“很多这种课都只是在圈钱而已,写作是教不了的。写作就是一个不断输入,积累模仿,自成风格的过程。”
我从来都不相信那些所谓的速成培训课,因为我练习写作的方式很笨拙,是从抄写《声韵启蒙》,解构唐诗宋词,钻研李宗盛、林夕、方文山的歌词开始的。
也许,我们都是被命运捉弄的人,可能没有父母的庇佑,可能一生都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可能弱小无知交过不少智商税,可能穷困潦倒,一波三折,卑贱如蝼蚁……
命运好像完成出厂设置后,就不再管我们的呐喊与彷徨,可我们依旧有选择奋斗的权利,用什么样的模式去面对生活,全凭自己。
哪有什么极致美丽,不过是咬牙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