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竞争力管理推动新发展
——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在杭州召开

2017-12-05宋文芳庞贝贾婧媛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年11期
关键词:管理科学垃圾管理

本刊记者/宋文芳 庞贝 贾婧媛

创新驱动竞争力管理推动新发展
——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在杭州召开

本刊记者/宋文芳 庞贝 贾婧媛

聚餐剩一堆,餐餐叫外卖,你知道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浪费?懒癌?三高?也许都对,不过我们来看更加直观和宏观的危害——

“2016年,全国年产餐厨垃圾9700万吨,占生活垃圾约50%,而且每年以10%的增量不断增长。同时,全国城市还存在大量的有机余料,分布在农贸水果市场、海鲜肉类市场、大型超市、食品粮油企业和物流冷链企业。国内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餐厨垃圾的日产量要达数千吨!已处于‘垃圾围城’状态。”

这是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刘人怀教授在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上作大会报告时的阐述。

被我们视若无睹的餐厨垃圾,规模已达到如此触目惊心的地步了吗?是的。这一难题与管理科学有关吗?应该怎样破解?

——它正是第四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关心的议题之一。

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近400位中国管理科学的知名专家学者、国际期刊编审、商业领袖齐聚杭州。

他们此行为何而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管理科学是一门与现实关联密切的科学。在新时代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管理科学在这一历史征程中发挥的作用必然不可小觑。

牢记使命巧运筹,发挥科学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具体作用,这是本届论坛的目的所在。

正如刘人怀代表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致辞中提到的那样:“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中国管理科学的研究已成为公认的重要学术研究领域。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办的‘中国管理科学论坛’是中国管理学领域高层次、高规格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旨在探讨中国管理的科学问题与发展规律。”

刘人怀院士在论坛大会上作报告

“如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深度转型,催生着新一轮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再调整。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为核心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序幕,TPP、TTIP、亚太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新经济格局也在重新调整,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引领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创造更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颠覆传统,呼唤新的管理思想和商业模式的诞生。”

“而中国在这样世界大潮中担当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世界经济最活跃、最有担当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世界的发展,创新驱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在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城市文明日益进步的背后,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体制的持续创新和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的孕育发展。国家近几年的全面深化改革,政治、经济、民生等各领域全面落子,给中国各企业留下无限想象、探索和成长的空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企业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管理科学的支撑。”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亟需转型升级……在转型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如何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创新来促进转型升级是摆在中国政府与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本届论坛,专家学者们就“创新驱动竞争力:中国转型背景下的宏观与微观管理”主题下的企业运营与战略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和教育国际化等各界普遍关心的宏观和微观管理议题建言献策,期待能够对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口的业界有所启发。

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刘人怀院士:绿色再制造——破解垃圾围城,守护美丽中国

刘人怀院士更关心的是“绿色发展”问题。在本届论坛上,刘人怀院士作了题为《绿色再制造的探索》的大会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近百年来的迅速发展,加之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因此,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就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刘院士在介绍全球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餐厨垃圾量大面广及其危害问题,并依靠科技创新,提出联合生物加工技术,经过绿色再制造,彻底解决餐厨垃圾的危害,实现变废为宝,从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实现美丽中国。

同时,他提出一些建议:

一、政府重视并直接管理餐厨垃圾治理工作。餐厨垃圾治理是民生工程,其治理困难历史悠久,与所有人都有关系,且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希望市、区、街各级领导直接抓餐厨垃圾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希望政府推动建立和完善收运处理体系。建议采用简单易行的干湿分类模式,即将生活垃圾按干、湿两类进行分类收集。

三、大力提高市民的责任心。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公众了解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同时,需要用激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市民完美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

杨善林院士:管理学者的历史责任

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专家、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院士就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学科内涵的深刻变革、管理者的历史责任等问题作了题为《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思考》的报告。

他认为,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积累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经验,需要我们去客观的总结、深入的研究、理性的升华,形成中国已经实践了的经济与管理理论,这种理论既能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象,指导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实践,又能揭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中国人的贡献。扩量、提质、创造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卢春房高级工程师:高铁管理创新是有益镜鉴

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卢春房高级工程师以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铁等重大铁路干线建设为例,就高铁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和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组织管理难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他说,中国高速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成为国家靓丽名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全国人民大力支持,全体建设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信息化时代的管理创新也起到重要作用。

卢春房理事长认为高速铁路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我国在高铁技术创新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把握高铁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确立了“三个创新”并举、各有侧重的总体思路。

二、工程建设组织和管理。“路地共建”模式:也就是铁路与地方合作建设铁路的模式,既发挥了铁路企业在组织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也发挥了沿线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等方面的优势,确保了相关高速线路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立目标体系、建立标准体系、构建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支撑体系、建立全过程控制机制;施工组织动态管理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监控现场进展情况,并按上述原则动态调整,实现了资源、方案、目标的最佳匹配。

吴子丹教授:“两先两再”破解粮食储备技术和管理提升问题

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子丹教授就粮食仓储管理、粮源数量短期监测与预警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粮源供应数量和价格的中长期预测技术研究展开了深入研讨。他以《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下的系统治理》为题,介绍了粮食储备四合一技术推广的工程管理事例。

他说,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储藏的质量是个很大的系统性问题,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瓶颈问题,而且要对点多面广的落后粮库进行全面的治理。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下的系统治理这一工程管理策略,使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储备粮的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他介绍了国家粮食局采用的“两先两再”的方法:一、在工程规划层面,先纵向突破,解决制约性的技术瓶颈和行业短板问题;再横向铺开,进行行业的系统治理,解决行业面上的普遍性问题。二、在工程组织层面,先调动国家相关组织体系的作用,进行大力推动。中央库率先推广,地方库后续跟进。再运用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其它大批企业主动应用,行业的推广就自动铺开了。

他指出,粮食储备工程管理的创新,破解了我国粮食储备的技术和管理整体提升问题,最终实现了粮食质量的整体提升。这个事例,对行业治理类型的工程管理,或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朱石坚教授:舰船装备保障工程管理与实践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海军某保障总师、专家组组长朱石坚教授介绍了他亲手创建的技术责任型保障模式和四位一体的新型保障系统。该系统成功变革了舰船等级修理模式,大幅提高了海军舰船装备保障能力,实现舰船装备保障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朱石坚在报告中说,舰船装备的自身特点及作战环境要求,决定了舰船装备只有通过有效的保障才能尽快形成并长久保持战斗力,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性能。

在长期的舰船装备保障实践中,他们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和工程管理理论,创建军民融合的全寿命技术责任型保障模式、基于体系能力的舰船装备新型保障系统、开放融合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开展军民融合协作、保障流程优化等管理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引进装备、航母以及国产舰船装备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幅提升了舰船装备保障能力、部署能力及作战使用能力。

王核成教授:互联网生态下企业行为与管理问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德先进制造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核成教授通过实际案例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浙江省企业在互联网生态下的转型升级路径,并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提出不同产业内企业的具体创新行为和发展特征,作《互联网生态下企业行为与管理问题》的主题报告。

报告基于浙江省案例,深入阐述互联网生态及其发展、互联网生态下企业的创新行为和管理问题,系统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各产业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报告对互联网生态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在研究范围内自上而下垂直剖析了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主要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传统企业在互联网生态下的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江峰博士:珠三角生活垃圾治理研究

作为刘人怀院士在《绿色再制造的探索》中提出的“破解垃圾围城”问题的有益扩充,在分论坛上,江峰博士作了题为《珠三角生活垃圾治理研究》的报告。

他说,生活垃圾治理是珠三角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珠三角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焚烧+填埋”的末端处理模式,并且在大部分地区未来生活垃圾治理的战略方向仍然是加大焚烧的比例。这种处理模式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而且会导致非常高的社会成本。

他表示,刘人怀院士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和地区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提出珠三角生活垃圾治理战略总目标、具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并建议:做好立法和制度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探索垃圾按量计费制度,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处理和回收工作,构建生活垃圾治理的完整产业链。

周青教授:微创新——中小企业微创新的战略选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周青教授作了《中小企业微创新的战略选择:理论与实证》的主题报告。

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对中小企业创新提出了特殊要求,微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他认为不同类型的微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直接导致不同情境下企业微创新战略选择也不尽相同。

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延续式微创新和自主式微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关系,模仿式微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处于导入期的中小企业更应选择模仿式微创新,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更应该选择延续式微创新和自主式微创新,处于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更应该选择自主式微创新。传统型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选择延续式微创新,科技型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选择自主式微创新,服务型中小企业应该选择延续式和自主式微创新。

傅啸博士:信任是对传统契约机制的有益补充

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傅啸博士在分论坛的发言中说,许多研究已证明,企业如果仅仅受自身利益最大化推动而做出决策,反而会在供应链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利益受损。如何建立有效的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信任是对传统契约机制很好的补充,并且也是影响企业间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

他通过分析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现状,对信任的特征进行归纳,将合作关系中的信任分为三种类型,并总结出影响供应链企业间信任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一套提高供应链企业合作中信任的有效机制。

孙宇博士:开放式创新的运行机制

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孙宇博士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封闭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已不能满足企业对更短的产品研发周期、更低的研发成本的需求,开放式创新正是

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

作者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归纳总结出不同类型企业所采取的开放式创新的不同模式,进而从创新所处阶段及创新过程是否涉及金钱两个维度对开放式创新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细分,提出开放式创新经营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开放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设想。

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和热点纷呈的深入交流,使论坛取得了丰硕的讨论成果。与会专家结合中国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从管理需求和现状出发,结合关键工程应用,解决新情景下的中国管理问题。并且通过分析企业数据,考察“互联网+”生态下企业创新实践过程,倡导和扶持“互联网+”创新,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大众创新谋求新思路,为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献计献策。

此次论坛的召开,不仅为中国管理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学术成果交流和展现的平台,同时为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垃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垃圾去哪了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征订征稿启事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倒垃圾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5年《管理科学》总目录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