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最想做的事情

2017-12-05俞敏洪

全国新书目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宗旨俞敏洪年轻人

◎文/俞敏洪

做最想做的事情

◎文/俞敏洪

俞敏洪:行走的人生

俞敏洪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2017年8月

定价:48.00元

我的智商非常一般,就是比别人勤奋。

我的脑袋不属于特别笨的那种,但肯定也不是顶尖聪明的类型。在北大同班的50个同学当中,我的智商应该属于中下水平,这说明我确实不是顶尖高智商。

但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十六到十八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我比较喜欢在家里工作,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觉。以前一般是深夜2点睡觉,早上8点起床,但发现这样的作息对身体不好,不如早点睡觉,反正都是睡六个小时左右。

每天早晨冲个澡对我来说是必需的,不管是热水还是凉水,实在不方便的时候,就拿盆水浇一下,唤醒自己,让整个神经系统活跃起来。我很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一两千米,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所以每天都跑得大汗淋漓,特别是在夏天。但我晚上一般不洗澡,因为洗了澡大脑容易兴奋。

锻炼结束后,我一般从早上7点半开始,工作到中午12点。工作内容有邮件处理、工作布置、对新东方发展的思考等。另外,还对一些年轻人进行创业辅导,例如通过洪泰基金接触的各种创业项目,因为我知道年轻人创业不容易。

我的午饭90%的情况都是盒饭,有人来和我聊天,也是一人一份盒饭,最多加一瓶红酒。但我也很注意身体,吃完饭会散步十分钟。

除了散步,我每个星期还会有一两次游泳、一两次徒步。

我和李开复都做创业导师指导青年创业,但我比李开复更注意休息。开复有段时间有点走火入魔,有人深夜2点钟给他写信,他非要即时回复,以表现自己比他们更勤奋、更年轻。我对他说,真没必要,到晚上11点就把手机关机,外面的事情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早上7点钟打开手机,再来处理这些事情。我现在大概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旅游,每年会抽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专门去旅游。虽然年纪已经超过50岁,但因为用脑消耗太大,我不担心自己会长胖。如果真胖了,去外面徒步旅行十五天,也就瘦下来了。

现在,想安静特别难。比如旅行时住在某个宾馆,一吃饭就有很多人跑过来要合影,这样内心的安静就被打乱了。所以我现在旅游一般都会去几乎没有人的地方,比如大草原,自己开辆越野车,和一两个人同行。他们很少说话,会给我一个安静的私人空间。

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晚上在上班,有三分之一的晚上会回家吃饭,因为要回家陪孩子。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应酬,我每年有大约一百天都在外出差。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领悟了生命的本质,但是至少有了比许多年轻人更多的勤奋。我的勤奋能给我平时的思考和演讲补充营养。以读书为例,我平时读书有意无意会写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想法。我翻书翻得挺多,但认真读书有时很难。所谓的认真读书就是一天或几天精读一本书,这样算的话,我一年认真读的书也有20-30本。所谓的不认真读书就是一两个小时就把一本书翻完了。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我一年能读100多本书。

坐飞机、坐汽车,这些都是我读书的时间。从小到大,我坐汽车没有晕过车。在特别颠簸的路上我都可以用电脑工作,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十个小时,感觉就跟在办公室一样。所以,我在路上读书、工作,丝毫不受影响。

这一辈子,我对钱的多少没有什么感觉。在北大的时候,一个月60块钱,我也很开心。现在有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平常月消费一般也就两三千块钱,其中还包括买书。

我在北大当了好几年老师,但真正体会到当老师的成就感是在教书三四年之后。当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一点,就是学生特别喜欢你的课。

这种成就感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拥有的,而是需经过自己不断的琢磨,每堂课都要有改进。

刚开始教课时,有的学生开小差,有的上课上到一半背着书包就跑了。最后,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学生们都提前走了。前两年教课时很有挫败感,因为怎么教都教不会,怎么教都觉得自己知识不够,还会羡慕教得好的老师,但怎么模仿都模仿不了。后来我慢慢发现,竟然有其他班的同学来听我上课了,而这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过程。

教学是一个理解知识以及融会贯通的过程,需要举一反三,要有口才,还要对学生了如指掌,懂得察言观色,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我一直对大学生说,毕业以后不管在什么地方,当个两三年老师,对一辈子都有好处,你会变得有口才,懂得怎样表达,还知道看面前这群人是不是愿意听你讲。

和年轻人的勤奋不同,现在我的勤奋是另外一种方式—思考。

我会经常写一些笔记、感悟等。我现在的体会是:心在退,人在进。

“心退”是让天地更加广阔,“身进”是因为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但是我不能和年轻人讲这些东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种植到其他人的身上。就好像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出另一个俞敏洪出来,但那个俞敏洪是一片空白,而这个俞敏洪却呈现出一种经历过人生风雨后的丰硕状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个是空洞无物的皮囊,另一个却是有精神支撑的灵魂存在。

我常常说,年轻人就是要去闯、去奋斗。只要不做坏事,只要保持良心,剩下的什么事情都能做。年轻人不能太消极,不能因为知道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就放弃了对所有事物的追求,这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说,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艰苦。去努力吧,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最想成为的人!

链接

放心与不放心

在企业管理上,我们常常讨论到放心大胆、充分授权的问题。其实,你把一件事情放到别人手里之后,是不是放心让他做,主要还是取决于做事情的人的表现。如果他的行为和判断使你越来越放心,你就会放心大胆让他去做事情;如果他的行为让你放心不下,你就会越来越不放心,越不放心就会干涉越多。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当我坐上一辆出租汽车后,我就会观察司机的行为。当我发现司机开车沉着稳重,汽车行驶平稳,起步停车都让我感到舒适时,我就不再观察汽车前面的路况,埋头做自己的事情,或读书,或听音乐,或用电脑写东西;但当我发现司机开车鲁莽,忽冲忽停,弄得你前后左右摇晃不停,我就会紧张地看着司机的一举一动,同时死盯着眼前的路况,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师傅小心,而对方由于我不断的念叨变得更加心绪不宁,开车就更加恶劣。

所以是否能够放心大胆让别人去做事情,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是否找到了恰当的人做恰当的事;是否通过观察这个人的表现对他做出了合理的判断;如果不放心,是否果断采取措施替换上让你放心的人。

最重要的是第一点,找恰当的人做恰当的事,这样从一开始就不用担心,就可以充分授权。但这件事并不容易做,需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对人类本性的了解。中国有句老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基本说出了用人者的无奈和被用者的委屈。当然,还有同样关键的一点,当你发现用的人不对头,做事情使你不放心时,你有没有勇气把他及时替换掉,免得产生严重后果。

在第二点上,我一直在争取做到,这也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用人容易辞人难,这是人力资源部门天天讨论最难解决的问题。至少,我现在坐出租车时,当我发现司机开车让我严重不放心时,我不再无助地念叨着师傅小心,而是让师傅靠边我下车。我宁可步行,也不愿意把小命交到一个我不信赖的人的手里。

没有宗旨

小时候,我最常听我妈说的一句话就是说人“没有宗旨”。

如果我不知道每天努力,只知道玩,我妈就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我考试结束后成绩不及格,我妈也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情半途而废,我妈还会骂我没有宗旨。

如果邻居家的媳妇没有把家里打理好,不会管教孩子,不懂得孝顺,不知道节约,我妈又会说她没有宗旨。

听多了,就有点开始明白“没有宗旨”是什么意思,凡是做事情不靠谱、没有规划、没有步骤,都可以说是“没有宗旨”。现在分析起来,没有宗旨就是没有头脑,没有思路,没有规划,没有长远打算,做事没有常识。一个没有宗旨的母亲培养不出好的孩子,一个没有宗旨的妻子或者丈夫不会持家,也不会让家庭持续安宁兴旺,一个没有宗旨的管理者会把事情越管越乱。

宗旨本来是指一个团队、组织、政党的目标和纲领,我妈不会懂得这个,所以从她嘴里出来一定是自古就是这样用的,可以说是民间古汉语。“没有宗旨”用在个人身上,指那些头脑混乱、胸中无块垒、做事没思路的人,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从北大辞职,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 位商界领袖”。

生活中的俞敏洪爱读书、旅行、运动,也爱思考和写作。本书集结了俞敏洪新近创作的散文随笔,质朴的语言中展现着生活与生命的智慧。商场上,他攻坚克难,激情澎湃;生活中,他沉静细腻,满怀诗意。了解俞敏洪之所以成为俞敏洪的原因,或许比阅读单纯的励志经历更有价值。

全书分为旅行游记、读书笔记、生活感悟、人生经历、谈教育、谈文化发展等六章,虽是“闲话”,却可读出“小呆萌”和“大智慧”。旅途他乡遇故知,初识大冰相见恨晚,病卧床头思考不辍,回首往事感悟人生,遇社会问题仍赤心不改。俞敏洪的人生印证了那句话,为君子行万里路,而不忘初衷。

猜你喜欢

宗旨俞敏洪年轻人
疫情下的海外华裔医生:生命至上是我们的宗旨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红船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漫画也疯狂
年轻人如何理财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年轻人
俞敏洪:一生只为一个女人奋斗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