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路径初探

2017-12-04刘慧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能力舞蹈教学审美能力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心灵修养,舞蹈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形式便逐渐被广泛运用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中来。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审美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质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学生能力;审美能力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由于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运用视觉艺术的表现方法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审美兴趣。目前在高校开设的舞蹈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也已成为逐渐被关注的焦点。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创新来源于人才的创新,同样,在有关舞蹈的教育教学中,为丰富人们的感受力,需要同样具备丰富感受力的教师与人才,如此才能把舞蹈的个性特征与特色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好的培养了新一代孩子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从而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学生学习舞蹈大多是来自舞蹈教师的教学。老师的舞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通过学习、表演、模仿去理解和体验舞蹈的内在美,在不断的学习中使思维得到开发,因为学生是通过学习、表演、模仿,从而去理解与体验,感受舞蹈的内在美。在不断地学习中思维得到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加強。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旧观念,践行新的舞蹈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舞蹈的审美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舞蹈教学,让学生大胆尝试消除对舞蹈的恐惧,从舞蹈中享受美和发现美,学生才能充分的展开想象的翅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而不断地创新。

其次,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创新力。教师和学生出于平等的教学地位,但是大多数教师仍将课堂打造成为教师占据课堂的大部分地位,营造一种尊师重道的氛围,陈旧的尊师重道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所以教会应转变学习思想,转为做学生的好朋友,促使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新愿望。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但多数老师却做不到这点,对待学生不能像对待朋友、同事一样给予尊重,顽固的尊师重道观念严重影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的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开展舞蹈课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实践经验较为缺乏,研究成果较为薄弱,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不仅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也有利于践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时代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审美过程中的主要步骤,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来进行学习与模仿,在动作学习、节目排列组合的过程中,对舞蹈姿势的不同、音乐节奏的快慢等舞蹈艺术美进行初步了解。

第二,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舞蹈教学方面提供良好的环境。舞蹈教室安排和教学设备的配备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前提,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舞蹈教室的选择也要有科学合理的依据,舞蹈教室要选择光线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流通性好的房间,舞蹈教室的地板要选择硬度适中的木质地板,防止学生在训练和弹跳的过程中身体部位会受到损伤。

第三,采用灵活多样的舞蹈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催生出了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使得教育内容更具有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各类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来交接不同民族的风情和习惯,通过观赏高清的舞蹈画面来学习舞蹈动作,在做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去感受发现美的乐趣。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营造舒适宽松的舞蹈教学氛围,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互动,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的特长,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非常枯燥单一,学生犯错了只会一味的批评教育,这就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新的艺术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外,还要逐步丰富完善生命的个体。高校教育的第一使命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目标的四有人才。每一位学生对老师而言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都有被外界有待挖掘、有待发现、有待培养、有待提高的才华与天赋。老师有义务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使每个人都能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体会到个性舒展,心情愉悦,自由张扬的美丽心境,提升审美能力,不断创造、创新,最终完美展示出来。

四、总结

有效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舞蹈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征程。除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外,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辅助,如教师通过理论教学来指导实践,逐渐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简单来讲,舞蹈教学的实质就是培养优秀人才,即具有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生存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艺术感受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逐步提升学生的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才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江锦华.试论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7).

[2]林英.浅谈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3(26).

[3]于立.浅谈教学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徐艳.在高中舞蹈课教学中提升学生文艺素养[J].群文天地,2013(10).

作者简介:刘慧,女,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舞蹈。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能力舞蹈教学审美能力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