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17-12-04任丛生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渗透心理健康班主任

任丛生

摘要:心理健康是对每个小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班主任工作是面对每个学生的全局性工作。因此,班主任在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而此项工作成效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培养,已经成为关系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渗透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育的起步阶段,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想实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从问题出发,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厌学情绪

现在学生学习都是以分数来评定一起,学生面对老师、父母、分数等各方面的压力,将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学习失去兴趣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动机的扭曲、消极对待学习、逃避远离学习,而当这些心理行为的产生,将会造成他们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不主动完成作业,学习也失去了目标,甚至会出现上课就恶心、焦躁、头昏等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学习的下降。

2、孤僻情绪

这些情绪的产生会使学生一些学生不知道怎么与他人相处,独来独来,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玩耍,对他人有一种戒备、厌烦的心理。这些消极的情绪产生大多数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将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自卑情绪

这种自卑的心理是一种软弱和无主的一种情绪。自卑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轻视、贬低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去尝试,害怕失败。

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创设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的隐性教育和间接教育作用,一旦和动情、晓理、立志、践行这些显性教育、直接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就可以起到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作用。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都会使小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搞活动、抓评价、促规范,通过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陶冶学生,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2、了解学生心理需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加强“学情”分析,特别是要通过与小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让小学生愿意与班主任交流,深入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心理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3、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在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演讲、辩论、采访等众多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只有学生们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他们才会主动去改善自己,实施自我教育。心理健康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小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发育阶段,班主任此时做的更多的应该是塑造学生人格,对学生实施荣辱观、审美观、人生观等教育,打开学生想象的窗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学生主观欲望,学生才是健康教育课程的主导。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心理特征潛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班主任应当确保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得体的语言、文明的举止,为学生展示良好、健康的人格行为特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开展有益实践活动

小学生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人生的绚丽多彩。在小学生中积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双休日兴趣活动、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可以起到放松神经、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益智育德的作用。在这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小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才干;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学会与人交往,和睦相处。在活动中,小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心灵得到了净化,感情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锤炼,走出孤独,增强生活的自信,体验人间真情,改善自我,提高了心理品质。

5、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强烈的自尊和敏感的心灵,很多话不愿意或羞于对家长及教师当面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周记形式记录下来。把自身成长的困惑、人际方面的困难及情绪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付诸笔端,记录在每周日记上,这不但可帮助学生发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是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疏导,当然在疏导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慢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一旦发现学生在周记上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教师可先用文字和学生进行交流,再试着和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谈心,最后达到解开学生心理症结的目的和效果。

结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身心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中,小学班主任要全面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手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沈威.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1(9):37-38.

[2]胡颖.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心理健康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