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
2017-12-04范环
范环
摘要:现在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经常不大注意题目给的已知量,和需要求的未知量,做题时不认真读题、审题,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做题习惯。如何学好数学,首当其冲的是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
关键词:游戏教学;审题;解题;检查;验证
如有些学生在应用题句子理解上有误差,导致运算方法错误列出的数学算式也是错误的;字迹潦草不堪入目;数学列式子涂涂改改,数学乘法笔算和除法笔算列式看不清;字迹潦草很难让别人看清计算的过程和答题的文字答案;添数、漏数、错数、看错运算符号,或者是运算的先后顺序错误,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偷懒不善于独立思考,喜欢抄袭别人的作业。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及时纠正,而是直接抄写正确答案。长此以往,就成为了班级差生,成绩就出现跟不上,知识点掌握不了,严重地影响了后面的数学学习。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能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下面从六个方面来谈谈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
一、游戏教学,让学生爱上数学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真的很重要,学习数学之前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兴趣养成了,再过后才是谈论如何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要利用数学游戏,自编或者是熟知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乐,游戏中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解题是从审题开始的,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在审题中体现出来。不要单纯地以为看错题、看漏条件只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它也是综合能力不高的表现形式。应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
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观察题干,认真阅读,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搞清命题的语法结构。审题时要搞清“一共、还剩、增产、节约、……比……多、……比……少、……是……的几倍、……和……同样多”等关键词。这些词语有的说明了题目的事理,有的反映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的甚至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起着制约和规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数学关键词语的教学,引导学生把它作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研究和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钥匙,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的教学要结合题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三、充分提高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数学学习需要观察,观察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探测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会意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并不明显,或没有给到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对于前者需要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条件。对于后者,需要根据题意,灵活多变地去挖掘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铺垫导入一定的趣味故事,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创设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经常的活动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实现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培养良好的规范解题习惯
审题完就是解题,解题要规范化,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严格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教育中学生在数学解答上要‘想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干净。”
这种良好的习惯应从小培养,而我们经常遇到有的学生在解答问题中不重视写答案,漏写或少写。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美好的开始也要有完美的结局。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学会写答案。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解答题是分步给分的,因此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碰到比较烦琐的计算,一定要让学生独自动手进行规范求解,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五、培养良好的题后检查验证
解题后的检查验证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作业、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结果等的进行检查验证。波利亚指出:“即使是相当好的学生,当他得到问题的解答,并且很干净利落地写下论证后,就会合上书本,找点别的事情来做。这样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教益的方面。”通过反思所完成的解答,通过反思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过程,学生以此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方法和发展自己的解题能力。
六、举一反三归纳总结
不要题海战术,学会举一反三,通过一个例子,能解答出相类似的题目,要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把类似的题目归为总的一类。解答完题目,要发散性思维,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更多的方法解答类似的问题。要“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管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警记这一点就可以。
课堂上所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许多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学生对信息的联想、创造和反思,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以实现再学习的目的。
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如果都学会了,老师还要保持继续这种习惯,假以时日,必然会养成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人,要比那些没有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人具有更大的潜在能量。王尔德说过:“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并将习惯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題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秋明,赵玉成《如何从数学中培养理性思维》2015.11
[2]李静《抓住本质,在生活中提炼数学》2015.11
[3]方建军《发展学生数学观察阅读表达能力》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