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

2017-12-04罗文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强化培养

罗文平

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就核心素养的概述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数学敏感度、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等实施策略,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师开始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有利。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然结果。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一)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受教育后具备的技能、知识、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概念看似模糊,但是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每一个学生都应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力锻炼;第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第三,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沟通、交流能力表现出来,将学生融入社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特征

核心素养的特征主要有关键性和普遍性、广泛性和融合性、个体性和生长性。关键性和普遍性主要来源于是“素养”一词的丰富内涵,学校的教育无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进行取舍。核心素养的普遍性体现在它并不是只适用于某一个人,而是适用于所有情境;广泛性和融合性表现为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融合,既包含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包含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各个学科追求的共同价值,这表现了核心素养的广泛性;个体性和生长性表现为学生的个性修养、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反映出来的,需要在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长期培养。

(三)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具体到数学学科的内涵需要每一位数学教育者深思。数学教育的基本素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推理思维以及建模思维。而教育部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分析数据能力、直观想象能力等,这些内容就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一味进行知识讲解,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认真学习。实际上,小学数学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紧密结合,将数学教学中的抽象问题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十分感兴趣,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情愉悦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回家后询问家长每天的消费情况,将每一笔消费都记清楚,一共记录一周。这一周的记账情况会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基本的认识,教师在讲解人民币的时候也会更加轻松。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了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

(二)重视学生数学学习敏感度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敏感度十分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数学非常敏感,也有一部分学生天生就不喜欢数学,这就是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针对数学敏感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敏感度。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教师认为这些内容是最基础的,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借助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敏感度,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法练习时,阻止学生“掰手指”获取答案,可以通过数班上的学生进行加法练习。首先数一排有多少位同学,两排加起来有多少同学。可以横着数,还可以竖着数,进行加法运算。这种实践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敏感度,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内容,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知识模块学习后增加了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状况

教学中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自尊心较强,教学中教师评论不当会使他们受到打击,从而影响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及引导,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学生学习方向不对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合理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目前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科学的评价不只是评价学习成绩,还应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可能是因为解题方式不当,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并引导学生及时改正。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构图能力,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核心素养的内容中也包含思维构图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进行。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春妮.小学数学教育与核心素养培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0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05).

[3]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强化培养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