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栋:懂门道的外行传承人
2017-12-04
文/本刊记者 李 晗
杨玉栋:懂门道的外行传承人
文/本刊记者 李 晗
杨玉栋被称为北京脸谱界的“四才”之一,职业是天水农业学校教师。很难想象,这个和非遗看起来不太沾边的职业如何造就出同时拥有彩塑脸谱技艺和京剧盔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缘分:儿时兴趣厚积薄发
说起杨玉栋为什么会拥有这些非遗技艺。杨玉栋说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我的彩塑脸谱技艺和职业没有什么关系,只能说是儿时兴趣的一种厚积薄发罢了。”小时候杨玉栋随着父亲、哥哥一起住在西单剧院。这座剧院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演戏。
“我和哥哥住在紧挨着剧场的一间房间里,位置很凑巧,是在整个观众席的后面。我们在房间的墙上钻了一个小洞,每到晚上,我们就翻开小木板,从洞中观看戏台上的演出。”杨玉栋说,像听到锣鼓点,就知道台上要开打了,这时候他们就会偷偷溜进剧场看热闹的武戏。“就是这样长期的熏陶,我对京剧的老戏都很熟悉。”
上学时,杨玉栋的成绩也很优异,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可以被保送到军政类院校。“现在我的那些同学们,都混得还不错。”说到这,杨玉栋有些羡慕,但并没有不甘。“一切都是阴差阳错,才有机会与脸谱、盔头技艺结缘。”
之后,杨玉栋选择了既有兴趣,又能给家里减轻负担的工艺美术学校。“这里不收学费,也正是在这里,我完成了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积累。”
在工艺美术学校,杨玉栋跟随泥人张传人沈吉、郑于鹤一同学习彩塑技法。泥人张独特的烘染技法,能在泥塑上自然地表现出人脸部的红晕。西洋雕塑技法为人像雕塑奠定了基础。“这些都被我用在了后来的彩塑脸谱中,也是形成我自己独特风格的重要元素。”
后来,杨玉栋被分配到位于通州的花丝镶嵌厂。杨玉栋说,那时候花丝镶嵌首饰火到了极点,很多人去做这个项目。正好盔头戏具生产合作社去花丝镶嵌厂挖人,杨玉栋觉得去盔头社就能回城里,什么都没考虑就答应了。来到盔头社,当杨玉栋看到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制作的盔头、髯口,他感觉小时候在剧院里的那些记忆一下子就回来了。
在盔头社,是要给一些京剧名角做盔头的。像梅兰芳、马连良这样的京剧名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要求,服装道具也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做。尴尬的是,当时的盔头社没有这样的设备,为了保存这些资料,国家二级演员张连成老先生带领合作社设计室的同志将这些盔头的分解图、制作图、效果图都绘制了下来。杨玉栋是设计室的技术人员,被要求每周三下午去盔头车间帮帮忙,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一点点掌握了这门手艺。
现在杨玉栋也做得很开心,他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偶尔想起小时候在剧院的光景也是感慨万千。“每一段经历都是很重要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追求:让内行看不出破绽
杨玉栋告诉《经济》记者,现在的教师工作,多多少少是为了提高孩子们对非遗的了解,“倒不是说一定要培养出几个非遗传承人,毕竟需要悟性和时间”。
传统意义的脸谱,是指在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盔头,则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一般彩塑脸谱都是光头像,带盔头的是在泥塑基础上画出来的。
杨玉栋的却不一样——盔头完全采用真盔头的工艺,并按照比例缩小而成。
杨玉栋解释说,这是一种写实的艺术,要用脸谱来还原舞台上京剧演员真实的形象,让人们能从彩塑脸谱了解到真实的京剧艺术,并且要做“让内行看不出破绽的艺术”。
基于这样的想法,杨玉栋做的都是带盔头、带髯口、有服装的胸像。不仅如此,他的作品每一个都有出处,甚至可以知道是哪个演员在哪场戏中饰演的哪个角色。
可能是一如既往地坚持,杨玉栋的彩塑脸谱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为人们所知,并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影响。
杨玉栋说,艺术这个东西,重点看创作者想用来干什么。而在杨玉栋看来,他的作品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宣扬的也是中国文化。他曾经被北京工美集团任命为北京市民间艺术出国表演团团长,带着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家走访过欧洲许多国家。
“我要用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来吸引别人,最终扩大的是中国影响。”杨玉栋说。他曾经送给莫斯科市长一个钟馗脸谱,当时他告诉这位市长,钟馗是中国民间的神,能驱邪除恶,纳福迎祥,希望这个中国的保护神能给莫斯科人民带来好运。
杨玉栋有这样一个习惯,经常赠送礼品给我国的驻外使节,送的最多的是关羽。杨玉栋解释说:“关羽的核心价值是忠义。我想对他们说,不论外国的环境有多好,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