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字句情感倾向及其情感构式的构成

2017-12-03李金凤

现代语文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观性

摘 要:情感倾向测试显示,表指令义的“让1”和表容许义的“让2”为中性情绪,表听任义的“让3”情感倾向分化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表否定义的“让4”为消极情绪。听任义是“让4”构成情感构式的语义基础,“让”字情感构式在句法、语义上都有别于非构式,且具有隐性否定的特殊用法,表达制止、警告或打击报复等意,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关键词:“让”字句 情感倾向 情感构式 主观性

一、引言

“让”,“指使、致使、容许或听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P1085)。“让”字句出现在兼语句式,即“N1+让+N2+VP”中,“N1”是主语,“N2”是兼语,“VP”是N2发出的行为动作,有三种常见的格式意义:

(一)N1指使、命令N2实施VP

(1)蒋孝勇大学毕业后,蒋经国首先让他熟悉党务机构业务,让他在“革命实践研究院”任职。(李松林《晚年蒋经国》)

(二)N1容许、授权N2实施VP

(2)应当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接触社会,在接触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当代\CWAC\AEB0001.txt)

(三)N1放任、听任N2实施VP

(3)让他谤,任他毁,把火烧天徒自累。(大愚法师《解脱歌》)

这三种格式意义N1“让”N2实施VP,是不是适合所有的情况呢?

(4)“我让你叫!”一口气给了他十几棍子。(老鬼《血色黄昏》)

(5)小土匪恼,狠狠骂道:“妈啦个巴子!我让你朝后尿!”(张胜利《佳作》)

显然,例(4)、例(5)“让”字的格式意义不同于以上三例。带有消极禁止(许卫东,2007)和警告义(刘宗保,2011),具有标记责任者、解释原因和言语行为等多种用法,是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表现(邓川林,2012)。周继圣(2000)认为这是言者在受到对方动作行为刺激后,发泄愤怒,且伴随可能影响对方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激烈行为,体现了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的完全对立。“让4”字句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内部的词汇意义之后,还来自结构式本身,即为“让”字构式(刘宗保,2011;代丽丽,2015)。

为示区别,本文将此种用法记为“让4”。“让”字句的情感倾向是怎样的?句法、语义有什么区别特征?其情感构式是怎樣构成的?有怎样的语用功能?为深入解答这些问题,本文第二部分分析“让”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三部分测试“让”字句的情感倾向,第四部分界定“让”字情感构式,第五部分探讨“让”字情感构式的语用功能,最后是结论。

二、“让”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对比

在“让”字句“N1+让+N2+VP”中,“让4”字句在句法、语义上都有别于“让1-3”字句。

(一)人称

人称上存在差异。“让1-3”比较自由,“让4”的“N1”仅限于第一人称单数“我”,“N2”为第二人称“你/你们”,即“我让4你(们)VP”。比如:

(6)“我让4你胡说!”(冯苓植《雪驹》)

“让4”的语境性较强,第一人称“我”常常可省略。

(7)蓝芯按耐不住心中的焦急,使劲儿的咯吱起凤斯咏胳肢窝,嘴里说道“让你装!我让你不说……”。(《至尊少年王》)

第二人称后面还可出现补充信息指称其身份、地位或其他关系属性,包括客观的信息和言者“我”主观的评价信息,加强消极情感程度。如:

(8)染房老板:“呜呜——我让4你们几个小兔崽子砸我的缸!”(《司马光砸缸》

(9)他心里恶狠狠地一笑:我让4你葡萄不承认我!(严歌苓《第九个寡妇》)

值得注意的是,“你”还出现虚化的情况,在语境中并无确指的对象。如:

(10)哼,安史之乱,我让4你乱,我让4你乱!!(寻香帅《盛唐风流武状元》)

(二)“让”

“让1-3”在交际中常常受其他成分修饰,比如副词“情愿/就/都/不”等,动词“想”,助动词“要/能/会”等。“我让4你VP”中的“让4”一般不受任何语言成分的修饰。

(11)“不知道?我让4你不跟我说实话!”(野兵《单兵作战》)

(三)VP及其语义特征

1.VP的句法分布

“让”字句中,“VP”在句法分布上差异不大,绝大部分是谓词性成分,包括动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动宾短语、连谓结构,甚至是句子等。

2.VP的语义特征

“让”字句中,“让4”与“让1-3”的VP在语义特征上共性较少,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主性]

“让”字句中,“VP”都是“N2”的动作行为,[+自主可控]。

(12)杨镐向那送信人大声喝道:“谁让1你去送信的?”(李文澄《努尔哈赤》)

(13)静秋拽着他的手,不让2他去打架。(艾米《山楂树之恋》)

(14)“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让3他去吧。”(《读者》合订本)

(15)(鸿飞)边打边骂:“我让4你臭美,我让4你显摆!”(漠北狼《兵王》)

2)[±已然性]

“让1-3”字句,“VP”已然、未然都可。但是,“让4”字句中,“VP”是已执行、已发生的事件。

(16)(鲁亮)嘴里面怒叫道:“喝,喝,我让4你喝!”。(野兵《单兵作战》)

(17)“我让4你出馊主意!”他骂着,抽出弯刀劈出去。(荣誉与忠诚《强汉》)

3)[±消极性]

“让1-3”字句,“VP”不一定是消极行为。“让4”字句中“VP”是负面消极的,绝大部分是威胁到对方的利益,是对方不期望发生的,甚至是社会道德层面上不被认可的行为。endprint

(18)“我让4你胡说!”(冯苓植《雪驹》)

(19)“我让4你们投降,我让4你们当汉奸……”(1994年报刊精选01)

4)[±反预期性]

“让1-3”字句,“VP”大多是言者预期范围内的行为。“让4”字句的“VP”严重违背了言者的预期,于是言者表现出强烈的禁止对方反预期行为的主观情感。

(20)你去死吧,敢骂本小姐是野猫,敢让本小姐身上溅尿,我让你骂,我让你不放好尿壶,我让你……(窦一官《大唐之一路升官》)

预期具有主观差异性,同样的“VP”可能在某人预期之内,也可能是其反预期内。如:

(21)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散步,遇到大灰狼迎面走过来,上来“啪啪”给了小白兔两个耳瓜子,说:“我让你不戴帽子。”小白兔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走。第二天她戴着帽子走出家门,又遇到大灰狼,他又给了小白兔两个耳瓜子,说:“我让你戴帽子。”大老虎看到了说:大灰狼只是找借口欺负弱小的兔子啊!(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59111650.html)

综上所述,“让”字句的语义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VP”上,“让1-3”字句的VP较自由,“让4”字句中受限制。详见表1。

三、“让”字句情感倾向测试

(一)测试设计

所选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网络版、北语汉语语料库(BCC)、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料库检索系统以及百度搜索。共筛选出52个“让”字句,每种格式选取13个,制成4个txt文件。利用ROSTCM6软件的情感倾向分析工具1.7.1.1,对语料逐一进行测试①。

(二)测试结果

每个txt文件情感倾向测试结果包括6个txt,分别是负面情感结果、情感分布视图、情感分布统计结果、情感分布详细结果、正面情感结果和中性情感结果。对数据进行整合,得出以下结果。

表2显示:“让1”句中性情绪比重最大,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相对较少,且都为一般程度;“让2”以中性情绪为主,但积极情绪比重明显增加;“让3”中性情绪比例骤减,主要分布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当中,且多是一般程度的,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1例高度(-20以下)的消极情绪;“让4”,消极情绪比例最大,积极情緒比例很低,且消极情绪中,一般程度(-10~0)比重最大,中度(-20~-10)次之,高度(-20以下)较少。可见“让”字句的主要情感倾向:“让1”和“让2”主要为中性情绪;“让3”的情感倾向分化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让4”主要为消极情绪。

四、界定“让”字图式情感构式

从以上数据得知两点:1.“让4”字句在句法上的凝固性。当语言结构的整体功能并非构成成分形式和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构式的意义表达,可称之为构式(Goldberg,1995)。“让4”字句的消极情感功能不再是字面义的组合,且“让4”因长期与人称代词“我”“你(们)”高频共现,语言结构发生重新分析,语义发生变化,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词汇单位,这是构式的固化现象(Traugott,2003)。基于此,“我让4你VP”可界定为图式构式,具有开放性特征和较强的能产性。2.情感倾向测试结果显示:“让3”是“让4”情感倾向的分水岭,其听任义是构成“让4”字构式的语义基础。“让”字句的情感倾向就像一条河流,从“让1、2”的中性情绪流向“让3”时出现两条分支: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让4”沿着消极情绪这条分支发展壮大,“让3”是“让4”情感倾向的基础。加之,“VP”的语义特征使得“我让4你VP”的消极情绪更加强烈,“让4”字构式可进一步界定为“让”字图式情感构式。

目前,情感构式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潘震在这方面颇有建树。潘震(2014)认为,语言是情感表达最有效的方式,特定的情感语言形式被规约化后就形成了情感构式,他着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观察情感致使构式(潘震,2014)和情感表量构式(潘震,2015)。还有一些个案研究,比如:贬抑性习语构式(郑娟曼,2012)、不礼貌构式(严敏芬,2012)、味觉词语构式(刘世理、赵科,2015)。赵春利(2007)分析了情感形容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及其同现原则。味觉词语构式和情感形容词的构式义来自构式本身包含的情感词汇,属于情感本体构式的研究,“我让4你VP”则是图式情感构式,这正是情感构式的两大类。情感构式的研究还非常缺乏用数据验证构式的情感倾向的研究。

五、“让”字图式情感构式的语用功能

(一)构式主观性

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是言者“自我”的表现成分,包括其立场、态度和感情等自我的印记”(Lyons,1977)。情感表达是语言主观性的有力体现(沈家煊,2001)。图式情感构式“我让4你VP”多是感叹句,其消极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制止反对类

该构式字面上看似容许、放纵对方的行为,实际上是言者“我”果断发出的强烈反对、制止行为,态度强硬,毫无回旋之地,不满情绪极为强烈。构式表示制止、反对实施“VP”行为。若构式反复使用,言者的不满情绪则愈发强烈,主观性愈强。

(22)玛丽尖叫着,爬起来挥舞着枕头朝国王打去,“让4你瘦!让4你瘦!让4你尝!我让4你尝!气死我了!”(《凡尔赛的穿越玫瑰》)

2.警告威胁类

图式情感构式“我让4你VP”前后常常伴有言者“我”对听者“你/你们”已实施的“VP”行为可能会有的后果发出的警告、威胁。

(23)你想做父亲的听到女儿这样的不驯服就更气愤了,就更往死里打,我让4你去报警,我打死你。(淳子《解读张爱玲(上)》)

3.打击报复类

当言者“我”说出“我让4你VP”时,同时还可伴随着打击报复的行为。如:endprint

(24)“我让你骂,吃老娘剑。”(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4.情感发泄类

“我让4你VP”是言者对对方实施的,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行为的情感发泄,体现言者忍无可忍、愤怒憎恨之情。

(25)我让你掏!我让4你来捉赃!杭素玉突然大叫一声,从裤腰下抽出一条紫红色的卫生带,抡高了朝粟美仙脸上打去。(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

以上图式情感构式“我让4你VP”的四类消极情绪可交叉存在,即可包含言者多种消极情绪类别。

(二)隐性否定功能

在一般会话情境中,若字面意义等同于话语意图,则产生规约性会话含义和显性意图,该话语刺激产生最大关联或强关联,减少对方加工处理话语的努力;相反,不关联或弱关联产生非规约性会话含义和隐性意图,增加加工处理话语的努力(Sperber&Wilson,1986,1995)。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意义的表达一般可在相关词语前直接加上否定词,产生“最大/强关联”,减少交际成本,获得最大交际效益。但是在很多语境中,很多肯定结构通过语用推理也可表达否定意图,该用法为隐性否定。图式情感构式“我让4你VP”在会话情境中产生特殊含义,表里不一,却丝毫不增加听者解码的努力,同样可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主要是因為该构式的强语境性。如图1所示。

(26)我让你对我不好!我让你啥都不说!小爷我,你也有今天啊!

(27)司马蓝,连口说我让你分地做生意!我让你分地做生意!我让你他娘的分地做生意!。(阎连科《日光流年》)

言者“我”使用图式情感构式“我让4你VP”来警示听者,以表达制止、警告或打击报复等之意,原因主要有:其一,言者有意强调不期望出现的行为“VP”,要听者注意所执行的行为“VP”的消极性,“VP”可看成是“我”的情感源;其二,言者为了获得显性警告的表达效果,以干脆利落的、直接命令式的警告凸显言者的负向情感态度。

六、结语

指令义、容许义,抑或是听任义的“让”字句都是非构式,听任义是“让”字构成情感构式的语义基础。情感倾向测试结果表明,指令义的“让1”和容许义的“让2”都为中性情绪,听任义的“让3”情感倾向分化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表否定义“让4”为消极情绪。“让4”字句的消极情感表达不同于“让1-3”,它不再是字面义的组合,而是语言结构的整体表达,构成“让”字情感构式。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独特性既是构成情感构式的原因,也是作为情感构式的特征所在。它的隐性否定的功能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到底如何形成的呢?从认知的角度如何解释呢?关于这一构式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有待我们深入钻研。

注释:

①进行测试的语料可据需要提供。

参考文献:

[1]许卫东.招远话中表“消极禁止”的“让”字句[J].中国语文,2007,(4).

[2]刘宗保.警告义构式“叫/让”句探析[J].汉语学习,2011,(2).

[3]邓川林.“让/叫”的主观性用法及扩展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1).

[4]周继圣.“刺激一反应”语境中的“让(叫)”字兼语句——兼谈汉语口语中的警告——威胁性祈使句[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5]Goldberg,A.E.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6]Traugott,E.C.Construc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A].In B JOSEPH & R.JANDA.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C].OVPford:Blackwell,2003.

[7]潘震.情感构式研究[J].外语研究,2014,(4).

[8]潘震.情感致使构式的认知转喻特质[J].外语教学,2014,(2).

[9]潘震.情感表量构式的认知研究[J].现代外语,2015,(6).

[10]郑娟曼.从贬抑性习语构式看构式化的机制——以“真是(的)”与“整个一个VP”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2,(4).

[11]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以《红楼梦》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刘世理,赵科.基于味觉词语构式分析的情感隐喻语义认知机制[J].语文学刊,2015,(6).

[13]赵春利.情感形容词与名词同现的原则[J].中国语文,2007,(2).

[14]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6]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李金凤 湖北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43007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观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话语标记“真是的”主观性及其等级
Nuyts的(交互)主观性理论评述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话语标记语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探析*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国内外语言的主观性研究概览
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主观性耳鸣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