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保护与利用

2017-12-03申丽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拓片保护利用

摘 要:自殷商至清末,我国古代石刻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石刻中含有丰富的原始资料,不仅有助于补充传世文献的缺略,还有助于订正传世文献的讹误。拓片作为传拓的拓制成品,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有助于书法艺术研究,对于书法源流及风格演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加强古代石刻及拓片的保护和利用十分必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古代石刻及拓片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古代石刻及拓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古代石刻;拓片;文献价值;保护;利用

众所周知,在现今社会,人们可通过手机、相机等各种高科技产品将文字与图片等记录下来。但是,在没有高科技产品的古代,我们的祖先主要是通过石刻及拓片等方式将文字与图形保存下来的。

一、古代石刻及拓片现状

(一)古代石刻

就目前来讲,我国石质文物留存量大,种类多。其中,碑刻类文物体量较大,不易移动,因而大都是露天存放。经过几百上千年的风雨侵蚀,有些裸露碑刻表面的字迹、图案等已然不清。再加上部分游客在石刻上涂抹、刻字等不文明行为,有些石刻被人为破坏,使得我国的古代文明成果受到损害。近年来,为减少环境或人为伤害碑刻情况的发生,我国许多文物保护单位采取了建设碑楼、安装玻璃防护罩、加装围栏隔离保护、涂刷抗风化防护层等各种各样的保护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减少了游客的直接接触,但无法清楚地观看碑刻内容,亦无法控制石刻的自然风化。比如,陕西荐福寺塔院露天存放的17通碑帖,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碑石存在表面沉积、起层、结壳、断裂等现象。比如,大雄宝殿南侧的“荐福寺殿堂图”现已存在起层和脱落问题(图1)。因此,加强对石刻的保护刻不容缓。

(二)拓片

传拓作为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实物“印刷术”,其拓制的成品称为拓片。换句话说,拓片就是指用宣纸和墨等一些小工具将碑文、青铜器、玉器以及雕刻等上面的铭文或图案拓印在纸上。可以说,拓片不仅保留了古代先人留下的遗迹,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再现性。自古以来,作为记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拓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地理等各个方面。正是因为如此,现代人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有力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碑文、佛像等虽被侵蚀得无法辨认,但却可以通过拓片的记载还原历史。

在宋朝,拓片有南北两派之分。其中,南派注重墨迹书法,主张将纸张上的书法刻在碑版上,而后将其文字或图片拓印在宣纸上,如《淳化阁帖》《九成宫醴泉铭》《大观帖》等均是著名碑帖拓片。北派注重石刻书法,主张将直接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片拓印在宣纸上。

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拓片在材料、传拓工艺、装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储藏环境的影响,现存的拓片均具有较为严重的破损。据有关调查可知,现存拓片主要存在霉烂、虫蛀、磨损、黄化、粘结、裂痕、脱落、断裂、水晕、破洞、皱折、脏污等现象。因此,应注重拓片的科学抢救与规范保护。

二、古代石刻及拓片的文献价值

(一)古代石刻的文献价值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对石刻的文献价值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比如,刘敞就认为石刻文献在研究礼制、语言文字、谱牒等方面具有学术价值,这一观点在其《先秦古器记》中有明确表现。此外,石刻文献有助于补充和订正传世文献的缺略与讹误。具体来说,一方面,石刻文献是最原始的资料,且数量较多。其中,石刻文献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传记资料有助于增补史部群籍的缺略。比如,在所有传世的东汉文献中,保境安民、屡建奇功的敦煌太守裴岑并没有被载录,但在《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中却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另一方面,通过石刻,可以对传世文献的讹误进行订正。比如,唐初许敬宗所撰的《鄂公尉迟敬德碑》被收入了《文苑英华》。近年来,随着历史考古和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石刻的文献价值越来越突出,也为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原始资料和研究思路。

(二)拓片的价值

在发明印刷术之前,作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文献复制方式,拓片为古代先人所常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拓片是一种真实、科学且有效的记录方式,具有如实再现器物上文字或图像原貌的特点。就目前来讲,拓片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在书法艺术研究、书法源流及风格演变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古代石刻及拓片保護

(一)对于古代石刻的保护

第一,由于长时间裸露,露天碑刻石刻表面大都存在污垢和沉积物。因此,需要专业人员采用手工竹签剔除、刷洗等方法清理干净。对于较为顽固的结垢,可将其先进行软化后再剔除。在去除石刻表面污垢和沉积物后,需使用去离子水对其整体进行冲洗,并进行自然干燥,以保证石刻字迹清晰,且表面无杂质。

第二,若碑刻表面存在起层、脱落、崩塌等现象,则需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修补。首先,要将石刻表面清洁干净,并确保石刻表面的干燥度,再选择环氧树脂+固化剂这种粘结剂进行修补,进而进行补色和打磨。应注意的是,补色应和原碑刻有所差别。此外,在修补和打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石刻表面的文字与图案。

第三,将石刻上的文字与图案制成拓片进行保存。具体来讲,一是将白芨切片后放入开水中冲泡一定时间,放凉后待用;二是将按碑刻尺寸裁好的宣纸放入盛有开水的盆内省烫,增强宣纸的延展性和操作性;三是将省发好的宣纸粘贴于已喷洒白芨水的石刻表面,并用专有工具将其刷平,确保宣纸与石刻表面牢固粘贴;四是待宣纸干后,进行拓制拓片操作;五是待拓片干后,对拓片四周进行裁剪,以保证拓片边缘处平直,无毛边。

第四,将石刻进行贴膜和封边。首先,按照拓片尺寸,将冷裱膜每边各放出1厘米裁好,再留有30至40厘米处揭开覆膜与背纸,然后使冷裱膜带胶面朝向拓片,并均匀抹平压实,直至最底边。若粘贴后有气泡,可用注射器吸出后再进行压实。应注意的是,在压实过程中,为防止刮花或刮破冷裱膜,应禁用刮板等较硬材料。此外,若在贴覆冷裱膜时出现折痕,应在冷裱膜的表面垫附几层宣纸,并用较硬材料敲打折痕,以减轻痕迹。其次,将玻璃胶枪嘴切小斜口,并将玻璃胶均匀涂抹在冷裱膜与石刻相接处,进而形成封护层。endprint

(二)对拓片的保护

清代金石家叶昌炽曾在《语石》中讲:“用上料锤宣纸……尚有字画可辨……自然勾魂摄魄,全神都见。”可以说,这是对拓片的详细描述。因此,应十分注重拓片的修復和存储。

第一,应坚持古籍保护的原则,坚持整旧如旧。具体来讲,在修复拓片时,应根据拓片自身特点,将拓片原有的图形和字口状况有效保存下来。此外,为避免图形字口变形和拓片原来面貌的改变,还应避免过度托裱和干预,且所选用的纸张规格应与拓片用纸相同或相近。

第二,应保留相关信息。在历史研究中,古代原装拓片的托裱褙纸不仅是研究纸张历史的难得实物,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因此,在修复、装裱拓片时,应注意保护拓片背面的原托旧纸。此外,在揭裱旧装拓片时,不能将旧托褙纸撕碎,而应将褙纸整片细心揭下来并保存。这是因为记录古代先人的卡片、签条和有关说明文字等片纸只字都具有查阅研究之用,都应被仔细保存下来。

第三,应注重修复细节。传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传拓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一些皱褶。在修复拓片过程中,若不注意细节而随意将其打开,则极易导致拓片的文字或图片在大小、纹路和粗细等方面出现变形的情况。这样不仅使原有拓片的立体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使拓片的原始状态和完整性发生改变。因此,应注意修复细节,不要将原始拓片上的皱褶随意打开。

第四,应谨慎清洗除污。通常情况下,书画、古籍修复大都需要采用清洗的方法。但是,在对拓片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由于传拓材料和工艺较为特殊,为避免因墨色泛漫、脱落导致更大的污染,不应采用整张清洗的方法。对于存在污染和霉变的拓片,为达到去污、去霉的效果,可采用局部清洗的方法。应注意的是,在清洗过程中,为避免拓片原来字口的损伤,应留意拓片原来的凹凸印迹和皱褶,不要随意打开。

第五,应配置拓片装具。就目前来讲,对于拓片的存放,很多地区都是采用折叠起来按摞存放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节约空间,但拓片折口的受力会加重,进而随时间的积累极易出现死褶和断裂问题。因此,为避免拓片因过分挤压造成二次损伤,相关人员可将折叠后的拓片存放于通过使用无酸卡纸而量身定制的立体信封式装具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石刻及拓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助于研究礼制、语言文字、谱牒,有助于补充和订正传世文献的缺略与讹误,有助于研究书法艺术价值、书法源流及风格演变。因此,为保护古代石刻及拓片,相关人员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古代石刻及拓片的保护,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监督。

参考文献:

[1]王文良.钱币传拓技巧与拓片欣赏[J].中国钱币,2003,(04):71-74.

[2]王越.“古代相机”——拓片[J].理财(收藏),2017,(05):96.

[3]吴小兰.拓片的修复和存藏刍议[J].中国民族博览,2017,(10):254-256.

[4]韩秀丽.图书馆拓片保护刍议[J].求知导刊,2016,(16):33-33.

[5]赵希利,薛妮,贾晓燕等.露天碑刻类文物保护与展示新方法[J].文博,2016,(05):87-90.

作者简介:

申丽霞,就职于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片保护利用
杨陵区文化馆“熔古铸今·金石遗韵”杨陵区高浮雕拓片展开幕
画与理
拓片
你读过历史,有没有见过历史的影子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