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快讯
2017-12-03
保健快讯
起床后先刷牙再吃饭
早上起床应该先刷牙后吃饭,这样更利于牙齿健康。因为龋齿的主要成因是牙垢和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饭后酸性物质已经形成,且形成速度非常快,只有在饭前将牙垢去除才能大大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起床先刷牙,还可以有效地把口腔里一晚上聚积的细菌都清除掉。经过一晚上的细菌聚积,口腔里会有异味,有口腔疾病的可能味道更重,先刷个牙清新一下口气,有利于打开胃口。而且吃饭后马上刷牙会磨损牙齿,特别是进食了酸性食材,如酸性饮料果汁、可乐、雪碧等20分钟内就刷牙,对牙齿的破坏程度最严重。如果吃饭前先刷牙,可以在牙齿表面形成含氟保护层,减少酸性食物侵蚀,保护牙齿。
当然饭后要立即漱口或者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还可以饭后30分钟后刷牙,此时口腔酸碱平衡已恢复到饭前水平,刷牙磨损基本不存在了。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人生肥胖易感期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几个时期是更容易发胖的,在这几个特殊时期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就能更好地远离肥胖。
婴幼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全身细胞新陈代谢加快,在这个时期各个组织脏器的成长都以细胞数量的增加为主,当然也包括脂肪组织。如果家长在这个阶段过度喂养,就会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远远超过正常体重的婴幼儿,这就为孩子以后发生肥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成年之后,他们很容易发生以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为主的肥胖病。
青春发育期阶段(12~16岁)是人体生长发育在继婴儿期后出现的第二个高峰,由于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整个骨骼、肌肉和脂肪组织也有相应增长,如果此时存在营养过度,也很容易发生肥胖。
中年时期(35~45岁)也是容易发胖的阶段,这里用“发福”最为恰当。这个年纪的人可能在生活方式上不够重视,运动量也严重缺乏。而在饮食方面可能会因为工作原因有很多应酬,喝酒吃肉难免不注意节制。如果继续保持高营养的生活和紧张无运动的工作状态,发胖程度会继续加重,一直延续到后半生。
晚年阶段(50岁以上),由于性激素功能减退,人体新陈代谢率也会降低,热量消耗少,脂肪分解减少,老年人就会因为脂肪堆积而出现腮胖。
不是说只有这些阶段会发胖,大家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而在上述肥胖易感期更要加倍小心。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
健忘竟会让人更聪明
根据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euron》 2017年6月刊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表示:忘记一些信息是为了让人更聪明,选择最有效重要的进行保留,忘记细枝末节的信息,从而帮助大脑更好地进行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判断。
研究人员表示,忘记记忆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忘记一些过时的或者现在被证实是错误的信息,可以让人更好更快地接受新信息。而且大脑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忘记一些与未来不甚相关的细节信息,也有助于以后更好地记住重要信息。二是可以更好地做出决策,忘记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将以往的记忆总结成经验,以供我们更好的作出决策。例如:如果我们曾经被蛇咬过,也许我们不记得具体时间、地点、蛇的种类,但我们在以后生活中遇到蛇一定会记住远离。
尤其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大脑不再需要记住手机号码或者可以轻松通过网络查询到的信息了。取而代之,大脑可以用更多空间去储存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的信息,让我们更轻松地生活。
在最后,研究人员也表明,无须对自己太严格,如果只是忘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小事,那可能只是代表你的记忆系统非常健康,只是在做它必须要做的事情。
来源《家庭医药》
想吃垃圾食品?多睡会觉能缓解
近日,一项新研究表明,多睡觉能避免对垃圾食品的渴望。
研究人员认为,影响饮食习惯的两个因素可能是:食物用来转移消极情绪和接近期望感觉,而不健康的饮食则是自控力下降的结果,通常是在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中发生的。当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工作日前一晚睡得很好时,这些消极的习惯明显减少了。研究者说:“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员工重新补充体力,精力充沛,这将使他们在第二天能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而不容易受到不健康饮食的影响。”
研究人员建议,公司应该在健康管理和睡眠意识培训以及更灵活的日程安排这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认为,与食品有关的福利可以为有压力的雇员“作为临时改变情绪的补救措施,如果不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来源,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如果你的工作不提供食品补贴,你可能要考虑晚餐准备,以避免在紧张的一天后作出吃垃圾食物的决定。当然,尽你所能让你的睡眠时间达到7~9小时。
来源《快乐养生》
还不好好睡觉?小心老年痴呆
近日,每日邮报网有报道称,中年人如果一夜睡眠不好,就可能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首席科学家霍尔茨教授说,“深度睡眠的时候,大脑同时在进行清洁动能,清除白天积累的废物。其中,就包含了跟阿尔茨海默病紧密相关的p-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经过我们研究发现,如果睡眠质量不佳,这两种蛋白的水平都会比较高。”
霍尔茨教授说,“我们认为中年时期如果存在慢性睡眠问题,可能会增加晚年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尽管,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取决于多个基因、健康与生活方式等因素,我们可以先从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做起,来预防它。
来源《医药养生保健》
白发多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
埃及开罗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头发变白不仅是衰老的迹象,还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
研究人员招募了545名成年男性,按头发颜色对其打分,发色越白,分数越高。最高为5分,表示头发全白,最低为1分,表示没有白发,之后对参与者进行X光扫描,了解他们动脉血管健康状况。结果发现,头发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参与者,大多有动脉血管损伤、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都与心脏类疾病相关。
该研究作者、开罗大学心脏病专家伊里尼·塞缪尔表示,白发越多,动脉受损情况可能越严重,心脏病患病风险越高。
这是因为,动脉疾病和头发变白的机制类似,两者均与DNA修复功能、炎症、激素水平变化、功能细胞老化等因素有关,其发生几率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研究团队计划下一步把研究对象拓展到女性。他们表示,如果这一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对心脏病的防治将有很大意义。今后可将头发花白程度,列为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指标,医生只需要看看患者头发颜色,就可以大体判断出患者的心脏、心血管健康状况。
来源《养生视野》
走路速度能预测寿命
据美国“奥普拉网”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研究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绪果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比如,在75~84岁的老年妇女中,走路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新研究负责人斯蒂芬妮·斯图登斯基博士表示,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活力,因为走路涉及到身体诸多器官和系统,如心脏、肺脏、肌肉、关节、骨骼和大脑等。她认为,走路速度将成为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判断患者体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速度慢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血压、饮食以及锻炼等健康因素。
斯图登斯基博士建议,老人每年可自测一次走路速度。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老人可将自测走路速度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过大时,应该及时看医生。
来源《健康文摘》
为什么有的人是左撇子
科学家一直在试图解释为什么存在左撇子和右撇子的差异,几十年来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其根源在于大脑不同。不过,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大脑不是决定用手习惯的唯一因素,脊椎神经可能也是重要原因。
研究人员分析了5个胎儿在发育8~12周时,脊髓神经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8周左右,胎儿脊髓神经中,控制肢体运动的相关基因就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表达差异,并形成不对称性。他们认为,这与婴儿出生后的左右手偏好存在一定联系,因为,此时脊髓神经与大脑还没有产生连接。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基因表达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环境。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