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并践行全产业链模式
2017-12-02朱来宾
朱来宾
中粮集团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创新模式,率先提出并实践全产业链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涵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多个环节,通过对各环节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为消费者奉献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链价值和对现代农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一、上游:探索“农业综合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资源融合
农业综合服务包括订单农业、粮食银行、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农业金融等,旨在打造农业产业化“生态圈”。“农业综合服务”模式已在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试点并推广,2016年为合作社农民提供逾100场专业培训,涉及土地309万亩,惠及约40万农户,带动农民增收近5300万元。
(一)订单农业
通过品种选育、统一供种、连片种植、科学管理、优质优价回收等模式,提高优质品种种植面积。2017/18年度玉米订单面积将达到615万亩,预计产量1000万吨。
(二)粮食银行
为农民提供烘干、仓储、分批结算、短期融资等一系列保值、增值服务。2016年粮食银行玉米收购量116万吨;2017年预计180万吨。
(三)农机服务
探索农机购买或租赁经营,整合农机手、烘干塔等资源,引导和优化农民储粮方式。2016年试点农机籽粒直收服务,收割玉米4650亩,为农民节省成本14万元。
(四)农资服务
与优质农资供应商开展合作,已为48家合作社、31万亩土地提供420份测土服务,指导农民精准施肥,科学种植。
(五)农业金融
组织农户统一与银行洽谈,获得低息贷款。与保险公司合作,创新种植业附加险等新险种,降低农民种植风险。
二、中游:打好产业集聚和精深加工两张牌
(一)建设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中粮在全国各地建有9个综合性粮油贸易加工产业园,2016年总产值超过360亿元。江苏张家港的东海粮油是典型代表。经过20多年发展,东海粮油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综合粮油食品加工基地,2016年产品销量超过400万吨,销售收入148亿元。东海粮油从规划建厂开始就考虑业务上下游之间的供货协同,按照不同产业实现平台共享、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工厂布局。比如饲料加工业务,可以直接在内部消化米糠、麸皮、豆粕等原料产品,节省了运费,缩短了采购周期,基本可以实现饲料加工的零库存。
(二)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
面条和面包加工既能提升面粉附加值,还能推进主食产业化。中粮面条年加工能力20万吨;面包日加工量10万个。2016年面条和面包销售收入近7亿元,占面粉业务销售收入近10%。
玉米加工在現有淀粉、淀粉糖基础上,加快向特种产品等高附加值领域发展。2016年味精、柠檬酸、变性淀粉、氨基酸等精深产品销售收入15亿元,对玉米加工整体收入的贡献超过10%。
特种油脂加工从市场需求出发,研发起酥油、人造奶油、奶粉专用油、速冻专用油等产品。2016年特种油脂实现销量12万吨,同比增长17%;销售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5%。
三、下游:品牌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十三五”期间,中粮将打造10个超级品牌,推动中粮产品向中粮品牌转变,形成 “大品牌、大市场”的经营优势。
2017年,中粮将“品牌引领”作为集团全年工作的三个主题词之一,要求各专业化公司集中力量打造至少一个核心品牌,比如粮油产品重点打造“福临门”品牌,并通过将核心品牌打造纳入各专业化公司业绩合同以及线上投入部分加回考核的办法鼓励专业化公司打造核心品牌。
中粮通过企业品牌的引领,农业服务的提供,生产加工的高效组织,销售渠道的建立,营销的组织全产业链发力,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转型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