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2017-12-02田静
田静
摘要:根据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本文选取了最为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中医文献典籍,对其中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负载词进行分类和整理,从中医疾病类、中医症状类、病因病机类、中医哲学类及宗教类文化五个层面分析其翻译难点,深入探讨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和民族精神传递,并针对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出可采取的四種翻译策略:文化共鸣与直译、文化冗余与意译、文化互缺与异化、文化互鉴与归化,以提高中医的国际传播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239-03
纵观国内外的大量文献,对中医典籍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中医术语,针对中医典籍文献中的文化负载词及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甚少,研究成果也明显不足。文化负载词是特定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本文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医英译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推动中医药理论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实现对世界医药科学和文化的贡献。
中医典籍文献中的文化负载词从专业术语角度可分为中医疾病类,如中风、伤寒等;中医症状类,如恶风、往来寒热等;病因病机类,如汗家、酒客、虚烦等;中医哲学类,如阴阳等以及宗教类词汇。下面本文将详细讨论这几类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难点。
一、中医典籍文献中的文化负载词类别
(一)中医疾病类
中医文献中所记载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如伤寒、中风、温病、霍乱等能从一眼望去便知症状的疾病,以及一些常人寡闻的病症如阳明病、少阴病等,在西方医药中既有少数病症可以找到准确对应的英文医学术语名词,然而更多的如同霍乱一症,就无法用现代医学术语“cholera”来表述,二者的内涵有着显著的差异,此种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将这些疾病的名字翻译出来,既能够保留中医经典著作的文化特色,又能让译文读者明确地得知病症,成为译者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中医症状类
中医症状类术语如风、寒、热等专业术语并没有能够全面对应的英文词汇,准确将其含义表达出来,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仍然会选用西医的词汇来英译,将其为wind,cold/frigid,heat/fever等。以“寒”症的英译为例,在英文中cold和frigid都表达“冷”的意思。“Cold”所表达的冷是由外因造成的,而“frigid”则指主观上的冷,指的是人的内因体会。通过这种表达方式看似已经内外因兼顾,足以将“寒”清晰地英译出来了。但是,在中医文献中,“寒”有时却不单纯意味着寒冷,有时甚至是和冷没有任何关系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用“cold”还是“frigid”都无法将其表述准确。此外,还有译者将“寒”译为“pathogenic”,意思是致病的冷,但是其强调的仍然是由外因导致的寒冷,其弊端与“cold”相差不大。
(三)病因病机类
中英文两种语言所包含的思维方式不同,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中医文献病因病机类术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医病因病机类术语大多讲究辩证求因、审证求因,表达方式与西医有着巨大的差别。此类中医术语中大多运用修辞手法来传达其想要表达的含义,如中医术语“土生万物”,如果不明其含义,直接按照西医理性思维模式来翻译的话,译者可能会将其译为:“Earth engenders the myriad things”或“Everything grows on earth”,然而其中真正想要传达的含义是脾脏具有消化吸收等作用,为身体其他脏器提供营养物质,因此用土来比喻脾脏这一生理特点,因此应将其译为“The spleen supply nutrition for organs”。译者在翻译这些病因病机类术语时需时时刻刻用心把握和体会原文作者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以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四)中医哲学类
中医文献中常见的精气、阴阳、五行、藏象等理论都是中国古代具有特殊时代标志的哲学文化,鉴于这些理论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使得译者在译入语文化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译文。此外,阴阳等术语在中医文献中的含义广泛而多样,有的代指表里,有的代指内外,有的又代指脉象,这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要保证翻译准确无误,还要追求隐含文化的输出与接受,对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五)宗教类
中医药与宗教文化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许多方剂名中都包含着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如“玉女煎”“太乙膏”“真武汤”等。以“真武汤”为例,中医文献中普遍认为真武是北方水神,对应着肾脏以及冬天阳潜阴收的寒冷季节,将该方命名为真武汤,寓意着该方具有温肾阳、利水的药效。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很难使译文读者在这几个相关意象间建立联系,从方剂名理解该方剂的药效和功用。
二、文化翻译观指导下中医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一)文化共鸣与直译
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人,其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各有不同。然而即便是不同地域或不同时代的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在面对这些文化共鸣现象时,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大胆地采用直译的手法,使译文的语言表达地道,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便于外国读者理解。国内大部分的汉英中医词典编者认为,只要英汉语言所指大致相同,我们就可以采用西医用语来翻译中医术语。例如心、肝、脾、胃、肾等基本词汇都没有相对应的中医专属用语,大多采用西医解剖学上的说法,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stomach(胃)、kidney(肾)。虽然在中西医文献中这些器官所指的东西是不同的,但鉴于已长期如此使用,医界也已形成默认惯例,但在大众读物的翻译中,仍有一定风险可能会给不了解中医的人造成很大的理解偏差。endprint
尽管许多中医词汇能在现代西方医学中找到对应词,但是想要保证英译准确,译者首先需要做好语内翻译,不然仍有可能造成误解。例如,现代所指的10两是1斤,而在古代,通常1斤指的是16两,1两合3钱。因此,在英译中医方剂时,为了实际应用的准确性,应对剂量进行仔细地对比和分析。此外,古方中的“升”的剂量也比现在小很多,1升大概相当于一茶杯或一小碗,古人提及药量时常说“每服一升”,若我們按今天的计量单位来翻译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二)文化冗余与意译
中西医在疾病治疗的过程方面差别甚大,西医在治疗疾病时通常假设存在某种病因,并通过实验等多种方法证明该病因的存在,进而找出治疗此种疾病方法;中医则不同,中医习惯于根据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并给出大量佐证事实来归纳总结,并对症下药。这种反事实假设体现在语言学上,则表现为英语惯用大量虚拟句式,而汉语则更依赖于上下文的逻辑佐证关系,例如,“肝气犯胃(脾)”一句如按照中医的习惯应译文“a morbid condition of involvement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due to excessive dispersing activity of the liver,resulting in digestive disorders”,通过两个并列的句子作为佐证来说明肝脏和脾胃的病态之后用resulting in引出佐证的结论。然而,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将此句译为虚拟句式更符合他们的表达习惯,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此句可改译为if引导的虚拟从句:“if excessive dispersing activity of the liver can result in digestive disorders,its a morbid condition of involve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译者在选择语言翻译策略时应尽可能地借助衔接手段的选择、话语的序列安排或是注释的方法来保证译文的逻辑性和流畅性,以便读者理解和阅读,顺应语境变化的客观需求,减少中西医文化冲突。
(三)文化互缺与异化
文化缺省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为了提高交际的效率而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通常,这也成为译者所面临的一大困境,译者在语境中很难找到与缺省内容相关的对应,这就使这部分内容的意义出现真空。异化是指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的表达方式,其优势在于可以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以近乎其本来面目的形式传入译入语语言文化,为后者增添了新的元素,进而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策略主要针对民俗文化词英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这类词语在英语里找不到对应名词,在中医文献的翻译中我们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如伤寒论中“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一句,其中青龙汤的命名源自道教文化,青龙是古代的四灵兽之一。青龙汤的药效是发汗解表,与古语“龙现云从”有异曲同工之妙,龙行雨,这里用降雨来隐喻出汗,汗一出则风寒已褪。方名形象地展现了药效发作的情景,足见命名者寓意之深远,为了使译文读者体会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译者在此可直译青龙汤并在文后进行注解,以免读者对药方名称来由的历史文化产生空缺,影响其对该药方功能的掌握和应用。
中医文献中的措辞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密不可分,与政治现象相关联的“君臣佐使”,与生活现象紧密联系的“闭口留寇”“提壶揭盖”“增水行舟”等。以“闭口留寇”为例,该词原意是说关门把盗贼关在屋里,在中医文献中其含义是指在有病邪时,若先进行补虚,就像是关了门,将病邪留在体内,很难驱逐。因此在治疗邪盛体虚时应首先巧邪,尚不可贸然进补;若必须进补,也应当攻补同用。若将该词按照字面含义直译成“close doors for coach”则无法使译文读者准确了解其含义,因此,此时应采用异化策略,将此翻译成“Eliminating evil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supplements when we are sick”。
(四)文化互鉴与归化
按照巴斯内特的观点,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阅读对象和源语在源语文化的功能,在译入语文化里进行功能的等值。在功能等值的过程中,译者可以不受源语文学形象的限制。由此可见,巴斯内特是倾向于在文化翻译中使用归化译法。归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可以使不同文化产生异曲同工的效应,从而使读者体验到文化翻译的巧妙乐趣。此外,使用归化策略的译者更加倾向于按照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从而给予译入语读者更加流畅易懂的阅读体验。医学文献中常常提到的一剂汤药叫“何人汤”,该方剂以其主要成分“何首乌”和“人参”的缩写而命名。若翻译时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Decoction of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a and Radix Ginsen”总会觉得少了原文的许多韵味,若下文还会提到其方剂内容,那我们不妨便将其意译为“Whos Decoction”以使人过目难忘。
此外,有些文化负载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较为浓厚,很难三言两语言尽其中深意,此时,译者可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结构来进行表述,譬如选择使用修辞手法。以《素问》中的“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一句为例,原文用四句比喻说明死脉的具体脉象,而脉是中医特有的文化负载词,其中所包含的意象非常抽象,很难用语言描述,而其脉象特征更是一种主观感受。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选择用读者所熟知的意象作为喻体进行阐释,相较于直白的解释而言,修辞手法的应用更加生动形象,也更符合读者的心理接受倾向。因此可将此句译为“Dead Spleen-Pulse is as sharp and hard as the beak of a crow and the talons of a bird,[as dripping as] the leakage of a room and [as receding as] the running of water. This is the dead pulse of the spleen.”在处理诸如此类的负载词时,也可以顺应语体风格,采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以获得与原文含义相近又便于译文读者理解的译文。
中医典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之一,蕴含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本文从文化翻译观理论角度研究中医典籍文献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仅是对语言事实进行描述,而且致力于朝典籍翻译系统理论方向迈进,帮助人们了解中医翻译理论和思维方法,有利于从更深层次推动中医经方理论与实践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姚欣.浅谈中医英译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J].中医药导报,2010,16(10):126-128.
[2]周义斌,王银泉.1981年—2010年中医英译理论的依据及策略选择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4):1016-1019.
[3]杨乐,周春祥.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37-2039.
[4]王乐鹏,马淑然,荣光.基于“文化缺省”与“文化空缺”的中医英译举隅[J].环球中医药,2013,6(11):847-8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