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017-12-02黄晶晶,熊坤,罗兴武,田盼盼,孙藜,张乔会
黄晶晶,熊坤,罗兴武,田盼盼,孙藜,张乔会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及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逐渐向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型改革。要进一步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提高人才与社会的接轨度,高校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技能型;双师型;实习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185-0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理论型人才需求量逐渐减少,对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增大。当前各地高校也都逐渐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开展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多停留在政策阶段、人才培养相关实习实训基地不完善、人才培养手段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要促进高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还需要各方尤其是高校进一步改革实践。
一、设立专门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应用实践训练,促进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育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强调应用实践的人才,能适应生产生活实践,快速进入角色,适应相关应用技术岗位,具有社会适应性强,技术学习与岗位匹配度高等特点。地方高校在转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需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在校内除了理论课堂教学外,实验及实践课程是学生操作技术能力的主要培养手段。高校的校内实习实训课程主要依托于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学校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建设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的特征、学生主要的毕业去向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各类因素,适当加大实训实践的比重。如学校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便可依据学生人数,结合当前医院等医疗护理机构对护理人才的业务技能需求情况,在学校校园内设立护理实训基地,让学生采取“1+1”(一半理论课一半实践课)、“多+1”(多门理论课一起实训)等方式,多次反复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实践训练,对理论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并吸收反思。为用人单位节省人力培养成本及快速制造价值,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度,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逐步形成一种学校应用技能人才培养得当—学生应用技能好—社会认可学生应用技能—社会认可学校人才培养—学校名誉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良性循环,让学校、学生、社会都从中受益,真正实现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期望。
二、加强和提升学校师生科研,以科学研究来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当前,科研在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教师也十分重视科研工作,每年都积极申报各类课题。科学研究项目的开展,丰富了高校学术氛围,加强了学校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总的来讲,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促进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并直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第二,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及动手能力;第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四,学生所参与的教师科研项目,一般情况下都是学科的前沿或者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等,学生参与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学科前沿及相关技术,可以了解和掌握行业的相关信息及相关技术,进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高校应该加大教师及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力度,让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都在科研活动中受益。第一,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科研及学术氛围,丰富学校的科研成果;第二,要广泛发动和鼓励支持学生积极申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其他大学生所能申报的各级各类创新实践项目;第三,在条件允许下,设立学校教师学生共研项目基金,专门支持教师及学生共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第四,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及开展各类横向课题研究,让科研与企业生活接轨,也让学生及教师都能从中受益。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引进,让技能专业技能人才来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赵正然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概述,主要将“双师型”教师定义为具“双能力”“双资格”的教师[1]。着重强调教师的相关应用实践技能,如赵正然所提到的律师、医生、农艺师或具有基层生产建设实践经验的工作者等。強调其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的素养外,还要具备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经验。双师型教师较普通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能很好地进行相关实践或者具有专业技术,能以自身的实践经验或专业技术来指导和培养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相关工作实践。如在进行医学教育时,具有从医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讲学时,可以以在诊病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案列结合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给学生授课,让课堂教学鲜活起来,让学生如在现场一般,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并为学成后工作奠定技术基础等。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目前众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固定,且多为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占比不大或基本没有[2]。高校要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学校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学生情况及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等,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教师情况及教师需求情况,从各相关行业引进全职实践技能型双能力教师人才,可以采取兼职的形式或临时聘请的方式引进某些特殊人才进行教学,由学校教师固定教学,根据课程章节情况,临时聘请相关领域实践技能专家进行一次或者数次兼职讲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将领域内专家的应用技能传授给学生。
第二,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一是通过短期培训,让教师参加各种实践技能及行业的会议、培训等,让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了解相关实践技能问题;二是鼓励教师进入相关企业兼职或者一定时期内全职,让教师了解、熟悉行业实践,了解行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技能培养。
四、加大用人单位的教学参与,以企业资源来促进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单位及人才才能的发挥实践单位,其对人才质量的定位,对人才应用实践技能的要求有准确的把握。让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参与人才培养,可以让学生准确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还可以依托企业优势,给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有条件的企业还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先进和实习实践设备,为学校提供一些人才培养经费等[3-4]。
为做好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要适当加大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的教学参与度。第一,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实施计划时,可让企业适当参与,尤其是在部分应用性强、对学生实践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如食品加工、电气工程等;第二,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者依托企业生产基地,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践技能的培养锻炼;第三,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实行教学人员及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互通交流,学校引入企业中相关专业实践技能强的专业人才为学生教学,同时派出教师到企业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实践技能。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向应用技能型转变是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当下人才培养的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在当前教育转型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顺应改革发展的大潮,结合学校实际向应用技能型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改革实践,加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校教师及学生科研水平及氛围,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并加大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力度等。以各种措施来推进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升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等各个方面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正然.双师型教师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2]韩秋黎.基于企业参与的高技能型人才递进培养探讨[J].职教论坛,2014,(7):68-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