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香班级建设的有效措施
2017-12-02魏喜珍
魏喜珍
摘 要: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班级更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营造充满书香的班级氛围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分享阅读收获。同时,和谐融洽的榜样激励、教师适时适度拓展,使学生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 书香班级 班级建设 有效措施
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甘泉,书中自有美感营养。读书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是传承文化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今很多人都疏于阅读,忘记经典,缺少应有的文化底蕴,因此,切实加强小学生读书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关系到国民的文化素质,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小单位,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最佳乐园。
一、营造气氛,共筑书香乐园
读书需要气氛,一个学生乐于读书,班级里就会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读书的乐园。
1.确定经典诵读日,让学生“沐浴”经典。
我国的经典是具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目前小学生可能读不懂其内涵和意义,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自小种下的种子就会萌芽、开花和结果。我们学校确定每周一早自习时间为全校经典诵读自习,让每一位学生感受中华经典诗文。作为班主任,我把每节语文课前三至五分钟确定为每日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在低年级时,我就选择《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古典名作和学生一起诵读、交流。到了中高年级,我充分利用学校订的经典诗文读物,如《论语》、《孟子》、《大学》等,让学生在琅琅诵读声中净化心灵、快乐成长,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熏陶的好教材。在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方面,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以各自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都进行“我是小小经典诵读家”和“我们是今日优秀诵读小组”评选活动。这样大大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热爱之情,使他们更用心品读其中的内容,“沐浴”于经典中。
2.丰富班级图书角,徜徉书海。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为了让学生有书读,实现资源共享,我组织学生建立了班级图书角,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博览群书的营地。设图书角之初,我让每人带一本自己的书,放到班级图书角和同学们交换阅读。这些书籍由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借阅,最后归还。孩子们带来的书籍很丰富,有优秀作家创作的特别受学生青睐的儿童读物,还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千零一夜》、《中华五千年故事》等励志明理的读物。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课间的阅读,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供了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3.利用好学校图书阅览室。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遇到过这样一句话:“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感觉确实是这样,孩子们在安静的图书馆中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不仅仅是享受阅读这么简单,我觉得是一种情感上的陶冶,一种安静的力量,甚至看到“轰轰烈烈的静”这几个字,他都是有所启发的。我鼓励孩子们多去阅览室读书,除了每周的少年宫阅读兴趣小组定期阅读之外,语文阅读课也是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时间,也很珍惜这样的时间。当然,图书管理员还可以去图书馆统一借书,在那里登记清楚,带回来让全班学生阅读。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展示阅读收获
1.创办主题手抄报,记录成长的印记。
学生的阅读生活,如果用详细的文字配以图画表达、记录下来,就会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深受学生的喜爱,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爱好,经常结合语文课文、学校主题班队会、重大节日等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办各种主题手抄报,使学生通过文字、图画结合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梦想课学过《家乡的特产》一课,我让学生结合此主题举办了以“特产”为题的手抄报;结合学校“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传承经典”为主题的手抄报;学过《三峡之秋》、《只有一个地球》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举办了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读书手抄报。结合学生假期综合实践活动,我还组织学生办了读书手抄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折服。
2.举办班级读书交流会,分享阅读心得。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为浓厚,掌握了一定的閱读方法和技巧。我又开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即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主阅读。在班级开展了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别把自己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并交流读书心得,培养了学生对读物的鉴别能力,通过读书会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通过这些阅读活动的开展,我欣喜地看到书香班级开始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
3.摘录笔记伴我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大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可以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读书笔记里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句子甚至段落,也可以记下随感,提出自己对于一本书的不同见解,还可以配以优美的图画表达对文字的解读。
4.开展班级读书评比活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结合学校读书周活动,我先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读书评比活动,让学生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
首先,畅谈读书感言。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要进行交流,畅谈感言,写写读后感。我的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三到五分钟,选定两个学生畅谈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的体会或者感想。由各学习小组长组成评委进行打分,在每周五下午公布结果。还可以写读书体会,每月举行一次读书笔记评优活动,树立优秀学生典型,激励同学们多读好书。
其次,评选班级“我是小小读书王”。学校图书馆有许多优秀的书籍,平时我鼓励同学们积极借阅。每学期期末,班级图书管理员到学校图书馆抄一份班级同学借书汇总清单,根据借阅书籍的种类、次数、读后感写作情况等,评选班级“我是小小读书王”,并在班级综合加分表中加上学习分,进行适当奖励。我始终相信一句话:“爱看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们肯定是最有前途的!”
三、榜样激励,让学生爱上阅读
1.教师的言传身教。
学生就像一面面镜子,在他们眼中能够折射出教师的影子。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他们心中模仿的对象。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一个喜欢与学生分享读书快乐的老师,肯定能带动一大批爱读书的学生。在“午间阅读时间”陪着学生一起阅读,不断给自己“充电”,经常和学生交流读书的体会,时时为他们做榜样。
2.家长的潜移默化。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设想,一个从小沉浸在书籍里的孩子,一个从小就目睹家长津津有味读书的孩子,一个甚至天天把书当作“玩具”的孩子,他怎么会排斥读书呢?反之,一个自幼就几乎不见书影、每天目睹父母玩手机、打麻将和看电视的孩子,怎么能指望他会热爱读书呢?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时,我建议家长也要陪着孩子读书。从每天的15分钟开始,读完后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主人公、情节即可。我想,一些有心的家长自然会对孩子加以正确引领。
常读好书,能够使人增长智慧、开阔视野,丰富见识;以书为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沃土,通过营造班级书香氛围、开展阅读活动,我欣喜地感到,书香班级已经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他们的精神境界在不断提升,同时,我也感觉到了与他们共享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王鸿飞.班级微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的优化与创新[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
[2]蒋玉.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