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2017-12-02马寅秋
马寅秋
摘 要: 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与新要求。本文以新工科建设对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提升为重点,从建立管理服务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实验室教师队伍、明确教师职能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创新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综合国力竞争激烈。为了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服务以创新为驱动发展的新经济,教育部提出了建设“新工科”的改革目标。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达成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同年4月8号,教育部在天津大学组织论坛,发布“天大行动”,明确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与此相对应,高校创新实验室作为承担创新创业重要任务的主战场,面对建设新工科的目标与要求,必须在建设与管理中做出相应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实现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国家战略目标。
一、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实验室建设理念
1.建立“服务国家”的战略理念
服务国家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是建设新工科的出发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总目标,国家提出和实施了“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举措,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实验室建设就是要根据实现上述国家重大战略的需要,在实验室管理建设过程中主动布局和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的相关专业相关的创新实验项目,支持学生实现创意设计,形成创新产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2.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新工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因此,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创新实验室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始终围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力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既有个性,又能创新,还有潜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二、建立和完善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实验室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全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新工科”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这里的人才指的是学生。创新实验室是面向新经济的需求而创设的,因而就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最大支持。首先,实验室管理要达到这种要求,尽可能做到7*24小时全天候开放。学生与学校教职员工不同,无论是精力还是对科技的好奇心都处在人生中的巅峰状态。生活方式不同于教职员工朝九晚五的习惯。所以要创新实验室顺应教职员工上下班的状态,就一定会使部分对创新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受到某种程度的压抑。这种全天候的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我们现在的基础实验室管理应有不同的模式,从而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要。
2.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实验室的制度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实验室,形成完整的制度与传统,可以充分发挥已培养学生的资源优势。在新工科人才的培养中,首先要转变培养理念,不能仅仅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知识的人,更要将他们平等看待为科研技术人员或准科学技术人员。当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中,他们中绝大部分人的年龄已超过十八岁,已经拥有完全的行为能力,承担法律上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在于培养技术能力,更在于培养其在从事创新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都不能由老师越俎代庖。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与培养上,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实地环境的熟悉感,更有利于其适应外界环境。
3.以项目形式解决学生创新实验所需的资金问题
创新实验室内开展创新实验本身就是一种与企业社会科技发展紧密接轨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可以参照国家对科研人员的资助形式:由学生自由组织申请课题,列出所需时间与经费要求;由高校相关部门(比如科技处、教务处或创新创业中心)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选,评选结果经统一公示后,由学校相关部门立项并以项目形式给予经费。待项目完成后由学生与老师共同验收,给出评估结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创新实验室往往隶属于学院管理,其非编制拨款大部分来自于学院本身,限于各学院的利益,创新实验室学生的人员流动一般仅限于学院学生内部,无法做到跨领域、跨专业协同研发。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活动是发生在跨领域、跨专业基础上的,新工科建设更明确要求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与合作。另外,这种模式与社会当前的科研与创新创业模式更匹配,这并非单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文本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及对时间的把握能力,无形中满足了学生对于新经济下的社会需求,使之更自然地达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的,更无缝地与未来社会工作接轨。这种学生自主申请项目的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用处,降低学生在长期理论学习中的枯燥感。
三、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实验室教师队伍
在创新实验室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并富有活力的教师是稀缺的资源,由于教师本身负担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因此能够指导,特别是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帮助学生钻研创新项目的教师更是难得。创新实验室因为实验内容相较基础实验室更复杂、高端,所以需要更多专业领域的教师,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甚至需要教师长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但限于高校人事分配制度等原因,创新实验室往往师资极为欠缺。这导致一些创新实验室不得不降低自身发展目标,仅为各项大学生竞赛准备,忽略日常的科研训练。这一点会导致某种程度上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学生无法在创新实验室内获得长期的指导,找不到研究方向,仅靠自身摸索,容易失去兴趣,进而退出创新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缺乏锻炼,使创新活动始终在一种低水准中进行,使有志于指导创新实验的教师不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创新实验室中的创新活动中。
这一高校普遍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学主管部门没有将创新实践活动视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长期性活动,仅仅将其看成实验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人事管理及安排都是按照基础实验室的模式运作。事实上,创新实验室虽然名称上和基础实验室类似,但其工作内容与运作模式与基础实验室完全不同。基础实验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项常规内容,大部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辅助教学手段,所有实验基本都是指定的、封闭的,有着极为明确的时间、目的、过程与要求。而创新实验则完全与基础实验的精神与目的泾渭分明。创新实验的作用是在一种开放的条件下做出与前人有所区别(大部分是精进)的东西。这就要求所有尝试都是不能被指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实验时间无法固定,常常以月甚至年计算;它的过程由于复杂,无法清晰预估,手段与要求会在实践中产生变更。以一种老套的实验室的人事与编制观念套用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会使创新活动削足适履,逐渐沦为平庸的传统模式。
笔者认为面向“新工科”的实验室教师要做好创新实验室的指导服务工作,应该扮演好指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所谓指导者,有两层意思:在项目未开始前,根据学生所提方向,以自身视野与学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与可能成功的方向,给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减少一些弯路的可能。在项目进行中,按照需求给出一定的指导与答疑的帮助。合作者就是在项目的整体基础上扮演项目带头人与合伙人的角色,全程參与项目。因此,可以将创新实验室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种是部分参与指导的兼职教师,另一种是全部精力在创新实验室中的全职教师。全职教师应以编制的形式给予酬金,兼职教师应以培训课时的方式给予酬金。对于这些进入创新实验室的教师的基本要求是,理论与实践都必须熟悉。
参考文献:
[1]“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5(1).
[2]“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
[3]林健.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4]陈祺,刘东.本科生创新实验室自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