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2017-12-02陈鑫
陈鑫
摘 要: 通识教育是基于健全人格塑造为首要目标的“全人教育”,应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对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如何建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职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器”。高职院校要立足于“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和训练学生谋生存的一技之长,而且要提高学生适应和胜任未来工作岗位不断变化的职业能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健康个性,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与和谐的职业人。
所谓职业能力,就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德国教育家路德(H.Roth)最早提出职业能力之说,并将其分成自我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维度[1],形成职业能力分类的基本框架。之后的研究者都对职业能力组成要素提出了多种观点,一般认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指的是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其内容由工作任务确定,其形成就是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要素,如关系、对象和设备之间形成联系[2]。职业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
一、通识教育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提倡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对欧洲现代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首先将学生教育成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教育”,其理念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了通识教育,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指出:“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通识教育都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应。时代和社会在变,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不变的则是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3]
1.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
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世界工业文明的转型竞赛。2015年5月,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2025”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中高端智能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计划,主要体现于创新驱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基础的强化、品牌质量的提升、绿色低碳制造的实现、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4]。“中国制造2025”开启了新工业化进程,因为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加快了技能人才职业的流动,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只有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满足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对人才的需求。
2.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学生职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提出新的要求,从重视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转向不断发展的职业能力,更关注人的学习能力、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当职业变化时,从业者能从容快速地获取新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实现自我的持续成长。一是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力是高职学生为了应对未来社会变革而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心理,不仅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等认知因素,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兴趣、自信心和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二是关注岗位协调能力培养。工业4.0背景下自动化生产不断提高,许多传统工作岗位消亡或合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也相应拓宽。对高职学生来说,适应未来的岗位变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协调能力及应对职业变更时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三是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要唤醒和培育学生永续不断发展的觉醒力,引导和帮助他们思考存在的问题,追寻个体延展能力的生长和精神世界的生成。
二、建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有些对基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改革与探索。但从学生职业能力构成的整体来建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多见。因此,高職院校要“以生为本”,围绕“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探索构建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一个菜单,明晰目标定位。
深入研究企业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分析高职学生急需培养的“职业能力要素菜单”——职业品格、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执行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压与自我调整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将这些“职业能力要素菜单”纳入通识教育课程标准中,明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开发设置通识课程时,根据“职业能力要素菜单”构建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人格品质状况、兴趣爱好及职业生涯规划“点单”,选择相应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学习,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扬长避短,调动学习积极性,确保学习的实效性,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
2.两类空间,拓宽育人途径。
通识教育除了课堂显性课程的教学外,还要注重课堂外的隐形课程,教学空间应延伸到校园中和校园之外的企业与社会,充分用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两类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内教学活动,一是课堂内的通识课程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校内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专家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学会诚实守信、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关心他人、解决问题、自我学习。校外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到企业实训、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志愿服务、顶岗实习等,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理解职业标准和规范,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在与能工巧匠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职业品质、形成职业操守。endprint
3.三大模块,夯实教育内容。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根据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大胆的创新,突出职业性和指向性。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三大模块探索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会做人”模块课程侧重于学生应形成的良好品德、职业态度与情感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职业形象与礼仪》课程塑造学生良好职业形象;《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人文素养;《经典阅读》课程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家国情怀等。“学会做事”模块课程侧重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公关能力、执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职业沟通》、《应用文写作》、《信息处理教程》、《文献检索》、《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团队合作》等。“学会发展”模块课程主要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素质提升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能力,勇于认识和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善于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这些课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教程》、《创新创业教程》、《自我管理教程》、《提升学习力》等。
每个模块的课程均通过“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予以实施,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与有序的有机结合。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四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校内与校外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共同服务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保障
1.建设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教师团队。
通识教育的开展,教师的作用很关键,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教学能力和水平高、相对稳定的专门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通识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要把从事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分层分类进行定制培训。要建立鼓励教师进行通识教育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选拔文化素质课教师和部分专业课教师组成通识课程教师共同体,定期开展研讨,分享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学习模式等,通过交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聘请校外学者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建立通识课程教师师资库,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通识教育的实施,形成教育教学合力,确保通识课程教学取得实效。
2.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高职通识课程除了知识传授外,更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在项目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的考核,要注重过程评价考核。如课堂学生的出勤次数、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团队完成任务情况、课外实践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区实践等都是学生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督导专家听课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教相结合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受学生歡迎和教学质量低的课程及时修正或逐步予以淘汰,从而保证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3.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个体主动建构的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是学生主体自我积极建构的过程,片面强调通识教育知识的灌输或片面强调职业行为的训练都存在局限性,因此要改变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给学生提供好的价值引导,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构建,保障个体发展和生命的完整。
参考文献:
[1]庄榕霞,赵志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6.
[2]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
[3]熊庆年.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9-15(11).
[4]吴晓波,朱克力.读懂中国制造2025[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13-21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基于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SJD88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