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道德修养教育的探讨

2017-12-02王雪平,苗茹,李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4期
关键词:修养社会发展道德

王雪平,苗茹,李伟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道德修养教育的内涵及历史发展,分析了加强道德修养教育的历史、现实意义,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道德修养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渠道与方法。

关键词:道德;修养;教育;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047-03

社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的问题。如:某些村干部的贿选,官员的经济贪腐,重大工程招标受贿,社会黑恶势力,黄赌毒,社会群体性事件以及形形色色的诈骗、造假及刑事案件等。此类问题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是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行为人的道德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处置不法行为的同时,研究如何通过提高全民的社会道德修养来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修养教育的内涵及历史发展

(一)道德修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与人的性格、文化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和内容。大众的整体道德修养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个人的修养可以通过文化学习等来提高。哲学家西塞罗认为,“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

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就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以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发挥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理论。这一理论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只有修身才能齐家,然后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牢记在心的行为规范,并应在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修养教育之中,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提高道德修养,才能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历史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了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二)道德修养的历史发展和地位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应该说主要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民众的道德修养主要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理论为基础。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善,那为什么我国在17世纪前社会经济文化却能蓬勃发展,甚至引领世界呢?分析其原因,往往与那个时代民众的道德修养、社会的和谐稳定直接相关。首先以道德约束人的行为。古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儒家思想教育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儒家的道德教育是古代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因此说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古代政权的建立、巩固、发展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历代政权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石。

多年前,我国就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社会发展离不开道德修养教育、素质教育、信仰教育。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二、加强道德修养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是从严治党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不仅彰显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也凸显了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对于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成功的重要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及其所作所为时刻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党员干部应该是表率,是模范。然而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政治觉悟低,修养素质差,口头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背地里却干着损害党的利益和形象的事情。国外反动势力也从来没有放松对我国的某些人员和群体进行思想渗透、拉拢腐蚀,从思想上麻痹人们的意识,企图分裂党,分裂国家。我们的党员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很危险的,很容易走上背叛党的事业、背叛国家的道路。去年以来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正是对广大党员的一次全面教育,全面提高。

其次,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外的新鲜事物及各种思潮不断地涌入中国。西方国家富足生活的刺激,造成了国人的盲目崇拜,在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先进年轻一代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生活的水準却没有跟上,一些党员干部及年轻一代追求金钱与权利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甚至不择手段,奢侈腐败的风气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政治经济腐败案件,涉案人员范围广、人员年轻化、贪腐金额惊人。最危险的是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似乎都是正常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道德法制教育已滞后社会发展,说明现阶段一些人的行为已经触及道德底线,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道德文明。endprint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势在必行。

三、推进社会道德修养教育的渠道与方法

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来解决,需要以战略思维进行道德文化的建设来治本。

(一)严格媒体准入制度,牢牢把握媒体宣传方向

媒体是传播各种信息的最佳工具,具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政令、传播知识、教育大众、引导社会文明等功能,是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主阵地。随着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电影、报纸、网络等媒体的蓬勃发展,其对国家的改革发展,对人民大众的生活,对人民思想、道德风尚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不仅能传播正义、弘扬先进文化,也能宣传颓废的思想,也会随时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尤其在利益驱动下也可以做出有损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因此对媒体的准入和监管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内容的审核监管及受众反馈,可以发现它是否在宣传正能量,是否在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否在好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某些媒体只顾赚钱、只为谋取私利、博得眼球而播出颓废思想,甚至在某些敌对势力资助下扰乱视听,动摇传统文化,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和形象,难道不该对它进行封杀或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制裁它吗?这样的媒体对于教育大众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有百害而无一利。

抓好媒体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媒体的最基本的功能就包括宣传教育。媒体不仅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脉,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媒体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重视道德修养教育,宣传正能量的典型,顺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发挥普法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的主阵地功能,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全民素质。

(二)净化网络,发挥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教育功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要有历史、战略的思维。现在网络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最爱。他们融入网络的能力强,接受信息快。而网络无处不在,它又是各种媒体的焦点。所以政府和监管部门对网络媒体这个阵地决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要牢牢把握网络媒体的大方向。

媒体掌控在国家手里才能为国家服务,才能为人民服务。无论是电影、电视、电台还是报刊、网络,它们传播什么思想,人们就会学习什么思想,它们刊发什么信息大众就会读到什么信息,尤其现在的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甚至发展出许多网络学校,在网上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在正常的教育宣传内容之外,网络上也存在许多糟粕,包括腐化堕落、低级趣味、色情凶杀、诈骗,也存在反党、反政府甚至反人类的言论和宣传等,这些内容极大地损害、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尤其对青少年侵害严重,致使许多青少年上网成瘾,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如果监管不到位,网络对青少年会起到极大地反面作用,如果监管到位网络会发挥正面优势,迅速传播知识,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其道德修养、综合素质。

(三)以朴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众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仁、义、礼、智、信”,即朴素道德观。这些观念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已被广大民众接受。由此可见,越是传统的、朴素的思想越具有生命力,应该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宣传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针对当前迷失自我、缺乏正能量的人们的基本教育。因为包括传销组织、贪污腐败、社会商业欺诈、黄赌毒行为等,其根源除了社会发展的外部因素影响外,与个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极大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朴素价值观的升华,对老百姓来讲,朴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容易被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的灵魂,必须教育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对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如高考移民问题、同工不同酬问题、学校去行政化问题、大学生就业取向问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生活目标的导向。

(四)道德修养、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首先,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起。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对幼师的培养要严格,幼师首先要过道德素质关,把幼师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启蒙老师,使幼儿从小树立文明、友爱的思想,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对与错、美与丑,从小建立道德底线。

其次,就是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这几个阶段的教育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几个重要时期。在小升初及中考阶段,建议把品德成绩放在首位,通过设立社会道德实践课,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去做些好人好事,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并把实践活动纳入品德教育考核范围。

大学教育更应把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现阶段大学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远远不够,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实中对于违纪违规的学生惩罚力度不够,某些学校为了就业率甚至在毕业前把学生的各种处分全部撤下来,这样的做法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助长了一些歪风邪气,使得新一届学生感觉违反纪律无所谓,并不影响自己将来的毕业和就业。从而认为在大学期间似乎和社会一样,只要成绩好一切就解决了。现实是当前的大学德育教育课时较少,素质教育与信仰教育也很薄弱。有些学生即使身为研究生却仍然会做出一些报复同学、报复社会的恶性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德育教育的薄弱。

总之,道德修养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升全民道德修養水平,统一思想,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谋求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才是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根本,是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谭德礼.论社会公德与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5-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养社会发展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