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语文文言文素养
2017-12-02徐军年
徐军年
摘 要: 微课以知识鲜明、形式新颖、方便学习等特点,给初中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迅速成为新型素质教育形式之一。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脉络清晰,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时代性,与微课素质教育形式的优点相结合,可以适应教师的素质教育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本文从初中语文文言文微课的开发设计原则入手,结合具体实例探讨设计与开发好预习微课,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微课 文言文课 素质教育 教育效果
在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感官,鼓励其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学习能动性。微课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再现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多媒体不仅为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情境性教学得以实现,而且优化了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促进了知识迁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推进了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微课设计与开发的原则
1.面向学生,充分体现语文文言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初中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文言文课的要求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和生活实践性。微课开发与设计的主旨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初中语文文言文课程最根本的特性是思想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在多元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中设计微课,将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设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指引。
2.突出灵活性,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初中语文文言文课程具有知识容量大、背景知识丰富、材料更新迅速等特点。与传统常规化素质教育相比,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优势,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时效性,呈现方式应体现创造性、时效性是语文文言文课程的一大突出特点。设计微课时应重点考量内容的时效性。不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材料的呈现方式,都要与时政紧密相连,符合高考的风向。同时,传统素质教育方式略显单一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微课作为常规素质教育的补充,在呈现方式上要体现一定的创造性。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不论是视频的设计录制,还是其他图文资料的生成,都要发挥创造性,突出地方特色,给予学生更大自主探索和分析思索的空间。
4.善于借鉴,遵循学科间相互渗透的原则。初中语文文言文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部分知识存在与数学、语文等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因此,在微课开发设计过程中,应该突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各学科素质教育方法的整合,实现多点渗透的目标。在借鉴其他学科素质教育优势的同时保持语文文言文课素质教育的本色。学科交叉的知识点一般属于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求教师设计微课时具有深厚的知识积淀,既将知识融会贯通,又深入浅出,根据学生的理解特点设计相应的知识呈现过程。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预习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来说更是如此。有效的预习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课堂参与度。语文文言文微课设计与开发的起始部分便是针对学生预习部分的设计。初中语文文言文课程知识较为抽象,概念较多,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简单介绍概念,学生理解困难较大。要求教师借助一定的背景材料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为课堂素质教育的开展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预习部分可以分为背景知识介绍、概念性知识讲解及知识小测三个部分,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预习微课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以“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为例,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以设置如下“微预习”内容:首先,背景介绍部分,可以通过图片配以文字讲解的方式展示。最后的“微测试”部分,可以通过具体的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微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微预习”可以减少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整体把握和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微预习”的基础上,节省一定背景知识介绍时间,直接利用预习成果讨论深层的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微课提升学生的语文文言文素養的其他途径
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一再强调:“学生作为语文文言文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时,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现状,鼓励学生自主抉择适宜自己学习的方式。”此种全新教学理念为语文文言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若是想充分展示出自我独特的生命力,就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尽情展示自我才华与个性。为此,在现代信息媒体环境下,要创设有效的多感官媒体情境性,使其具有趣味性、学科性、真实性、针对性和开放性,解决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层次地领会、理解、启发、感悟、内化知识。
1.听唱相结合导入的情境策略。当前阶段,语文文言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即为教学导入。创新语文文言文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的信息媒体教学导入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无形中加大对其学习内容的期待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为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教学内容可视化的情境策略。初中教育阶段作为初中生自主学习基本常识与语言技能的关键阶段,是此群体心理成长的核心时期。随着初中生群体年龄的不断增长,自我认知能力随之不断发展。主要学习发展体现在学习专注力的发展、记忆能力的发展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语文文言文教师需要在开展多感官媒体情境性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选取适宜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借助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资源或者影像资料,真实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不断聚集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科学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课件中有效融入一部分音频、视频或者图片资源,使其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活力且具备新颖性。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主要是借助物质表象。此群体的认识能力比较薄弱,对于一部分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或者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为此,语文文言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心使用一些具有表象性质的图片或者视频,将复杂多变的知识框架简单具体地呈现。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帮助班级中学生全局性梳理文章的脉络核心、主题等。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师必须引导班级中学生,借助可视化知识自主学习。
3.感知媒体培植情感的情境策略。当前阶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此种借助多感官媒体情境性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有效集中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借助边说边看的形式的多感官媒体情境性教学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要积极采用微课形式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素质教育效率,实现高效素质教育目标。同时,还要加强对微课的研究和对初中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初中语文文言文学科素质教育实际的研究,最后进行综合与交融,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林茹.语文文言文教育改革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2]李雨燕,郭华.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
[3]张红芳.高职高专艺术院校通识教育之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