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合作育人机制下人才培养和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12-02杨红梅,蔡南武,冯路路,陈畅子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杨红梅,蔡南武,冯路路,陈畅子

摘要:产学合作育人要将学校和用人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共同实施和监督教学过程,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本文以我校校企班为例,探讨了产学合作育人机制下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和共享资源建设,推动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校企班;产学合作育人;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4-0030-02

产学合作育人是以学校与企业为共同培养人才的主体,分别利用其不同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综合能力人才,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互赢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教育部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实现这样的转变,离不开产学合作育人。正如产业企业的生产要对接市场需求一样,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对接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面对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形势,校企合作将企业的东西嫁接到高校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即为培养服务于地方企业的技能型人才。2015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转型发展的示范院校。因此,最近几年我校一直在产学合作育人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机械类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等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深入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不断提升“一体化育人”的“四个能力”,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与湖北寒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株洲新通铁路装备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31研究所等多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关系。具有代表性的是自2015年起,我校机械学院与湖北寒桦责任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校企共建班——寒桦班,与企业联合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近三年,通过寒桦班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渐改进,探索了一些方法,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一、产学合作育人合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的成立

企业与学校是平等合作的两个主体。要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共赢是基础。要培养出适应企业自身需求,快速上手的人才,企业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实施中需要全面参与。因此,校企之间各层级组织的融通和信息畅通非常重要。因此,由校企双方主管领导牵头成立了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合作规划、制度制定、整体协调以及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等。同时由院系和企业部门负责人组成协同育人工作小组,负责一般决策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布置与实施。

二、產学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制订

寒桦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由协同育人工作小组进行。根据企业订单式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在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环节如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成分听取企业方给予的意见,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校企班的人才培养中来,使校企协同育人得以实践。

为了培养与企业对接的应用人才,学生需要在学习阶段就参与到企业生成实际中去。因此,寒桦班学生的学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阶段。大一、大二主要是校内学习,主要完成大机类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以理论教学为主。大三、大四则以实践教学为主,学习场所主要是企业,在这一阶段寒桦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该企业的文化,开展实践实训,并参与到企业的创新项目中,培养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

三、产学合作机制下的资源建设

1.产学协同育人的课程共建。寒桦班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适应寒桦这个企业的某些岗位需求,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一定的专业实践知识。因此,该校企班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编制上由产学合作育人工作小组完成。校企双方的专业人员共同研讨课程的设置,明确每门课的知识要点,再由众人编写课程大纲,最后由工作小组集体完成大纲的审核。采用校企课程共建的模式开设课程及实施具体教学可大大提高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果,为企业培养需求的对口人才,实现校、企业以及学生的三方互赢,促进产学合作育人机制的长效发展。

2.产学研合作。为加强校企的合作,校方可以利用院系师资及学生、设备等资源,到企业中寻找横向课题开展研究,成立由校方的教师学生和企业方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小组,共同解决企业专业性技术难题。近两年,机械学院与寒桦公司签订了多个横向项目。专业教师带领一部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企业领导及技术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寒桦公司设立“寒桦奖学金”委托我校管理,奖学金总额为人民币10万元/年,主要用于奖励机械学院和寒桦班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在学校一方,也在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并参与一些理论和实践教学。如寒桦公司的技术经理被聘为我院客座教授,每年到我校至少进行两次讲座;3位技术骨干被聘为专业教师,主讲模具设计、夹具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产学研的合作,校企双方加强了相互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企业文化、企业运行状况有了认识,而企业对学校的教学运行过程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产学合作育人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在校企合作育人中,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合格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主要的作用。在校内的理论教学中,主要由在校教师实施教学。而大多数在校教师缺乏在工厂的实践经验,只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机械学院要求年轻老师在5年内均到企业实践至少一年,学习企业实践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参与企业研发项目,打造具有“教学能力强、实践技能高”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机械学院已经路线选派了6名骨干专业教师到寒桦公司下厂锻炼,另外有2名青年教师到武汉、西安等地企业学习。企业班在校外的学习则主要跟着企业车间师傅和技术人员完成。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理论知识相对而言稍弱。所以,企业也规定每年选派至少两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我校进行专业课理论知识的学习。校企双方互派人员的学习不仅加强的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保证了校企协调同育人的师资,也增强了校企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4.共建共享实验实训资源。为实现资源的共享,校企双方制定了共同规划、共建共享的实验实训资源建设目标。如我校和寒桦公司已经就汽车轻量化实验室的建设达成了一致。校企双方通过协议的形式,制订建设方案,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校企共建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校企双方将开展多项合作。如校企双方共同进行项目研发、为校企班提供实践实验场所、企业进行操作培训等。

产学合作育人是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型发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产学合作育人的新机制,全面构建产学合作育人的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方雪梅,陈国龙,张莉,蔡之让.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9):112-114.

[2]付晓兰,张永亮,孙宝丽,谢青梅.基于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5,(12):271-273.

[3]杨红梅,陈畅子,姜海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探讨[J].高教学刊,2015,(16):141-142.

[4]崔愿玲.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12):30-32.

[5]关善勇.基于共同利益导向的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89-190.

[6]张晓普,蒋文杰,李洪博.高校产学合作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无锡职业学院学报,2014,13(6):1-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