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的三点启示
2017-12-02郭静
郭静
【摘要】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十九大時光》专栏,为广播寻找到主题报道举重若轻的一种叙事方式——广播特写,并从整个新闻生产环节探索了记者建立音响思维的路径,同时为转变文风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十九大时光 广播特写 主题报道 音响思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期间,在中宣部统一策划、部署下,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均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推出专栏《十九大时光》。这些报道通过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用百姓语言,说百姓心声,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九大在基层群众中的反响,记录了全国人民共度十九大时光这段不平凡的日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称中央电台) 《十九大时光》专栏10月12日起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推出。阎晓明台长为节目撰写了“开栏的话”,为栏目定下方向和基调。14天时间,专栏播发了33集广播特写,每集时长70秒左右——正是这组看似不起眼的“小稿”,在中央电台浓墨重彩的十九大报道中,被听评专家誉为“大海中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折射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称它“充分体现了广播特色,体现了采访、编辑、制作的功力”。
同题报道,做得抢眼,并非易事。这组报道让人耳目一新,首先离不开记者的扎实采访。在十九大报道需派精兵强将驻守北京、搞好大会报道的情况下,中央电台调动了全国33个记者站、48位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工矿企业、边防哨所、街道社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从海拔最高的乡到最偏远的哨所,将话筒对准基层干部群众,与他们水乳交融、以心换心,展现了扎实的采访作风。
这组报道不同凡响,还在于它明确地将形式定位于“广播特写”。广播特写,又被称作“广播中的纪录片”,真实,是广播特写的生命,但同时它又是艺术化的。①相比常见的录音报道,广播特写更强调用声音构筑画面,更强调场景和细节,往往更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
回顾《十九大时光》的采编制过程,有以下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它为广播寻找到主题报道举重若轻的一种叙事方式——广播特写
主题报道一直是主流新闻媒体承载和担负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要决策、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所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报道。和一般的日常性新闻报道相比,它更具有导向性和影响力,历来是媒体主旋律报道的重中之重。
但是,正因为主题重大,这类报道习惯与立足宏大叙事,给人感觉可敬而不可亲、可望而不可及容易陷入主题先行的误区,甚至人为拔高,夸大其词这种报道往往偏重理性、缺少感性,导致主题概念化、人物模式化、操作程式化。
如何去除千篇一律的“宣传味儿”,让主题报道“入脑”“走心”?必须解决“可信”“可听”这两大问题。而广播特写的自身特征,恰恰决定了它在这两方面有独到之处。
1.可信:广播特写强调原生态的现实音响,这些音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有很强的现场感,能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由此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
2.可听:广播特写强调音响的画面感,这些典型音响往往有强烈的想象力、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营造出的效果与单用文字表述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广播特写本身的艺术性让它更有可听性。
广播特写不仅可信、可听,仔细分析它的特点还能发现,它能针对性地破解此前一直困扰主题报道的诸多难题。
1.破解宏大叙事的难题:主题报道需把握好“大”和“小”的内在联系,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广播特写强调放大局部,从场景、故事、人物、细节入手,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让报道言之有物。
2.走出主题先行的误区:突出主题并不等于“主题先行”,记者带着观点找例子,很容易因过于直白甚至失真而引来质疑,招致反感。广播特写讲究声音的艺术性表达,审美倾向含而不露,文风朴实、平实,记者旁白精炼而有所克制,因此反而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解决缺乏感性的问题: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结果,使报道枯燥、乏味、干瘪、生硬。而广播特写,强调音响的画面感、对话的现场感,强调真实、生动的细节,恰恰是一种很感性的表达。
启示之二:它为广播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探索路径——记者建立音响思维
广播是声音的媒介,声音是广播的核心表现手段。一个合格的广播记者,不仅要经受专业的文字训练,更要建立起声音逻辑,培养音响思维。学会用音响来讲故事,是广播记者的看家本领,也是广播在媒体融合中依然能屹立不倒、大有作为的根基。
但是近些年,在网络的带动下,广播新闻对时效的重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深度的追求、对声音的讲究,却于无形中有所丧失。一些近年入行的年轻广播记者,习惯了连线报道、口播报道,对录音报道尤其是广播特写却越来越陌生。
中央电台这两年在广播音响的回归上做了令业界瞩目的努力,以《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代表的一批广播纪录片,彰显了声音的魅力。但伴随着这些原创精品的推出,有一种现象也不免让人感到忧虑:这些偏专题化的作品均离不开专业录音师的后期制作,这一方面虽保证了声音产品的“精品”品质,但另一方面,在录音师的“妙手回春”下,不少采访记者音响思维的缺乏却被掩盖或淡化。
从广播新闻的生产流程来讲,所有新闻都由专业录音师来制作显然不现实;从单一声音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讲,完全依靠编辑和录音师的“后天努力”也绝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让广播记者普遍建立起音响思维,从策划、采访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围绕音响做文章”作为一种工作自觉,才有可能彻底改变广播新闻“轻音响、重文字”的现象。
《十九大时光》专栏一开始便向所有参与采访的记者强调,立足广播特写,充分发挥广播所长,学会用音响说话。
广播稿到底该怎么写?是从文字开始,还是从音响开始?是像写报纸文字稿一样,先按照文字逻辑构思好起承转合,再往里边填音响;还是根据音响逻辑,来组织篇章结构?记者们通过这次《十九大时光》的报道发现:音响才是广播稿的灵魂,它绝不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甚至可有可无的点缀。endprint
建立音响思维,除了意识到音响的重要性,牢記它的核心地位之外,还需要掌握如何采制、运用音响。一个广播记者,仅仅拿一个话筒去采录人物声音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学会进入特定环境、场景录下这里特有的、有标志性的,甚至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那些声音。
《十九大时光》在篇章结构上有所设计。每篇开始,都以时钟嘀嗒声作为引领,紧扣“时光”的主题,其间混入女声口播此篇的采访地点,给人聚焦地理坐标的视像感;每篇开头均要求尽可能快地用最有标志性的鲜明的环境音效将听众带入特定情境中,为此,记者的第一句旁白必然要和音响相得益彰,这自然就和单纯的文字逻辑有很大的不同。
如《湖北武汉》篇。记者采访的是一个社区,原来开篇选取的典型音响,是社区干部黄晓玲给困难群众郭晓芳打电话的声音;一段记叙之后,记者记录了黄晓玲到郭晓芳家登门的场景。为使节目更紧凑、场景更典型,编辑舍弃了之前打电话的音响,将开头音效定为登门的脚步声、敲门声、开门声以及双方打招呼寒暄的声音。这样的音效,比原来单方的电话通话更有画面感。
原来开头的旁白是这样的:
百步亭文卉苑是武汉市最大的廉租房小区,在这里,独居老人和残疾人都不少。工作五年,居委会副主任黄晓玲已经习惯与居民时时用电话联系了。
修改稿没有从社区介绍开始,而是单刀直入,用很生活化的语言,与这段音响最后出现在寒暄中的 郭晓芳的声音相衔接,以她的视角叙述此事:
家住百步亭社区文卉苑的郭晓芳家来了客人。领头的,是老熟人,居委会副主任兼党支部委员黄晓玲。
紧紧围绕音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对记者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广播特写并非音响的堆砌,它有自己的内在结构、逻辑联系。就拿音响和旁白的关系来说,我们曾打过这样的比方:音响如同视频画面,始终不能断,如果中间出现“黑屏”(如记者口播非常干净、没有任何背景音响),那么就容易让人“出戏”,怀疑你不在现场。有时叙述出现转场,比如从室外进入室内,就必须有非常典型的转场音响予以清楚地交待,这样才不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
制作广播特写的过程,让记者有了全新的体验。典型音响是否录得清晰?制作时如何通过调节音量大小体现远近关系?每段录音什么时候进最合适?出多长为宜?旁白、人物音响、环境音效的音量,是怎样一个配比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影响到这期节目制作的好坏,更关键的是能引发记者反观自己当初采访的得失。而这,又必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采访中建立音响思维,写出有广播特点的作品。
启示之三:它为文风转变积累经验——主题报道需真实、平实
并非确定了广播特写这一形式后,主题报道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十九大时光》还有意识在转变文风上做了努力。我们提醒记者,不讲空话、套话,说大白话、不说官话,用记录性语言、不主观抒情,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少用长句、多用短句……不要一说十月的天气,就是“秋高气爽”,一说各地的变化,就是“翻天覆地”,“感慨万千”“无比振奋”一类夸张的说法都被删去。
除了将夸张、失真的语言剔除之外,我们还特别提醒记者,千万不要引导甚至“教”采访对象说什么,而是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与现场保持既投入又疏离的关系,记录下被访者表现出的最符合其身份和特点的言行。
有些记者到了现场,写回的稿子却找不到任何细节。所谓“细节”,就是让时间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要捕捉到那些与主题相关但别人又不宜察觉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你让时间处于“快进”模式,得到的只能是趋势、印象,而不是细节。
这组报道还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就是几十秒时长,究竟能传递多大的信息量?对于广播特写而言,它其实是立体的声音呈现,加上特写的意境、其意象内涵更为丰富,几十秒承载的信息已大大超过节目篇幅的范围。以往记者们对播出时长很在意,总觉得时长太短是对他们的辛苦采访的不够尊重,而且时间有限,无法展开,稿子很难写好。但这次,在编辑、记者不厌其烦的精做细磨中,记者们数天的采访被浓缩在短短的几十秒里,反而因好听、精美、信息量大,而让记者们惊喜。很多人在作品完成后兴奋地说:过瘾!爽!值!
其实,作品好坏不看长短,而是看表达出的情感有多真,有多深,有多感人。
《十九大时光》的实践,确实给我们以启发。
注释
①德国广播特写专家岩斯·亚里许(Jens Jarisch)在201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特写培训班”上这样给广播特写下定义:“广播特写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但表现形态应该是艺术化的。”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吕晓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