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生源基地建设

2017-12-01蔡华

价值工程 2017年3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蔡华

摘要: 在总体生源数量逐步减少,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生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为应对招生危机,以生源基地为基础,积极采取的各类举措。通过招生数据分析,确定生源基地重点建设单位,通过专业动态调整,响应市场需求,利用校内师生资源,有效开展生源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各类资源,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高中联合开展各类丰富的活动,服务高中和学生成长,利用新媒体技术,注重线上内容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全面建设生源基地,为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提供可持续的应对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adual declin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students and the increasing enrollment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y in enrolling students. Faced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hortage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sponse to the enrollment crisis, different kinds of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rollment data, this paper determines key construction units of student ba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pecialties dynamic adjustment, responds to the market needs, utilizes the resourc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base effectively;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makes full use of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rries out various kinds of activities with high school,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s new media technology, pays attention to online content construction, builds student base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and provides sustai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tudent enrollment crisi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招生危机;高职院校;生源基地

Key words: crisis in students enroll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 sources base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6-0160-03

0 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及生源数量的下降,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日趋严峻。近几年,江苏省高校招生过程中,连续几年出现了高校的招生计划数大于考生数的情况,这对于处于招生最后一个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招生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在生源“倒挂”的情况下做好招生工作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如何在当前情况下,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招到满意的学生,成为各个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难题,生源基地的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破局的重要举措之一[1]。

1 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因素

1.1 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降低,导致有效生源数下降

自2012年以来,江苏省高考报名总人数逐年下降,本专科总招生计划数逐漸超过高考报名总人数,处于录取最后一个阶段的高职高专,普遍感受到了招生的压力,面临这一困境,继续延续之前的招生策略,注定有一定数量的高职院校处于招不满甚至招不到学生的窘境。

1.2 本科院校的扩招,挤占了高职院校生源数量

由于存在招生录取批次不同,虽然整体生源出现降低,但对本科院校的招生不形成直接威胁。在生源总体下降过程中,部分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不降反升,直接挤占了高职高专的生源数量,致使高职高专有效生源数进一步下降。

1.3 社会认可度不高,导致部分生源流失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社会上仍然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一方面是政府政策导向的不公,例如国家公务员的报考、部分事业单位的招聘不对高职高专开放,甚至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达到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由于第一学历的限制,依然不能参加部分岗位的面试,导致很多有志于此的学生不敢报考高职高专;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高职院的认可度不高,部分同学认为专科相对本科而言,就是低一层次的培养,不清楚高职高专专注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而本科院校专注在学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导致很多未考上本科的同学不愿报考高职高专,直接选择复读甚至不读,导致部分生源的流失。endprint

1.4 招生宣传定位不准确,影响学生选择

在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各个高职院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招生宣传,很多学校的宣传材料不具特色,无法从学生感兴趣的视角展开招生宣传材料的撰写。由于学生对学校的专业了解不充分,选择专业过程中盲从现象较多,导致有些新建专业,即使师资、实训条件等都比较薄弱,招生却异常火爆;有些品牌特色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却在招生过程中屡遭冷落。在宣传过程中,学校预估分数线的定位也非常重要,较高的定位会吓跑很多有效生源,导致线上填报人员严重不足;较低的定位,导致填报学生数增多,许多考生纷纷落榜,同时,由于分数定位较低,分数较高的同学会把学校作为后续保底志愿填报,使该部分学生被其他学校提前录取,错失了生源。

2 高职院校建立生源基地建设的对策思考

招生工作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对外宣传、执行力等方面的综合检验[2]。生源基地的建设需要系统考虑以上各类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源基地建立的成功与否,对招生工作完成与否和生源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2.1 注重内涵建设,动态调整专业

在生源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形象和品牌是学生认可的第一要素,是吸引生源最大资本,建设中务必结合学生就业情况、市场需求,以优势专业为基础,加强专业动态调整。

2.1.1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为满足学生及就业市场需求,以产业链、专业群为基础动态调整专业,以大专业为基础,设置专业方向招生。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很强的行业背景,在学科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居特色的专业体系,在用人单位和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于科技不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为了更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应以优势专业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开设专业方向,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

2.1.2 加强专兼师资队伍建设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加强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展专业教师的知识面,为灵活的专业迁移提供师资保障;另一方面,建立新设专业方向上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为学生的培养提供了生产一线最新的技术,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根据专业的设置灵活的组成,为专业动态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1.3 形成内外互补实践条件

招生工作有效持续地开展,建立在学生顺利的培养基础上,培养条件不完善,会导致后续的招生工作更难于开展。对于新开设的专业方向,通过专业群的实验实训设备,满足基础实训条件;可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利用企业设备,解决学生专业实训。

2.2 面向各类生源,开展多元合作

各高职院校建设生源基地的过程中,应多措并举,开展多元化的生源基地建设,面向的生源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源基地:一是与中职学校合作[4]。通过与中职开展3+3分段培养,分段培养过程中,中高职联合设置六年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可以让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能够提前进入到专业的学习,为进入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提前三年锁定生源,减少后续招生工作的压力;二是在普通高中建立生源基地[5],通过丰富的活动,建立与学生的联系,并有效地宣传学校;三是与高中所在当地企业联合,在中学建立生源基地,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由于企业高校联合招生培养,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困扰的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报考。

2.3 充分挖掘资源,建立生源基地

生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的教职工和学生两大资源。绝大部分教职工与当年其就读中学依然能保持联系,通过在校教职工为纽带与中学联系,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同学的距离,便于生源基地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沟通的成本,提高生源基地建立效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学生资源,一是分析研究以往招生情况,通过筛选往年招生数据,可以研判出生源基地重点建设目标,提高生源基地建设的有效度;二是充分利用已錄取的优秀学生回到母校现身说法,通过已录取学生与高中生源分享学习经历和收获,容易得到高中生的信任,增加学生对高校的兴趣度;三是对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各类表彰的同学,及时给其母校发喜报,增加高校在生源基地的曝光度。

2.4 互利共赢为本,建立深度合作

生源基地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吸引生源,而是真正地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学生在生源基地建设中对职业、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有较明确的目标,利用自身优势资源为高中建设发展发挥作用,让高中、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获得感。

2.4.1 利用生源基地,充分做好宣传咨询

目前的招生咨询,大都集中在志愿填表前,由于时间短咨询者众,学生只能浅尝辄止地对各个专业有个大致了解,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只靠专业名称和对专业的初步印象进行选择,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后,发现所选专业与想象中有较大区别,立即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与生源基地学生的建设中,一是开展专业讲座,让学生提前对各个专业有所了解;二是邀请学生来校进行职业体验,通过身体力行的体验,增加对职业的感受度;三是设立校园开放日,定期邀请中学的领导、老师和学生走进高校,亲身感受高校氛围,进一步了解学校;四是通过师生的定期互动和线上的长期联系,为学生解答平时遇到的一些职业方面的困惑。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充分做好学校的专业宣传,让学生选择时不再盲目,有的可矢。

2.4.2 开设职业启蒙课程

学生在高考阶段的志愿填写是人生一次重要的专业选择,很多同学将会一生从事那一阶段所选择的专业工作。如果所选专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自然皆大欢喜,但也有部分同学进入了自己不喜欢的领域,有些还面临毕业后的转型重新学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有更适合自己的选择,针对学生开展职业启蒙的教育,显得刻不容缓。高中在职业教育方面师资缺乏,几乎不开设此类课程,而这正是高职院校的优势之处,高职院校有大量的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和职业教师,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发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职业启蒙课程,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大学阶段相关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知识,使生源基地学生能在中学阶段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充分了解,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邀请来校,进行职业体验。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学生对职业有所认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专业不至于过于盲目,从而为考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