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物流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2017-12-01焦授青
焦授青
摘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由于其特定的服务对象和复杂的资本结构,物流上市公司也存在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增加障碍,本文通过对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物流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为以后政府、市场、物流公司的行为提供了借鉴。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in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theory. At present, due to its specific service objects and complex capital structure,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lso has exc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 behavior, which adds obstacles to the decision-mak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under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in Chin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market, and logistics company.
关键词:会计准则;物流;盈余管理
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s;logistics;earning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6-0101-04
1 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问题综述
1.1 国外观点综述
1.1.1 会计准则从技术上对盈余管理的规范
Levitt指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赢得投资者的更大信任,从而促进流动性,降低资本的成本。Levitt实质上已经指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可以对盈余管理的发生进行防范。并且他认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的要求:第一,在准则中应当包含会计基础概念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也是被广泛接受的。第二,准则的质量必须要高,应当具有可比性和一定的透明度,能够进行信息的披露,根据这些信息,投资人不管在任何会计期间都能够对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第三,必须要能够严格的解释与应用准则,必须要做到不管在何时何地发生交易事项,对于比较相似的交易事项,都应当采取较为类似的会计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可比性和透明度就会受到损害。
1.1.2 会计准则制定技术的局限性
Dechow 1994年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是应计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因变量是股票报酬,发现所选取的自变量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股票报酬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在模型中加入了应计利润之后,该模型的解释能力得以大大的提升。因此,认为相对于单纯的经营现金流量来说,加入应计利润更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进行反映。Haw、Qi等(2001)以1995-1998年我国1516个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检验信息含量和应计利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对股票报酬解释能力方面,盈余比现金流量更大:盈余可以单独解释5.8%的股票报酬变化,而经营现金流量只能对0.3%的变化进行解释,在加入应计利润以后,盈余的信息含量更大。
1.2 国内观点综述
1.2.1 会计准则的技术属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任春艳认为会计准则的本质是技术性,因为其主要是基于技术的视角提出的處理会计实务的要求。并且会计准则不仅是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记录与报告的规范,更是政府监管部门与审计师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根据技术性的要求,在对盈余管理进行制约方面,会计准则的作用非常关键。
葛家澍(2002)认为,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由于会计准则进行规范的,所以会计准则的质量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非常大,即使具有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也并不一定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则必然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从上世纪末开始,上市公司对于盈余进行管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而会计准则本身是审计与编制报表的前提,其对盈余管理进行防范与抑制的责任非常大。为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必须要努力提升会计准则的质量。
1.2.2 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综述
一些企业,对于管理人员采用了红利方案,管理人员也就更有可能提前确认收入。一旦企业在后期经营中出现亏损的情况,管理人员很有可能将亏损预期提前至本期进行确认,以分担其在未来所受到的亏损压力,以增加企业在未来的获利预期,进而使管理人员获得更大的报酬。斯威尼(1994)研究了由于借款合同而产生的盈余管理情况,发现那些存在违约风险的企业,采用有利于增加报告净收益的会计准则的意愿更强。.公司的规模越大,管理人员越容易把本期的会计利润递延到以后的会计期间,以均衡各期的收益,防止政府与市场机构的过度关注,对于首次公开发行债券的企业,为了促使市场价格得到提升,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对企业在上市之前,是否对盈利项目进行了操纵。在对盈余管理所造成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时,主要基于资本市场观的角度,导致的后果主要表现为:首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其次,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市值;最后,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通过实施盈余管理,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进而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对公司形象进行改善,并实现公司价值的整体替身,会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影响。endprint
就我国学者的研究而言,林舒、魏明海(2000)研究了同一期间发行A股的公司,并对A股公司在IPO前后的收益表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在上市前一年或两年,这些公司的资产收益率最高,而在IPO当年下降非常明显。孙铮、王跃堂认为,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分布微利与重亏的现象非常明显,集中分布在亏损的边缘和严重亏损区间。“微利现象”会导致那些本应被摘牌的公司没有被摘牌。本应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也没有被特别处理,这就会使市场风险大大增加,并且导致资源的低效率配置。而“重亏现象”实际上是对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进行了扭曲,对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进行了误导,也不利于证券市场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1.3 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的动机、程度和方法的检验上,会计准则只是作为限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一种手段,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然而随着上市公司监管政策的变更和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之际,也会出现为了避免准则的变化对以前盈余管理所作的限制而导致有可能形成的损失,因此会有一定的提前反映行为。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跟踪研究。
2 我国现有会计准则对物流行业可能产生的盈余管理空间
2.1 我国物流业的特点及现状
2.1.1 物流业概述
物流是物品的空间转移,根据实际需求,对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和储存以及装卸包装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物流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物流业广阔的服务领域,特殊的资本结构让盈余管理存在着广泛的研究空间和较大的研究价值。
2.1.2 我国物流业现状及特点
在我国,物流业包括六大业态:①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及装卸搬运;②仓储业,包括仓库存储业务及部分与仓库相关的配送业务;③配送业,包括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配送业务,配送业务有单一配送、多式联运、区域分拨、部分工具租赁等;④加工业,是指不改变货物外在形态下进行的简单加工,包括拆包分装、货物分拣等业务,主要是仓储业的衍生业务;⑤代理业,是指代委托人办理委托人授权办理的业务,包括单一代理及多式联运代理;⑥物流信息业,主要是给物流提供咨询和信息的行业,经营和管理物流信息网络以及开发系统等,现代物流业更是整合了上述六大业态。我国大部分物流上市公司的业务大多是上市各业的复合而不是简单的加总。
物流行业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物流行业也逐步得到证券公司以及广大投资者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近百家规模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物流公司,比较大型的有中远海控(601919)、海丰物流、韵达股份(002120)、顺丰控股(002352)、申通快递(002468)、怡亚通(002183)、飞马国际(002210)等上市公司,由于物流行业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复杂的资本结构,服务对象经营情况的波动等,会使得物流行业的销售情况以及盈利能力等否发生很大的变化,进而给行业发展带来流动性的风险和负债融资等方面的危机,在此情况下,部分物流公司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粉饰财务业绩等一些管理层的需求,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2.2 我国现有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空间
2.2.1 公允价值准则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都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在内。由于目前的未来现金流量级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公允价值能否做到公允,夹杂了很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人为判断,这为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2.2 新债务重组准则
旧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的让步而带来的重组收益,在计算时不能作为公允价值,对于差额部分可以将其作为损失,但不能对收益进行确认,对其处理时,应作为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允许将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旧准则的重组收益全部视为资本公积,不能对收益进行确认,能够有效遏制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对盈余進行管理的行为;新准则也允许在当期损益中计入重组收益,而在非货币抵债的业务中还应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其能否公允值得怀疑。
案例:某物流公司2015年的营业利润为-3011.22万元,而利润总额为1358.72万元,根据2015年财务报表显示,该物流公司之所以能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现行准则的债务重组收益。审计中发现,该公司之前欠某资产管理公司债务8635.58万元,该物流公司约在2014年年底偿还4635.58万元,某资产管理公司对其余4000万债务进行了豁免,因此,该物流公司对该笔4000万豁免债务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入),正是有了这笔收入,该物流公司在2015年的报表才能实现扭亏为盈。
2.2.3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旧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确认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新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且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非货币性交易在原准则中不存在确认收益的问题,新准则中的非货币性交易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企业收益的确认范围,从而扩大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案例:以Z物贸公司的非货币性交易为例,2014年公司以自己拥有的资产与母公司某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双方聘请法定评估机构对此项置换进行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Z物贸公司和某集团换得的资产净值分别是4.17亿元和4.22亿元,二者的置换差价是448万元,Z物贸公司用现金支付,而置换差价和换入资产价值的比值比25%小,因此,此项交易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Z物贸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603.21万元,按照新会计准则,如果此项交易的商业实质较差,说明Z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是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等,如果这一交易有一定的商业实质,则Z公司在计入当期损益时,应当根据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计入,由于Z物贸公司与某集团是关联方,因此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很难界定。若此次交易按照具有商业实质界定,则Z物贸可多确认当期损益26120.42万元。endprint
2.2.4 政府补助准则
根据会计准则关于政府补助的最新规定,政府补助即为企业无偿从政府取得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资产,而政府以所有权权益投入的资本并不包含在内。企业所获得的和政府有关的补助应当在递延收益中计入,并且平均分配在资产的寿命期内,与政府有关的补助应当在当期损益中直接计入。
新准则虽然明确了政府补助的确认条件,但是政府补助披露依旧含糊不清,与资产相关或是与收益相关的界定并不明确,这就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开始应用政府的补助对损益进行调节,并修饰自己的业绩,同时也成了很多ST扭亏为盈、保壳上市的救命稻草。
案例:2007年某物流公司收到青岛市财政局2007年度财政补贴5000万元,该公司利用现行政府补助界定的模糊,将该笔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使得该公司的年度业绩由预亏变为盈利200余万元,年报业绩扭亏为盈。
3 规范物流行业盈余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物流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不同于其他行业,它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也同我国的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规范物流业上市公司会计行为,避免物流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需要国家、市场、物流企业的共同联动。
3.1 国家监管层面
3.1.1 改进会计准则
近几十年来,我国财政部先后出台多部会计准则,在规范财务格式和披露财务信息以及抑制财务造假等方面的作用比较显著。但是伴随我国对外开发程度的加强,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环境的改变,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逐渐向国际准则靠拢,但有些准则并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会计政策选择余地的加大,会计程序选择的增多,相关解释不具体等方面,都为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准则漏洞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会计准则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市场环境和会计背景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尽量避免表达不清、概念不明的现象,尤其是对公允价值的约束方面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在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减少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
3.1.2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首先,加强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目前我国证券监管制度存在很多漏洞和短板,这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要严格管理和规范证券市场,特别是关注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的审核和审批,关注ST公司的会计选择、会计处理和披露,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关注企业之间的重大交易和事项。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严肃处理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其次,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力度。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和专业操守,关乎着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相关的财政、审计、证监等部门要加强监管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强化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律和监管机制,积极发挥社会监督职能,譬如举报、投诉、新闻媒体等方式,对注册会计师行業进行广泛的社会监督。
再次,加强司法监督。现阶段,我国对于盈余管理的司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企业利润操纵行为从取证、责任认定、责任追究、投资者利益损害的赔偿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司法环境,法律风险及成本大大降低,因此,当务之急要健全我国的司法监督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
3.2 物流市场层面
3.2.1 加强物流行业协会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协会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多而杂,职能效用不高的,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等情况,因此,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应对外来因素的变化譬如服务对象的经营情况的波动、市场环境的恶化等应对方面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支撑,我国物流行业协会的中间协调、职业指导、监督管理等职能都没有发挥,因此,要加强我国物流行业协会的建设,吸收一批行业专家,既要懂宏观又要懂微观,明白两方面的需求,真正起到物流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2.2 加强物流行业的整合协调
物流行业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导致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益差,我国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为若干部门,譬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划归为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部门管辖,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发挥不了物流行业的系统效益。因此加强各方面的整合协调,为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3 物流企业层面
3.3.1 改进独立董事制度
在我国物流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会往往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公司治理往往被高级管理层所控制,因此,要改进物流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使独立董事真正独立起来,以平衡经营者较大的治理权利,更好的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达到制约盈余管理的目的。
3.3.2 改善股权结构
目前很多上市物流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存在持股比例一股独大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因此,企业管理很容易进行盈余管理,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要改变一股独大的这种局面,需要加大和扩展法人股的流通渠道,尽可能把集中的股权多元化、分散化,也可以适当引进机构投资者,其专业的分析能力和水平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会更高,能够很好的约束管理层提供虚假信息的欲望,从而达到有力制约物流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国芳.IPO过程中的物流企业盈余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2(23):134-135.
[2]戚光远.物流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J].税务与经济,2016(03):63-67.
[3]金炳秀.中国物流行业的盈余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07):1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