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区制”政策推行关键问题的实证研究

2017-12-01刘亚玲林锦威

价值工程 2017年36期
关键词:安全居民经济

刘亚玲++林锦威

摘要:通过调查广东省居民对拆除围墙的看法,探讨“街区制”推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调查发现,多数居民不了解、不支持“街区制”;反对者近九成是因为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支持者近六成是因为可以缓解和改善交通拥堵;人身财产安全是“街區制”推行的关键问题。居民赞成“增强安保,增加保安和摄像头”来减轻居民“围墙被拆” 的担忧。研究认为,无业游民是造成隐患的根源,从源头解决其经济水平低和素质不高的问题可达到事半功倍成效。从而提出:在就业政策、教育投入、法制建设、氛围营造等方面多管齐下可逐步化解居民对拆除围墙的担忧。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the opinions of resi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on the dismantling of the wall, the key issues to be solv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ighborhood system" are discussed. The survey found that most residents did not understand and did not support the "neighborhood system." Nearly 90% of the opponents were because of personal and property insecurity. Nearly 60% of the supporters were hoping to alleviate and improve traffic congestion.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is the key issue of implementation of "neighborhood system". Residents are in favor of "increasing security, increasing security personnel and camera" to ease the residents' "wall dismantling" concer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unemployed tourists are the root causes of hidden troubles, and the problems of low economic level and low quality can be solved from the source to achieve a multiplier effect. It is thus proposed that the 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employment policy, education input, legal construction and atmosphere creation can gradually resolve the residents' concerns about demolishing the wall.

关键词:街区制;居民;拆除围墙;安全;经济

Key words: neighborhood system;residents;demolishing the wall;security;economy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6-0054-03

0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使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势在必行。根据2016年2月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街区制”的优点是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间接的节约了很多土地,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很大的出行便利。

“街区制”在发达国家已非常成熟。1967年,英国制定了《街区保护法》,作为城乡规划的街区保护制度,市民自发成立的慈善团体,推动了开放社区的发展。坐落于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街区制产物,第五大道目前是全球租金最贵的零售业场所,这就是街区制成功实施所带来的巨大收益[1]。

“街区制”是我国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趋势。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是对形式的研判与改革的出路[2],可提升城市活力[3],是我国城市发展困境的新探索[4]。虽然 “街区制”仍然是城市社区治理的待解议题[5],但小街区大战略[6]可逐步展现开放式街区带来的出路[7]。

街区制的推行会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陆健锋[8]等探讨了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安全的挑战与应对,李政[9]等分析了封闭小区街区制化物业管理的障碍性因素、困境及应对策略,高亮[10]分析了社区开放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冯琪、韩德军[11]等探索了街区制下国有土地出让管理问题等等。以上研究主要探讨了街区制实施的外部影响因素,但从居民内心的考量方面的资料却鲜有发现,更少见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本课题以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街区制”政策对广东居民的影响情况。由于“街区制”的推行与拆除围墙紧密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居民对“拆除围墙”的看法来挖掘“街区制”在现代社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使“街区制”政策推行得以顺利开展。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所有广东省居民,涉及6个区域(广州、深圳、粤北、粤东、粤西)。有效样本750人,其中广州市490人,广州是国际大都市、国际贸易中心、国家中心城市,把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调查重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样本中,女性占54.4%,男性占45.6%。年龄段80后最多(占28.7%),其次是90后(25.2%),70后、60后、50后及00后所占比例依次为20.4%、18.9%、6.3%和0.5%。教育程度以大专学历(29.7%)居首,其次是高中(23.7%),再次是本科(20.8%),初中及以下(16.8%)和硕士及以上(8.9%)都较少。职业上个体经营者比例最多(19.1%),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17.5%),第三是商业、服务业人员(16.4%),学生(16.0%)、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或事业单位负责人(12.1%)、无业人员(8.7%)、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7%)及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3.6%)各占有一定比例。

样本居住小区多数有围墙(62.0%),但管理非常严格的小区极少,多数小区管理松散。

1.2 调查方法

2016年 3月19-20日调查员在广州选定的区域进行随机抽样,以拦截式调查方法收集居民数据信息。随后几天在广州之外的城市通过滚雪球和判断抽样,以网络调查法,收集广东省居民信息。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居民对“街区制”政策的态度

2.1.1 居民对“街区制”了解程度不高

居民对“街区制”政策“了解一些”所占的比例最高(37.9%),了解一点和一点都不知道的比例合計为52.7%。可见居民对“街区制”政策关注度较低。该政策于2016年2月22日发布,在距离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进行调查,居民的了解程度低是可以理解的。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对“街区制”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36、0.001、0.023,都小于0.05)。具体来说,男性非常了解和了解一些的累加和(55.3%,视为了解率,下同)高于女性(40.7%)。这与男性较关注政治的现状是一致的。70后了解度最高(56%),90后选择“一点都不知道”的比例最多(29.1%),说明70后社会责任意识强,关注时事变化,而90后则多专心读书。受教育程度方面,随着学历增加,一点都不知道的比例逐渐降低(从31.7%降低6.0%)。从职业来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或事业单位负责人了解度最高,达61.6%,商业、服务业人员(35.0%)最不关注社会。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

2.1.2 居民对“街区制”反对者居多,不同状况居民看法差异显著

对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拆除围墙的态度,持反对意见者比例最高,为47.6%,表示支持的只有23.3%,选择无所谓的占29.1%。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建设围墙,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安全、私密等居住环境的附加属性,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修筑长城的原因。

①不同特征居民对“街区制”推行看法有显著差异。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同特征居民对“是否支持对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拆除围墙”的看法差异显著。男性居民支持比例(30.4%),高于女性居民13%。可能是男性在考虑问题上更注重其带给社会和国家有利的发展,而女性更注重其对家庭与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从年龄看,“70后”最支持(28.1%),他们年富力强,最能理解国家政策。对该政策反对程度最高的是“80后”居民。他们作为最早一批独生子女群体,曾受到过度呵护,而目前其子女正处于少儿时代,自然对安全有特别要求。从学历来看,大专支持率最低为18.4%。大专学历是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成果,目前多数处于中青年阶段,注重家庭安全,故反对者较多。

可见不同特征居民反对拆除围墙共同的原因是担心家庭成员人身、财产安全。

②有围墙及管理严格的小区居民对政策反对的更多。

居住地有围墙的居民中反对拆除围墙的比例(57.6%),与居住地没有围墙的相比,高出26.4%。完全开放型小区居民对政策的支持比例最高为35.2%。而封闭式小区,管理较严格的居民反对比例最高为65.0%。这说明推行“街区制”难度更高的是有围墙且管理严格的小区。

③对“街区制”越了解,对其推行越支持。

分析发现对政策非常了解的居民中支持比例最高为29.6%,一点都不了解的居民支持的比例只有14.3%。可见宣传很必要。

2.2 居民对拆除围墙态度的原因分析

2.2.1 反对者近九成是因为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

由调查可知,居民反对拆除围墙的原因中,“人身财产安全问题没有保障”占的比例最高,为86.8%,其次是“进入小区人员复杂,正常生活受干扰”(81.0%),第三是“行人车辆过多,噪音大”(65.0%)。围墙带给居民心理安慰,但更多的是习惯、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是居民不支持拆除围墙的主要原因。

“小区卫生环境变差”(61.6%)、居民停车位得不到保障(46.5%)和物业管理难度加大,物业费增加(42.6%),体现了小区内的资源将会被共享,小区居民原有的利益也会减小,居民享受的休闲场所将会大大减小。

交通不安全(30.3%)和小区公共设施缺乏(30.0%),显示小区道路共享后,车流量和人流量加大,对老人、小孩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推行“街区制”需要在小区环境管理上多加关注,减少居民担忧,降低阻力。

2.2.2 支持者近六层是因为可以缓解和改善交通拥堵

由数据可知,居民支持该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围墙拆除后能“缓解和改善交通拥堵”,(58.3%);其次是“交通便利,不需绕路”(56.0%)。可见,有部分居民是能接受“街区制”理念的。

2.3 “街区制”推行对居民造成的影响与应对情况分析

“街区制”政策的制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共同商讨,但政策的顺利推行关键在于了解居民受“街区制”影响的情况,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endprint

2.3.1 “拆除围墙”对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最大

数据显示,如果围墙被拆了,55.5%的居民认为对人身、财产安全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对居住或工作环境(17.7%)存在影响,再次是物业管理难度(8.4%)。

“拆除围墙”的最大影响与年龄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0<0.05)。50后对交通方面(12.8%)、居住或工作环境(23.4%)和物业费支出(29.8%)的关注都是所有年龄中最高的,可能是老年人腿脚不灵活、睡眠不好、退休金较低,交通改道会带来安全隐患、交通噪音干扰,以及物业管理费增加会加重生活压力。而80后认为人身、财产安全受影响最大(61.9%),这可能是他们正处于事业爬坡期或孩子尚小缺乏自保能力有关,担心家庭人身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拆除围墙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对年轻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和对年长者安定生活环境影响及造成一定经济压力,而核心问题是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

2.3.2 七层多居民对围墙被拆无奈接受或欣然接受

如果现居住的地方已被确定要拆除围墙,有37.5%的居民会欣然接受;其次是无奈接受,什么都不做(35.5%),而采取干扰拆除围墙人员工作和通过游行示威的极端阻碍行为的居民比例合计仅为4.0%。可见,推行“街区制”的阻力不是特别大。这体现了居民对政府决策的信任,也反映了居民的担忧。

2.3.3 八成居民赞成“增强安保,增加保安和摄像头”来减轻居民“围墙被拆” 的担忧

减轻居民担忧的各种做法中,选择最多的是“增强安保,增加保安和摄像头”(80.9%),其次是保障居民共有权益(45.7%)和加快法律,尤其《物权法》的完善(44.1%);排在第三类的办法是限时或划区域开放,公布开放时间表(37.2%)、增加隔音设备(35.6%)和增加小区环卫工人(33.6%);选择最少的是“给予小区居民适当经济补偿”(28.1%)。可见居民应对担忧的办法依次为过程监督、法律规范、出入限制和经济补偿。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广东居民小区多数有围墙,但多数小区管理松散。居民对“街区制”了解程度不高,对“街区制”反对者居多。反对者近九成原因是人身、财产安全没有保障,支持者近六层是因为可以缓解和改善交通拥堵;因此街区制推行核心问题是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七层多居民对围墙被拆无奈接受或欣然接受,极少数居民采取极端行为。八成居民赞成“增强安保,增加保安和摄像头”来减轻居民“围墙被拆” 的担忧。

3.2 讨论

增强安保、增加保安和摄像头等,这些都是从行为层面去约束行人、车辆。如果能从根源上减少行人、车辆的不当行为,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3.2.1 经济问题是安全担忧的根源

街区制推行核心问题是人身、财产安全问题,但对他们造成威胁的是无业游民(主要是未就业的流动人口和城镇失业人口)。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低,但希望改变现状,在无其他出路情况下铤而走险,选择非法途径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政府如能利用其不甘人下的上进心,对其施以就业倾斜政策,一定可降低社会的安全隐患。

3.2.2 素质的教育提高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前提

加大对无业游民的教育投入,可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如相关管理部门为未就业人口提供人才测评及技能、道德素质培养,可在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同时,降低其对居民的安全威胁。

3.2.3 法制建设是“街区制”推行的基础

良好的法制规范是营造安全、安静文明小区的制度保障。正如地铁运行、可以做到文明出行。因此逐步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使进入社区的車辆、行人按照法规约束自己,小区的安全、安静需求便指日可待。

3.2.4 开放的社区氛围的营造,为“街区制”推行准备环境条件

对“街区制”了解程度与对政策支持程度正相关。社会资源被侵占、经济压力大会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如果政府投入更多的公益资金,加大对“街区制”宣传力度,降低居民收费标准,吸纳自愿者参与管理、举办社区活动等,让居民获得开放社区带来的诸多优惠,一定会降低居民对“街区制”推行的抵触情绪。

3.2.5 分阶段推进街区制、是政策实施的战术选择

有围墙、管理严格的小区居民不支持“街区制”,是源于习惯的影响。伴随对小区的宣传,及人力、设施、资金投入,可逐步降低小区管理封闭程度(如将封闭式小区转为半封闭式小区),通过观念的改变逐步降低“街区制”推行阻碍,使封闭小区逐步打开。

参考文献:

[1]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2-23/doc-ifxprqea 502

0135.shtml2016年02月23日01:02北京商报 国外街区制是如何炼成的.

[2]吴晓林.从封闭小区到街区制的政策转型:形势研判与改革进路,江汉论坛,2016(05).

[3]街区制提升城市活力 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 2016(04).

[4]王爱国.街区制:我国城市发展困境的新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08).

[5]王共蒙.街区制:城市社区治理的待解议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01).

[6]曾九利,王引,胡滨,孔令斌,王英,郑国,李锴,沈莉芳.小街区,大战略[J].城市规划,2017(02).

[7]曾烨璐,廖晓明.从封闭式小区到开放式“街区”:困境与出路[J].领导科学,2017(08).

[8]陆继锋.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与应对[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03).

[9]李政,石婧.街区制下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1).

[10]高娟,高亮,赵慧.社区开放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分析 [J].汽车实用技术,2017(01).

[11]冯琪,韩德军.浅析开放社区中的土地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居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