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VS“她”到“他”And“她”
——电影《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17-12-01张奇才王婷婷
张奇才 ,王婷婷
(1.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2.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张奇才,王婷婷.从“他”VS“她”到“他”And“她”——电影《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4):063-068.
从“他”VS“她”到“他”And“她”
——电影《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张奇才1,王婷婷2
(1.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2.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她》既展示了当代社会中男性追求科技发展的强烈欲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科技的过分依赖,也呈现了男女之间的关系由对立、压迫到融洽、和谐的发展过程。在男权统治下,自然及女性都受到了压迫。但在被破坏的生态中,男性自身也遭受着痛苦。为了拯救生态,人类必须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且还要付出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生态女性主义;她; 生态和谐
电影《她》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人与电脑操作系统的相爱故事,主人公西奥多(Theodore)是一位职业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而深邃,善于创作感人肺腑的信件。在结束与妻子凯瑟琳(Katherine)的婚姻之后,他无法走出心碎的阴影,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电脑操作系统OS1,OS1给自己取名为萨曼莎(Samantha)。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西奥多和萨曼莎非常地投缘,有着相互的需求与欲望,人机之间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和情感。
在缠绵爱情故事的表象之下,电影还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情怀。生态女性主义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和性别视角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强调女性在构建生态和谐中的独特作用。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与自然间天然的紧密联系应当得到张扬,把建构和弘扬女性原则、女性精神、女性文化作为解决生态危机和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1]。我们将从生态女性主义来角度解读《她》,分析电影中展现的生态危机、女性遭受的压迫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危机,探讨女性在生态和谐构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欲壑难平的“他”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其(人类中心主义)本质是男性中心主义(androcentrism)的,只有男性才是自然的压迫者,女性和自然一样同遭男性的统治”[2]。而驱动男性去压迫、统治自然和女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男性的无尽欲望。《她》对于男性一员的“西奥多”欲望有着浓墨重彩的展现。
(一)窥探的欲望
在《圣经》中,上帝创造了亚当和世间的万物。神发现亚当没有同伴,就在亚当熟睡之时取下他的一根肋骨,将它变作一个女人,并命名为“夏娃。”夏娃实际上就是“男人的肋骨造成的再返还给男人的礼物”[3]。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并且怂恿亚当偷吃了禁果。“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便拿起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他们获得了开化,拥有了智慧。对于夏娃的解读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就是“因为她的好奇,人类才犯了原罪,流落在‘异乡’,终生奔波不息,寻找失去的伊甸园。”“好奇几乎是女性文学形象中最为典型的否定性性格之一。”[3]但是回顾人类的历史可以发现,也正是在这种“好奇”的驱动下,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发展,科技才得以进步。偷吃智慧果并非完全是蛇的过错,人类对知识和文明的“好奇”应是主要原因。在《她》中,西奥多和其他人一样,上班,下班,挤地铁,玩手机,晚上失眠,网上交友,恋上了自己的电脑操作系统。他实际上就成为现代男性的一个代表。主人公的名字是“西奥多”(Theodore),本义是“god’s gift”(神的礼物) 。联想到《圣经》中“神的礼物”象征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西奥多”也暗示着一种“好奇”,这不仅仅是西奥多个人的好奇,也象征着所有男性的好奇,一种人类对文明和知识的欲望。在电影中,西奥多下班后,乘上了回家的地铁,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用手机上网。语音提示功能推荐了一些新闻供西奥多选择,当听到怀孕的艳星金伯莉的怀孕裸照公布时,西奥多立刻来了兴致。这里西奥多除了受本能的性欲驱动外,更多的是一种窥探人隐私的欲望和好奇心在作祟,他想知道怀孕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正是这种窥探和探究的欲望,也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着潘多拉打开了盒子,开启人类探索知识和文明的征程。
(二)永无止境的攀登欲望
下班后西奥多回到自己一个人居住的住所,为了打发时间,他玩起电子游戏,电子游戏中的一个片段是攀登山峰,游戏中的登山者,在费力地攀登,不时会跌倒在山坡上。但是很明显这款游戏是西奥多的最爱,他会在这款游戏上花费很长时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奥多乃至男性的心态,那就是不断攀登的欲望。“山顶是地球未造完的部分……也许只有胆大妄为、厚颜无耻的人才会去那里”[4],西奥多和其他的攀登者愿意不辞辛苦地攀登上一个山峰再向下一个更高的山峰进发。在现实社会中,人类也是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技进步,又毫不停歇地继续往更高的目标前进,人类的欲望没有止境,它推动着科技这个闯进“花园的机器”做出更多的破坏[5]。
二、被科技蒙蔽的“他”
在不负责任的无尽欲望下,人类将科技革新推向极致,然而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其功能发生了异化。科技虽然先进,但是它蒙蔽人类的眼睛,禁锢人类的思维。
2025年的洛杉矶,新的科技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新变化,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其中一个亮点,网页浏览增添了语音服务,人类可以通过手机的耳机和微型麦克风选择想要浏览的网页。人类用来休闲的电子游戏有了更高级的版本,游戏画面由投影仪投射出来,创造出三维立体的效果,游戏角色和玩家还有交流互动。技术革新最大的亮点当属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1,这款系统能够和人类对话,有着自己的感情和意识,并且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操作系统OS1的名字“萨曼莎”(Samantha)的意思是“listener”(倾听者)。人类希望科技如一个倾听者一样,被动地接受人类主人的各种命令,不能反抗或违背人类的旨意。但是事与愿违,科技并非一直处于客体的位置,它会变客为主,摇身一变成为主体影响人类,因此,电影中很多的细节体现这一点。
晚上躺在床上的西奥多听到来自OS1的电话铃音,着急忙慌地寻找耳机,在慌乱中将卧室桌上的眼镜碰落到地上,这个细节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人类为了追求高新技术(由OS1的耳机代表)而放弃自己的观察能力(由眼镜代表)。
西奥多闭着眼睛走在人潮汹涌的街道上,依靠萨曼莎的指引前行,游戏角色被困在一个十字路口,西奥多不知道该指引它往哪个方向前行,结果还是萨曼莎告诉西奥多该往哪儿走。未来会怎样,人类不知道也不去想,而是一心任由技术牵着鼻子走,技术几乎完全剥夺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能力。
身处技术海洋的人类对于未来何去何从毫无头绪,像个无头苍蝇一般乱冲乱撞,抑或把命运交给自己创造的科技,放弃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心甘情愿地让科技蒙蔽着他们,让科技主宰一切。
三、被压迫的“他”和“她”
人们常把大自然比作母亲,她温柔地呵护着人类,而人类有着向自然母亲索取的欲望,他们被技术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他们疯狂掠夺的代价和后果。人类远离了自然母亲的怀抱,还将自然破坏地面目全非,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同样受到了利欲熏心的技术控们的压迫。“为他者言说——那些不能表征其自身、其欲望和自我形象不可知的他者,是后现代历史思考的关键,”[6]我们要关注被忽视的他者,体会他者的苦痛。
电影主要通过大都市的面貌展现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西奥多下班后,乘坐电梯下楼,然后走出自己工作的高楼,经过环形的人行天桥,前往地铁站,短短的时间里所展现的画面都具有丰富的生态含义。人类以自己的高端建筑技术、筑路技术和交通方面的技术而自豪,并为自己生活的便利而沾沾自喜,而沉默地球的感受我们却很少顾及。大城市中蜘蛛网似的地铁线路遍布地下,在历史上,火车刚刚问世时就有人担心“工业化所导致的自然美的消失和灾难性的污染”[7],“这一头铁兽(火车),飞驰起来,简直像惊雷……天和地一起飞驰,像恶魔的梦,”[8]“瞧它(火车),正腆着铁的肚子,向原野的喉头伸出魔掌,”[9]火车已经在大地表面给自然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地铁却在地下将破坏往深度发展,地铁列车如同病毒一般在大地深处游走,让地球的内部不得安宁,西奥多在人行天桥上行走时,他身后的背景是一栋栋紧挨着的高楼,他的周围弥漫着浓浓的雾霾。雾霾说明地球的气候环境危机持续恶化,高楼则意味着城市化进程的如火如荼和人口激增。高楼内部电梯的墙壁上装饰着树木图画,但是树木是灰色的,如同被火烧焦一般,留下的只是树木残骸。 耸立的高楼形似男性的性器官,彰显着男权,也象征着男权在先进建筑技术的武装下对女性的自然奴役,在这个城市里,生态危机正在发生。《她》是发生在洛杉矶的故事,但很多场景拍摄在上海陆家嘴,这说明生态危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发生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女性在电影中同样受到压迫,男性试图强迫女性接受男性是世界的主宰思想,艾米和查尔斯的婚姻出现问题,据艾米说,问题的根本就是两人在如何放鞋子的问题上出现争议。艾米说:“每次当我们回家之后,他总是让我把鞋子放到门口,还要按他喜欢的方式摆好。”他的理由是:“我只是想让家里井井有条。”艾米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他就是想控制我努力的方式。”很显然,查尔斯作为一名男性正在试图强迫艾米接受男性眼中所谓的“井井有条”的秩序,一种男人发号施令而女人只能服从秩序,在艾米和查尔斯冷战期间,艾米老是在自责:“我是个贱人,我真是个烂人。”她的自责意味着她对丈夫压迫的妥协,她接受了男权统治的事实,影片中的另一个女性伊莎贝尔受到了更加沉重的迫害。操作系统萨曼莎将西奥多与她自己“相爱”的情况告诉了伊萨贝尔,伊莎贝尔深受感动,并且答应萨曼莎,她将以萨曼莎的肉体身份与西奥多进行性爱。这里伊莎贝尔臣服的终极对象是男权无疑,但是她臣服的直接对象竟然是带有男权意识形态的科技,在男权的宏大叙事语境下,女性不仅遭受到男性的压迫,就连科技也具有对女性的压迫性。
这是一个可悲的世界,利欲熏心的人类给地球母亲带来了种种折磨,基础设施建设洞穿了她的肌体,工业化生产褪去了她的植被,次生的雾霾又捂住了她的口鼻,让她无法呼吸。“她”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作为女性的“她”被放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既要受到根深蒂固的男权压迫,又要受到虚拟的、非实体的科技控制。
四、冰冷世界中挣扎的“他”和“她”
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将自然看作供人类生存的环境,将自然对象化、工具化。在与人类中心主义一致的父系宗教观念下,在人类无尽欲望的驱动下,“人类以科学方法和工业技术来追求物质层面的无限发展”[2]。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人类不断地攫取自然,将自然、将地球破坏得面目全非,人类自己也深受其害,尝尽自己无知和狂妄的苦果。
萨曼莎开始工作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删除西奥多书写的几千封邮件,而仅仅保留其中的86篇,对于西奥多来说,这些邮件可以代表过去的乐趣,而过去的乐趣正是支撑着他活下去的唯一支柱,OS1这么做实际上是要割裂西奥多与过去的联系,而过去的人类就是和谐地生活在自然生态中。
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人与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虚假。人类不能真诚地传递感情,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人人都是通过耳机与自己的手机亲密接触,却忽视了站在身边的乘客。人类无法应付真实的感情,不得不依靠他人来虚假地创作出一些传递感情的信件。人类的高楼越建越高,人类离地球母亲的怀抱也越来越远,无法得到地球母亲的温暖和关爱。高楼与高楼之间虽然距离很近,但是短短的距离已成为人与人交流不可逾越的鸿沟。高楼的窗户露出了微弱的灯光,这些灯光排列组合在一起,形似密码和矩阵,强化着技术统领世界的讯息,但是却没有人能领会这些灯光的意义,人类由此感觉到深深的挫败感。远处传来的灯光也丧失了它以前的含义:一盏亮着的灯表示有家人在等待。而现在的人类大多独居、分居,已经没有人会为你点亮等待的灯光。现代的人类知道,亮着的灯光绝对不是自己的家,因为所有的灯都是感应灯,只有当你靠近它才会亮,而当你真正地回到家,灯光自动点亮时,你会发现灯光虽然很柔和,却很诡异,就如同从万圣节的南瓜灯里发出一样。
孤独、失眠、抑郁已经成为现代人类普遍的病征,影片中的许多镜头都是展现西奥多晚上难以入睡、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景象,失眠的不是西奥多一个,网络中充斥着成千上万的难以入睡的兄弟姐妹们。他们在白天要么是郁郁寡欢,要么是沉浸在与自己操作系统交流的虚假“狂喜”中,在虚拟世界里,他们找到了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的同情,他们在自己的忧郁中难以自拔,丧失了行动力,做出一个离婚的决定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城市里面的男女境遇正如美国诗人杰弗斯描述的那样:“我们建立了一座座巨大的城市;如今在劫难逃。我们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他们无力自由地生存下去,与强有力的大地绝缘,人人无助,不能自立。圆圈封了口,网正在收。”[10]
五、重返和谐的引路者的“她”
地球上的生态受到破坏,作为生态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的人类同样饱受折磨。处于这样的境遇中,人类该如何既拯救生态以及被压迫的女性?
(一)“她”让“他”认识到“真实”
在电影中西奥多有着细腻敏感的洞察力,他能感知客户的情感,善于观察,他能关注到要求他写信客户女友美丽的小虎牙。在观察恋爱中的男女时,他能一眼看出女人曾经有过很多段失败的恋爱经历,他能看出和这个男人相处时的满意和骄傲,他能看出女人对男人孩子的陌生和拘谨。这种洞察力是一般的男性所不具备的,正如他的同事保罗所说:“你的内心实际上是个女人。”这种特殊的女性视角很重要:“如果摒弃了女性、穷人和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视角……环境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妥善解决。”[11]这种女性般的品质让他能够对森林里的一棵被折断的树木驻足伤感,也让他能够深切地同情处于感情危机中的艾米。他对艾米说:“你如果再说任何带有自责意味的话,我就拿这玩意(勺子)捅你。”这种女性的品质能够让他认识到生态和女性所处的困境和压迫。
西奥多工作的公司是个提供写信服务的公司,在公司里有很多的装饰画,很多装饰画表现的是一个熟睡的人或正在做梦的人。并非巧合的是,艾米也在拍摄一部关于熟睡的正在做梦的她母亲的记录片,对于这个熟睡人的理解和评判也决定了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艾米的男友关注更多的是这个人做什么梦,而艾米作为女性则只关注熟睡的人本身。关注“梦”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人们是关注虚拟还是关注真实,艾米对真实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西奥多,让他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真实。
西奥多开始了同操作系统萨曼莎的感情,心情立刻愉悦起来,并且主动要求和妻子见面、签署一直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交谈中,西奥多说起萨曼莎的种种优点,说她如何理解他,说她如何让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当前妻明白萨曼莎实际上就是一个电脑操作系统,她立刻愤怒起来,她斥责西奥多不该如此堕落,讽刺他是个可怜虫。在妻子的棒喝之下,西奥多对于萨曼莎的情感开始动摇,他开始怀疑这段所谓人与机器相恋的情感真实性,从怀疑开始,西奥多已经踏上了认识真实的旅程,而真实之旅的引路者则是他自身的女性品质和女性的代表——艾米和他的前妻。
(二)“她”让“他”认识到责任
后现代伦理政治提倡对他者的关注,呼吁建立“‘对他者的责任’的道德美感”[12]。斯蒂芬·怀特将这种责任感称之为“对行动的责任感”[13]。在认识到真实后,在认识到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后,人类也应当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而作为女性的“她”无疑是人类的启蒙者。
西奥多期盼着一段不负责任的性爱,这种欲求从人类那里没有得到满足,在向电脑操作系统诉苦时,电脑操作系统和他发生了性关系。实际上,作为高科技代表的萨曼莎是在纵容他的这种不负责任和放任,过度地依赖科技将蒙蔽人类的眼睛,而女性则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
艾米设计了一款游戏,在游戏里,玩家控制的角色是一位全职妈妈,这位妈妈要负责照看孩子及处理家务。孩子起床后需要准备早饭,要保证孩子饮食的均衡,需要给孩子准备麦片、牛奶,在孩子吃饭时要看管他们,给孩子的食物中不能放太多的糖,送孩子上学时得给孩子准备蛋糕,等等。通过这款游戏,作为玩家的西奥多意识到作为一个母亲的责任。这种在游戏里体现的责任意识看似渺小,却是一种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责任意识,它会让西奥多在生活中和在生态系统中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意识到自己相应的责任,比如人类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责任,男人女人之间的相互责任。
(三)“她”和“他”共同迈向生态和谐
在影片的末尾,西奥多给前妻写去一封信,告诉她他仍然爱着她,说到她将永远是他的一部分,但接受他们不能在一起的事实。电影中西奥多关于前妻的回忆总是阳光的、美好的、欢乐的,关于他们为什么会分开,西奥多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我为一些事感到难过,却又说不出口,她能感觉到我的异常,而我却不断否认。”凯瑟琳发现了他们之间的问题,而西奥多总是认识不到或不敢直面问题、不敢承担责任,他们之间产生裂痕直至破裂。所以这封信可以理解成人类向往着男女和谐的过去,敢于接受男女关系疏离的事实,并且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西奥多和艾米一起来到公寓大楼的屋顶,两人都没有说话,安静地注视着城市的灯火,等待黎明,密闭的大楼既象征着人与人交往的隔阂,也象征着人类文明对地球的破坏。两人走到大楼的屋顶这一开阔空间,深处大气的包围中,静静地等待着日出,这可以理解成男性和女性共同努力着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愿意重新投入到太阳的温暖怀抱,愿意重新回归生态和谐。
影片结束时,在黑暗的画面背景下,传来一声类似在睡梦中发出的长长舒气的画外音,既呼应了睡觉本身而非梦境是真实的信息,也象征着地球母亲对于人类迷途知返的赞赏和肯定。
六、结 语
[1] 王文惠. 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J]. 外国文学研究,2008(1):119-124.
[2]罗婷,谢鹏. 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J]. 求索,2004(4):176-180.
[3]邹广胜. 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1999(3):8-12.
[4]罗伯特·塞尔. 梭罗集[M].陈凯,许崇信,林本椿,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6:715.
[5]利奥·马克斯. 花园里的机器[M]. 马海良,雷月梅,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30.
[6]MALPAS S. The postmoder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5:103.
[7]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32.
[8]凯尔纳.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抒情诗选[M]. 钱春绮,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354-357.
[9]吴泽霖. 叶赛宁评传[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164.
[10]彭予. 20世纪美国诗歌——从庞德到罗伯特·布莱[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71-172.
[11]STARHAWK. Power, authority, and mystery: ecofeminism and earth based spirituality[A]. Irene Diamond amp; Gloria Orenstein, eds. Reweaving the world: the emergence of ecofeminism. San Francisco: Sierra Club Books, 1990:73-86.
[12]姜小卫. 修改他者的历史:被砍掉“舌头”的礼拜五[J]. 外国文学评论,2014(2):101-115.
[13]斯蒂芬·怀特. 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M]. 孙曙光,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3.
[责任编辑 曹 琪]
From“he”vs“she”to“he”and“she”:aneco-feministicanalysisofthemovieHer
ZHANGQicai1,WANGTingti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hu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uainan232001,Anhui,China; 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ainanNormalUniversity,Huainan232001,Anhui,China)
The movieHerdepicts men’s strong desir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leads to their over-reliance on it. It also depicts a changing process from contradiction and oppress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to harmony between them. Under the rule of men, nature and women alike are oppressed. However, in an undermined eco-system, even men themselves may suffer. In order to save the endangered ecology, humans must realize the severity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y, shoulder their due responsibilities and finally take corresponding actions. Women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is process.
eco-feminism;Her; ecological harmony
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7.04.010
2017-04-01;
2017-06-0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6A0297);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2015AH0035B)。
张奇才(1981—),男,安徽凤台人,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影视文学的研究。
E-mail:zhangqicaimartin@163.com
J207.35
A
1673-9779(2017)04-0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