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现状分析

2017-12-01张志媛蒋金婷马艺方管启云

护理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医护职称保健

赵 静,张志媛,蒋金婷,方 芳,朱 玲,马艺方,管启云

(北京协和医院 保健医疗部,北京100730)

【心理卫生】

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现状分析

赵 静,张志媛,蒋金婷,方 芳,朱 玲,马艺方,管启云

(北京协和医院 保健医疗部,北京100730)

目的 调查和比较我院保健医疗部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有的态度,找寻影响医护合作的主要因素。方法通过对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的内科、外科、ICU等7个病区的医生36名、护理人员62名为研究对象,利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保健医疗部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均较高,医生和护士合作态度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医生和护士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保健医疗部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都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不存在各职称间的得分差异。

医生;护士;医护合作;态度

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决策,分担责任,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1]。积极的医护合作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病死率及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提升工作者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2-4]。通过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规避方法,为职业培训提供依据,寻求更好的医护合作模式,促进医护合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本研究对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医护合作态度的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3月—2016年1月,便利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的内科5个病区(包括神经内科、普通内科),外科(1 个病区),ICU(1个病区)共7个病区的医生和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共纳入调查98名,其中护士62名,占63%,医生36名,占37%。纳入标准:(1)参加调查研究的医生护士均为本院正式职工。(2)参加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分为2个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工作科室、工作年限、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历等。(2)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包括4个维度15个条目,4个维度分别为共有的教育和团队合作、护理和治疗的对照、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医生的支配。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说明医护合作态度越积极。量表总分15~30分为医护合作态度水平低,>30~45 分为中等,>45~60 分为水平高。本量表经多次应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Cronbach α 为 0.821[5-6]。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按照便利原则,将问卷发放给各科室医生和护士,填写问卷大概需要5 min,当场填写并收回。共发放医生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6份,回收率95%;共发放护士问卷71份,回收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87%。内容填写不完整,选项部分重复者视为无效问卷。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量资料比较进行两组间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态度的比较 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的总分都比较高,医生为(51.78±4.59)分,护士为(53.26±3.52)分,护士略高于医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我院保健医疗部医生护士合作态度都比较积极。对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的各个条目的得分进行分析,从表中看出,8个条目得分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医生和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比较(±S,分)

表1 医生和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比较(±S,分)

2.2 不同职称的医生和护士医护合作态度比较

不同职称护士分组、不同职称医生分组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不同职称护士组、不同职称医生组在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表 3。

表2 不同职称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职称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职称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职称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3 讨论

3.1 不同职称的医生、护士均表现出积极的医护合作态度 表1—表3结果显示,医护合作态度的总分这一项,医生组和护士组都比较高,护士、护师组、主管护师组、主治医生组、副主任医师组的医护合作态度总分相对较高,在51~53分,护士组略高于医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目前我院保健医疗部整体的医生、护士合作意识水平比较接近,从总体看,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均有非常积极的态度。2012年以前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都是护士比医生的态度在医护合作中更积极[7-9],2012年,刘继红等[6]调查发现,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态度均有非常积极的态度,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相同。

随着近几年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医生和护士在很多工作上都是相辅相成的,护士的“当医生的助手”理念慢慢转变为“护士和医生共同参与配合诊疗”。在本科室的保健工作中,护士大都是在保健医疗部工作多年,而医生则是轮转制,面临艰巨的保健任务,很多医生在医疗工作中反而对护士的需求更多。例如:在为患者作出比较特殊重要的治疗方案时,医生和护士都会一起讨论研究诊疗、护理方案。临床中大家愿意统一战线,共同配合,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2 护士与医生有待改善的条目分析 表1结果显示:“医生和护士都应参与决定患者的出院事宜”这一条目,护士得分高于医生得分(P<0.05)。说明护士对于参与患者的整体护理意识,以及对于医护合作在学习相关知识的需求上,都要高于医生。临床中患者出院,医生更多关注的是患者出院后用药、复诊等治疗方向的相关问题,但从护理的角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做出决策并给予患者出院指导,比如康复锻炼、安全问题等等。在“医生应接受培训,学习与护士建立合作关系”和“双方教育课程中应有关于医护关系的内容”条目中,护士得分明显高于医生(P<0.05),说明护士更希望与医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对于医护合作关系的良好建立期望更高,与其他的研究结果一致[6-7]。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需要提高医护双方的沟通合作意识,同时要有沟通合作的理论支持,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良好的医护沟通合作关系。研究表明[6-7],态度和认知因素是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很重要[11]。Makaram[12]认为,医护合作受教育因素影响,故医护都应该接收这方面的教育培训。表1中,“护士应对为患者提供的护理负责”、“护士应具有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能力”这2项护士得分略高于医生得分,且得分还要高于以前的研究[6-7]。说明医生、护士更加意识到了护理工作的真正意义、职责所在,以及自身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在当今护理转型的大环境中,护士在不断成长进步。

表1的“护士的工作自主性”维度中,条目“护士有评估和应对患者的心理需求的能力”这1项,护士得分高于医生得分,体现护士在满足患者心理需求这一能力中对自我评价要高于医生。心理护理越来越得到护士的重视,护士已经认识到提高满足应对患者心理需求能力的重要性,但从医生的角度可能并没有看到很明显的心理护理效果。表1的“医生的支配”维度中,“所有的卫生服务事务中,医生应占有主导的权威地位”、“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医生的医嘱”这2项医生得分比护士得分高(P<0.05),和其他文献研究结果不一致[6-7]。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本部门的特殊性,对于保健对象的医疗要有绝对的权威性,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医生在保健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护士的职责中虽然需要和医生配合,共同讨论,但其基本职责还是准确无误地执行医生的医嘱。保健工作对于医生护士的要求更高、更严谨,护士的教育水平整体明显低于医生,医护共同面对的保健对象文化水平要高于普通病房的患者,因此护士对于自己的能力容易缺乏自信。

3.3 对策 本研究表明,本部门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结果均为肯定的,医护合作态度从最初的“护士依赖医生”到后来的“医护相互依赖”,甚至在当下某些问题的解决上是 “医生依赖护士”,这一系列的转变也体现了当代护士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地位越来越高。为了促进良好的医护合作关系,除了有积极的态度,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要相互了解对方的所需所想,加强沟通。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对策要点如下:(1)对即将出院的患者,医生和护士共同评估、讨论,从医、护角度多方面权衡,为患者提出更细致、个性化的出院指导。(2)为医护提供沟通交流机会,尤其在新的医生轮转来科室的初期,安排一次医护沟通合作相关培训讲座。(3)提升评估、解决患者心理需求的能力,主动发现、探索,并多与医生沟通,共同努力,积极解决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4)加强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加强护理技术操作力度,提高护士整体专业素质。

[1]陈 静,张振香,谢 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6-1138.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1.11.044.

[2]庄一渝,袁连凤.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17-419.DOI:10.3969/j.issn.1002-6975.2007.05.014.

[3]Mousques J,Bourgueil Y,Le Fur P,et al.Effect of a French Experiment of Team Work Between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Nurses on Efficacy and Cost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Care[J].Health policy,2010,98(2/3):13l-143.

[4]Schmid I K,Svarstad B L.Nurse-physician Communication and Quality of Drug Use in Swedish Nursing Homes[J].Sociel Science&Medicine,2002,54(12):1767-1777.

[5]Davis L L.Instrument review,Getting the Most from a Panel of Experts[J].Applied Nursing Research,1992,5(4):194-197.

[6]刘继红,魏淑霞.对二级医院医生、护士医护合作态度的现状 调 查[J].护 理 研 究,2012,26(7A):1749-1751.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2.19.009.

[7]杨晓丽,吕海燕,李曙光,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8]Miller S,King T,Lurie P.Ceritified Nurse-midwife and Physicion Collaborative Practice[J].Journal of Nurse-midwifey,1997,42(4):308-315.

[9]Cox KB.The Effects of Intrapersonal,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Conflict on Team Performance Effectiveness and Work Satisfaction[J].Nurs Adm Q,2003,27(2):153-163.

[10]Le Tourneau B.Physicians and nurse:Friends or foes[J].J Healthe Manag,2004,49(1):12-15.

[11]王 丽.医护合作的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16):2542-2543.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0.16.131.

[12]Makaram S.Interprofessional Cooperation[J].Medical Education,1995(29):65-69.

[本文编辑:陈伶俐]

R47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6.055

2016-07-19

赵 静(1980-),女,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

管启云(1985-),女,北京人,本科学历,护师。

猜你喜欢

医护职称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